分享

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44)

 山乡武侠 2015-12-29

第二十九章 插播:假虞灭虢(一)
  同学们,中午好!
  请打开一张现代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到河南的三门峡市。再换上一张地形图,观察从华山脚下的潼关县(也就是“几”字型黄河的第三个大拐弯处)到三门峡市这一段黄河沿线的地形环境。你们可以发现:
  【长篇连载】我的春秋我做主——图文讲述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44)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鄙视大神的猛图。向鄙视大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黄河北岸的中条山和南岸的秦岭从潼关县开始慢慢向河道收束,至三门峡市时达到极致。
  在三门峡市附近,黄河河道狭窄且水流平缓,因而形成了两个天然的优良渡口,即太阳渡和茅津渡,它们是当时沟通山西和河南的战略通衢。
  过了三门峡市再往东,黄河就要一头扎进莽莽崤山(秦岭支脉),恢复其奔腾咆哮的本色,在形成一系列壮美景观的同时,基本上也阻绝了南北的交通。
  事实上,三门峡市不仅仅扼守着南北交通要道,假如我们换个角度,从东西走向来考量的话,其地缘重要性还要跃升一个台阶。
  因为,它同时还扼守着沟通渭河平原与中原洛阳盆地的崤函通道的中段,是一个典型的十字型交通枢纽。
  好,让我们再打开一幅春秋中前期的行政区划图,把上述文字中的现代地理概念转换成古代地理概念。
  渭河平原大致是秦国的疆域,潼关既是渭河平原的东大门,也是崤函通道的西侧入口。
  从潼关进入崤函通道后,左侧是黄河(黄河往左是中条山,再往左就是晋国盘踞的山西盆地),右侧是人烟稀少尚未王化的秦岭河南段。
  走到崤函通道的中段,会途经三门峡市。
  过了三门峡市继续往东走,当感到小腿抽筋不止的时候,会到达洛阳盆地,也就是周王室的大本营。
  最后把眼光定格在三门峡市所在的位置,缩小比例尺,仔细看。
  在三门峡市黄河与秦岭之间的河谷地带,西周初年这里是周召分陕之陕地,东周以后是随周王室东迁而搬迁至此的西虢国的南半部国土,亦称南虢。
  南虢的黄河对岸(即今平陆县所在)、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河谷地带,是虢国的北半部国土,亦称北虢。
  北虢北面中条山的山麓上,有一个姬姓诸侯国,叫虞国。
  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要从虢国和虞国说起。
  故事的背景是,晋献公主政期间,大肆扩张国土,奄有河东之地,晋国的边境线翻越中条山,直抵黄河沿岸。但是,因为虢国的存在,使得晋国没有掌握从山西盆地进入洛阳盆地的最便捷通道。晋献公对此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另外,虢国与晋献公一系有世仇。当年曲沃伐翼时,虢国一直是翼城方面的忠实盟友,屡屡出兵攻击曲沃,大大延缓了曲沃代翼的进度。因此,如今的晋国政权把虢国视为威胁晋国安全的消极因素,谋求伺机报复。
  若想拔除虢国,理论上并不太难,因为就在虢国的北边,有一条名为颠軨坂的通道南北横贯中条山。晋军在此处向南翻越山麓时可以减少可观的消耗,使得中条山对虢国的屏蔽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要从虢国和虞国说起。
  故事的背景是,晋献公主政期间,大肆扩张国土,奄有河东之地,晋国的边境线翻越中条山,直抵黄河沿岸。但是,因为虢国的存在,使得晋国没有掌握从山西盆地进入洛阳盆地的最便捷通道。晋献公对此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若想拔除虢国,理论上并不太难,因为就在虢国的北边,有一条名为颠軨坂的通道南北横贯中条山。晋军在此处向南翻越山麓时可以减少可观的消耗,使得中条山对虢国的屏蔽效果大打折扣。
  可是很不幸,颠軨坂并不是无主的路,它恰好处在虞国境内,因此又被称为虞坂。晋军若想通过颠軨坂,除了攻占虞国,便只能从虞国借道。
  【长篇连载】我的春秋我做主——图文讲述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44)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问题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向来比较紧密,如果晋国攻打虞国,虢国会从虞国背后予以支援;而如果晋国从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又很难想象虞国会同意。
  要破解如此的两难困境,最关键的就是要具备一个清醒的头脑。两种选择看似都很困难,但若细致地比较一下,从虞国借道的难度显然要低于攻占虞国。也就是说,假如晋国打定主意要拿下虢国的话(这其实是句废话),从虞国借道是一个最经济也最可靠的选择。
  晋献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说服虞国在晋国攻打虢国的军事行动中至少不要为难晋国,让晋军无阻碍地经由颠軨坂抵达北虢。
  那,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公元前658年的一天,晋献公在朝堂上召集群臣商议国事。大臣们陆续就位后,发现晋献公脸上流露出恹恹之色,显得心事重重。
  就在群臣俱各猜测之际,晋献公突兀地问道:“我每天夜里都睡不着觉,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呀?”
  说实话,这种症状起码可以找出一百个原因来,鬼才知道晋献公为什么失眠呢!
  有一位大夫思维非常敏捷,应声答道:“国君睡不安稳,恐怕是心爱的侍妾不在身边吧?”
  晋献公白了他一眼,心里说老子有那么饥渴难耐吗?
  荀息走上前,细声问道:“国君莫不是为虞国和虢国的事忧愁吧?”
  晋献公浑身一震,眼光随即因为兴奋而变得迷离起来,他向荀息作了一揖,并拉着荀息的手匆匆走进内殿,乍一看一副欲火奔腾的样子。
  先前作答的那位大夫和他的伙伴们都惊呆了,后宫的侍妾还有那么多,你晋献公拉着荀息进内殿这又是何苦嘛!
  进了内殿,晋献公切切地吐露衷肠,请教荀息的高见。
  荀息提出拿屈地产的宝马和垂棘产的玉璧(这两样都是稀世的珍品)贿赂虞君。
  晋献公却贪恋宝物,不肯出手。
  荀息笑了笑说,没关系,如果能够借道成功,这些送走的宝物只不过相当于在虞国寄存一段时间而已,有什么舍不得的?
  同学们请注意荀息的这句话,它里面隐约提示到了未来晋国将对虞国采取的外交手段。
  晋献公读懂了荀息的话中之意,心里对于施贿这一节想通了,但又忧虑虞国一个叫宫之奇的大夫,因为这个人素有见识,很可能会看穿晋国的计策。

荀息笑了笑说,没关系,如果能够借道成功,这些送走的宝物只不过相当于在虞国寄存一段时间而已,有什么舍不得的?

  同学们请注意荀息的这句话,它里面隐约提示到了未来晋国将对虞国采取的外交手段。

  晋献公读懂了荀息的话中之意,心里对于施贿这一节想通了,但又忧虑虞国一个叫宫之奇的大夫,因为这个人素有见识,很可能会看穿晋国的计策。

  荀息进一步分析道:“宫之奇这个人,心性确实明达,可是性格却很懦弱,而且和虞君从小在一起长大。心性明达说话就会简约;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进谏;从小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虽然和他亲昵,但也不会把他的话太当回事。所以,即便宫之奇识破晋国的智谋,虞君也不会听信。至于虞君本人,就更不用担心了。眼前的利益和日后的祸患,只有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周全,而虞君显然只是个中等智慧以下的货色。”

  晋献公频频点头,随即派荀息携带宝马和玉璧出使虞国。

  荀息向虞君奉上宝物之余,还端出了另一件筹码。

  以前山西境内有个冀国,它曾经攻打过虞国,晋国就着扩张之便把冀国灭了(冀地后来就成了郤芮的封邑,故史籍中又把郤芮称为冀芮),算是为虞国报了一箭之仇。

  于是荀息往事重提,希望虞君念及旧情,借道给晋国。

  或许是被巨额的好处费迷惑了心智,或许是怀着知恩图报的朴素心理,又或者是不敢违拗强晋的意志,总之虞君非但同意了荀息的申请,还主动要求虞军作为向导,先行出击攻打虢国。

  宫之奇果然进行谏阻,虞君也果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虞军随即就攻击了北虢。

  公元前658年夏,里克与荀息率领的晋军与虞军会合,攻占了北虢的首府下阳。

  至此,黄河以北再无虢国,而晋国则控制了太阳渡和茅津渡的北岸渡口,与南虢隔河相望。

  失去了北虢后,虢国是这样一个状况。

  首先,它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北虢不但是虢国的宗庙社稷和政治中心所在,还是南虢的藩屏。以北虢作为国防前线和以黄河作为国防前线,其安全形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虢国没有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非但没有反击北岸,也没有设法把虞国重新拉回自己的阵营,以图谋虢虞联手制晋。

  那么,此时的虢国在忙活些什么呢?《左传》僖公二年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是个古地名,约在今灵宝县境内,并不是虢国的地界。虢公丑国难当头竟然还有心思越境去和戎人打群架,我真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把这份力气花到晋国身上去。

  虢人在危机面前如此从容淡定,可能与他们对战略形势的判断有关。

  北虢固然延伸了虢国在北方的战略纵深,但因为它处在山麓的底部,确实很难抵挡来自虞国方向倾泻而下的攻击;而退守黄河南岸看似很窘迫,实际上敌人要想依靠木船从北岸渡河发起攻击也殊非易事。

  虢国大概认为,晋国吞并了北虢后,已经心满意足,可能会止步于黄河北岸;就算晋国还有继续南侵的打算,也会因为黄河天堑的阻绝,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做战役准备,虢国凭河固守,无需日日枕戈待旦。

  这样的考虑,我们不能说它不中规中矩。只是,有些时候形势的发展并不中规中矩,一些意外的特殊情况往往会导致局势突然生变,从而把之前的周详考虑统统变成天方夜谭。
荀息笑了笑说,没关系,如果能够借道成功,这些送走的宝物只不过相当于在虞国寄存一段时间而已,有什么舍不得的?

  同学们请注意荀息的这句话,它里面隐约提示到了未来晋国将对虞国采取的外交手段。

  晋献公读懂了荀息的话中之意,心里对于施贿这一节想通了,但又忧虑虞国一个叫宫之奇的大夫,因为这个人素有见识,很可能会看穿晋国的计策。

  荀息进一步分析道:“宫之奇这个人,心性确实明达,可是性格却很懦弱,而且和虞君从小在一起长大。心性明达说话就会简约;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进谏;从小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虽然和他亲昵,但也不会把他的话太当回事。所以,即便宫之奇识破晋国的智谋,虞君也不会听信。至于虞君本人,就更不用担心了。眼前的利益和日后的祸患,只有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周全,而虞君显然只是个中等智慧以下的货色。”

  晋献公频频点头,随即派荀息携带宝马和玉璧出使虞国。

  荀息向虞君奉上宝物之余,还端出了另一件筹码。

  以前山西境内有个冀国,它曾经攻打过虞国,晋国就着扩张之便把冀国灭了(冀地后来就成了郤芮的封邑,故史籍中又把郤芮称为冀芮),算是为虞国报了一箭之仇。

  于是荀息往事重提,希望虞君念及旧情,借道给晋国。

  或许是被巨额的好处费迷惑了心智,或许是怀着知恩图报的朴素心理,又或者是不敢违拗强晋的意志,总之虞君非但同意了荀息的申请,还主动要求虞军作为向导,先行出击攻打虢国。

  宫之奇果然进行谏阻,虞君也果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虞军随即就攻击了北虢。

  公元前658年夏,里克与荀息率领的晋军与虞军会合,攻占了北虢的首府下阳。

  至此,黄河以北再无虢国,而晋国则控制了太阳渡和茅津渡的北岸渡口,与南虢隔河相望。

  失去了北虢后,虢国是这样一个状况。

  首先,它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北虢不但是虢国的宗庙社稷和政治中心所在,还是南虢的藩屏。以北虢作为国防前线和以黄河作为国防前线,其安全形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虢国没有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非但没有反击北岸,也没有设法把虞国重新拉回自己的阵营,以图谋虢虞联手制晋。

  那么,此时的虢国在忙活些什么呢?《左传》僖公二年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是个古地名,约在今灵宝县境内,并不是虢国的地界。虢公丑国难当头竟然还有心思越境去和戎人打群架,我真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把这份力气花到晋国身上去。

  虢人在危机面前如此从容淡定,可能与他们对战略形势的判断有关。

  北虢固然延伸了虢国在北方的战略纵深,但因为它处在山麓的底部,确实很难抵挡来自虞国方向倾泻而下的攻击;而退守黄河南岸看似很窘迫,实际上敌人要想依靠木船从北岸渡河发起攻击也殊非易事。

  虢国大概认为,晋国吞并了北虢后,已经心满意足,可能会止步于黄河北岸;就算晋国还有继续南侵的打算,也会因为黄河天堑的阻绝,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做战役准备,虢国凭河固守,无需日日枕戈待旦。

  这样的考虑,我们不能说它不中规中矩。只是,有些时候形势的发展并不中规中矩,一些意外的特殊情况往往会导致局势突然生变,从而把之前的周详考虑统统变成天方夜谭。
荀息笑了笑说,没关系,如果能够借道成功,这些送走的宝物只不过相当于在虞国寄存一段时间而已,有什么舍不得的?

  同学们请注意荀息的这句话,它里面隐约提示到了未来晋国将对虞国采取的外交手段。

  晋献公读懂了荀息的话中之意,心里对于施贿这一节想通了,但又忧虑虞国一个叫宫之奇的大夫,因为这个人素有见识,很可能会看穿晋国的计策。

  荀息进一步分析道:“宫之奇这个人,心性确实明达,可是性格却很懦弱,而且和虞君从小在一起长大。心性明达说话就会简约;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进谏;从小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虽然和他亲昵,但也不会把他的话太当回事。所以,即便宫之奇识破晋国的智谋,虞君也不会听信。至于虞君本人,就更不用担心了。眼前的利益和日后的祸患,只有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周全,而虞君显然只是个中等智慧以下的货色。”

  晋献公频频点头,随即派荀息携带宝马和玉璧出使虞国。

  荀息向虞君奉上宝物之余,还端出了另一件筹码。

  以前山西境内有个冀国,它曾经攻打过虞国,晋国就着扩张之便把冀国灭了(冀地后来就成了郤芮的封邑,故史籍中又把郤芮称为冀芮),算是为虞国报了一箭之仇。

  于是荀息往事重提,希望虞君念及旧情,借道给晋国。

  或许是被巨额的好处费迷惑了心智,或许是怀着知恩图报的朴素心理,又或者是不敢违拗强晋的意志,总之虞君非但同意了荀息的申请,还主动要求虞军作为向导,先行出击攻打虢国。

  宫之奇果然进行谏阻,虞君也果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虞军随即就攻击了北虢。

  公元前658年夏,里克与荀息率领的晋军与虞军会合,攻占了北虢的首府下阳。

  至此,黄河以北再无虢国,而晋国则控制了太阳渡和茅津渡的北岸渡口,与南虢隔河相望。

  失去了北虢后,虢国是这样一个状况。

  首先,它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北虢不但是虢国的宗庙社稷和政治中心所在,还是南虢的藩屏。以北虢作为国防前线和以黄河作为国防前线,其安全形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虢国没有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非但没有反击北岸,也没有设法把虞国重新拉回自己的阵营,以图谋虢虞联手制晋。

  那么,此时的虢国在忙活些什么呢?《左传》僖公二年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是个古地名,约在今灵宝县境内,并不是虢国的地界。虢公丑国难当头竟然还有心思越境去和戎人打群架,我真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把这份力气花到晋国身上去。

  虢人在危机面前如此从容淡定,可能与他们对战略形势的判断有关。

  北虢固然延伸了虢国在北方的战略纵深,但因为它处在山麓的底部,确实很难抵挡来自虞国方向倾泻而下的攻击;而退守黄河南岸看似很窘迫,实际上敌人要想依靠木船从北岸渡河发起攻击也殊非易事。

  虢国大概认为,晋国吞并了北虢后,已经心满意足,可能会止步于黄河北岸;就算晋国还有继续南侵的打算,也会因为黄河天堑的阻绝,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做战役准备,虢国凭河固守,无需日日枕戈待旦。

  这样的考虑,我们不能说它不中规中矩。只是,有些时候形势的发展并不中规中矩,一些意外的特殊情况往往会导致局势突然生变,从而把之前的周详考虑统统变成天方夜谭。
荀息笑了笑说,没关系,如果能够借道成功,这些送走的宝物只不过相当于在虞国寄存一段时间而已,有什么舍不得的?

  同学们请注意荀息的这句话,它里面隐约提示到了未来晋国将对虞国采取的外交手段。

  晋献公读懂了荀息的话中之意,心里对于施贿这一节想通了,但又忧虑虞国一个叫宫之奇的大夫,因为这个人素有见识,很可能会看穿晋国的计策。

  荀息进一步分析道:“宫之奇这个人,心性确实明达,可是性格却很懦弱,而且和虞君从小在一起长大。心性明达说话就会简约;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进谏;从小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虽然和他亲昵,但也不会把他的话太当回事。所以,即便宫之奇识破晋国的智谋,虞君也不会听信。至于虞君本人,就更不用担心了。眼前的利益和日后的祸患,只有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周全,而虞君显然只是个中等智慧以下的货色。”

  晋献公频频点头,随即派荀息携带宝马和玉璧出使虞国。

  荀息向虞君奉上宝物之余,还端出了另一件筹码。

  以前山西境内有个冀国,它曾经攻打过虞国,晋国就着扩张之便把冀国灭了(冀地后来就成了郤芮的封邑,故史籍中又把郤芮称为冀芮),算是为虞国报了一箭之仇。

  于是荀息往事重提,希望虞君念及旧情,借道给晋国。

  或许是被巨额的好处费迷惑了心智,或许是怀着知恩图报的朴素心理,又或者是不敢违拗强晋的意志,总之虞君非但同意了荀息的申请,还主动要求虞军作为向导,先行出击攻打虢国。

  宫之奇果然进行谏阻,虞君也果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虞军随即就攻击了北虢。

  公元前658年夏,里克与荀息率领的晋军与虞军会合,攻占了北虢的首府下阳。

  至此,黄河以北再无虢国,而晋国则控制了太阳渡和茅津渡的北岸渡口,与南虢隔河相望。

  失去了北虢后,虢国是这样一个状况。

  首先,它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北虢不但是虢国的宗庙社稷和政治中心所在,还是南虢的藩屏。以北虢作为国防前线和以黄河作为国防前线,其安全形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虢国没有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非但没有反击北岸,也没有设法把虞国重新拉回自己的阵营,以图谋虢虞联手制晋。

  那么,此时的虢国在忙活些什么呢?《左传》僖公二年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是个古地名,约在今灵宝县境内,并不是虢国的地界。虢公丑国难当头竟然还有心思越境去和戎人打群架,我真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把这份力气花到晋国身上去。

  虢人在危机面前如此从容淡定,可能与他们对战略形势的判断有关。

  北虢固然延伸了虢国在北方的战略纵深,但因为它处在山麓的底部,确实很难抵挡来自虞国方向倾泻而下的攻击;而退守黄河南岸看似很窘迫,实际上敌人要想依靠木船从北岸渡河发起攻击也殊非易事。

  虢国大概认为,晋国吞并了北虢后,已经心满意足,可能会止步于黄河北岸;就算晋国还有继续南侵的打算,也会因为黄河天堑的阻绝,不得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做战役准备,虢国凭河固守,无需日日枕戈待旦。

  这样的考虑,我们不能说它不中规中矩。只是,有些时候形势的发展并不中规中矩,一些意外的特殊情况往往会导致局势突然生变,从而把之前的周详考虑统统变成天方夜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