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斌:经典经络原理探析

 刘金宸 2015-12-31


作者简介:张建斌,青年中医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摘要
经络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但是无论对此概念的产生、内涵的义项、及其与实践的关系等,都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从历代文献记载可知,古人构建经络理论,是与血液、动脉搏动的感知、体表浅静脉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候的关系等实践基础分不开的;而经络表述的内涵,主要包括血管原理、气血循环周流原理、脉分经络原理和脉有奇正原理等内容。
经络理论的产生是古代医生基于临床实践的观察和思维构想的巧妙设计,其认识水平与当时的临床水平相一致,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古人构建经络理论的实践基础,是与血液、动脉搏动的感知、体表浅静脉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候的关系等,分不开的。因此,经络原理主要包括血管原理、气血循环周流原理、脉分经络原理和脉有奇正原理等内容。
经络之血管原理
“夫脉者,血之府也”出自《素问·脉要精微论》。黄帝向岐伯请教“诊脉”的,以“切脉动静”而“决死生”,接着有“夫脉者,血之府也”。此语是对脉的定义,与“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一句同义,即维持和容纳营血、使其保持流畅的通道,谓之脉,也称为“血脉”,现在一般称之为“血管”。《内经》时代的医家对血管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解剖知“脉之长短”
《内经》时代的医生,对血脉(血管)的认识,是有解剖学基础的。《灵枢·经水》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灵枢·经水》)。”这也是“解剖”一词最早出现的地方,古代医家对于血管确实做过仔细的观察。而这种实践,在后世也不断被重复。如:《汉书·王莽传》记载“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导其脉之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用细竹蔑插入血管中以探明血管的起止,即可以获得血管长短等数据。清代王清任也有亲自的解剖学观察实践。并已经区分了动脉(“卫总管”)和静脉(“荣总管”)。
2
脉与心脏的关系
《内经》时代的医家,己经认识到脉与心脏的关系,即血脉与心脏相连。故而有“心主脉(《素问·宣明五气》)”、“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等论述。《内经》的记载集中体现了对脉与心密切相连的认识,没有解剖学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灵枢·经脉》记载心通过脉与五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脾足太阴之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肾足少阴之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肝足厥阴之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此外,《内经》时代的医生,还对心尖搏动有仔细的观察和描述:“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心“脉宗气”,心脏搏动成为宗气的组成,推动血液的运行、也引起血脉的搏动。在疾病状态下,就可以出现“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素问·平人气象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也是肺心病、心衰等临床表现。
3
“切脉动静”
“诊脉”是古代医家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这里的脉即是动脉搏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临床“诊有过之脉”即“切脉动静”。古代医生不仅对于体表浅动脉的搏动有较系统的认识,而且与临床病症结合起来,具有诊断意义,如“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还比较不同部位的脉搏,来分析病症:如“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内经》中除了有“三部九候”的遍诊脉法外,还有十二经脉标本脉法、五脏气绝脉法等,并进一步简化有“人迎寸口比较脉法”,后世进一步简化为“独取寸口”。当“独取寸口”时,需要医生对寸口脉有更加细微得以体现,以便在一个部位获得更多信息,支撑临床诊断的需要,这就产生了脉象,通过不同的脉象反映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将脉象总结为24种;元代滑寿《诊家枢要》则发展为30种脉象;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27脉,明代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28种脉象。
“切脉动静”不仅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技法,而且历代医家赋予特定内涵,并进一步演绎中医理论,如《灵枢·寒热病》记载有“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等,诊脉部位与经脉、输穴等理论密切相关,前者是构建经脉腧穴理论的重要临床基础之一。
4
诊察血络
“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对于针灸临床的要求。这里的血脉与“切脉”之脉不同,主要是指体表的浅静脉。尽管《内经》也把体表浅静脉以及浅静脉称为“血脉”,如“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灵枢·小针解》)”、“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官针》)”,当“络脉”的概念出现时,“血络”一词在《内经》中有了更加明确的含义。如“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灵枢·经脉》)”,指出了十五络脉与体表浅静脉之间的关系。《灵枢》还有以“血络”为题的专篇文章。
相应地在临床上要求重视诊察血络。如“相之奈何……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著,则而写之万全也(《灵枢·血络论》)”,“血脉者在输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九针十二原》)”。这种对于体表血络的诊察,一方面可以提示相关经脉方面的病症,如“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灵枢·刺节真邪》)”,另一方面也可以提示脏腑的病理状态,如“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灵枢·经脉》)”。
诊得血络异常,指导临床最直接的就是刺络放血,这也是《内经》时代针灸治病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如“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素问·调经论》)”、“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素问·缪刺论》)”。
综上所述,《内经》时代的医生,对血脉的认识建立在解剖基础之上,并创立多种结合临床的诊脉方法,包括感知浅动脉搏动的各种方法和感知体表浅静脉的各种方法,并且还将感知的结果与局部和远部的病症联系起来,这也为进一步构建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提供临床基础和实践支持。
经络之流注原理
《灵枢·营卫生会》主要论述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模式和特点。原文首先指出营卫之气的生成和输布过程——“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之气有着相同的起源和源流,在人体中循行和流注的模式各有特点:“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营卫生会》)。”这里,“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是从营气周流的角度阐明十二经脉流注的理论模式和特点。以简帛经脉理论中阴阳理论与十一脉的结合为肇始,以《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理论的完善为终结,现有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己经为我们考察这一理论模式构建的过程和背景提供了实证支撑。
1
简帛经脉理论中的“阴”“阳”
阴阳是支撑经脉理论构建的前概念,对经脉理论的完善起到重要影响。首先,从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的简帛经脉理论可以知道,无论是《足臂十一脉》还是《阴阳十一脉》,都己经将“阴”“阳”作为经脉的名称在使用。如《足臂十一脉》依次为:“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阳脉”、“臂阳明脉”;《阴阳十一脉》依次为:“巨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相当于臂太阳脉)”、“耳脉(相当于臂少阳脉)”、“齿脉(相当于臂阳明脉)”、“巨阴脉”、“少阴脉”、“厥阴脉”、“臂巨阴脉”、“臂少阴脉”。“阴”“阳”出现在简帛经脉的名称中,可能与人体某些部位的命名有关,如同“肩”“耳”“齿”等,也就没有阴阳气的多少、阴与阳的对应等认识。
2
三阴三阳是十二经脉理论的基础
只有在三阴三阳理论的基础上,才有十二经脉理论体系。简帛经脉理论只有11条脉,不需要、也不能够完全按照三阴三阳的格式命名。《灵枢·经脉》十二经脉理论体系则是完全按照三阴三阳的格式命名。从简帛经脉理论到《灵枢·经脉》十二经脉理论,其中中间的演变过程尚不可考证,但可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看出端倪:“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二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口一阳。……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这里阴阳仍然用来指部位,不过与经脉根结的联系,于是有了指身体不同部位之间(“根”和“结”)上下联系、三阳和三阴之间关系等内涵,己经逐渐脱离单纯指部位的概念了。尤其是“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素问·阴阳离合论》)”一句,直接提示了三阴三阳的概念构成一个整体,于是人体表里上下、形体气血浑然一体了;从阴阳角度指向了整体观。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理论,不仅仅按照三阴三阳模式建立理论体系,而且在阴脉和阳脉之间构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太阴一阳明、少阴一太阳、厥阴—少阳。十二经脉理论的这种阴阳对应关系,不仅指明了部位相对经脉之间存在的表里关系,而且也指明了与经脉对应脏和腑之间存在的络属关系,这样十二经脉理论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有了更强大诠释功能。
3
气血需要周流和循环
气血是人体构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现象的体现。作为自然一个单元体的人,其生命活动也应该符合与天地一样的规律,具有气血周流和循环之规律。
古人观察地表水系的周流,认为人体也应该有气血周流不息的生命活动规律。尤其是与十二经水相对应的十一经脉,就存在“内外相贯,如环无端”的特点。于是有“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察,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经水》)”。地表水系的一部分来源于地下源泉,故人体经脉气血也与体内五脏六腑有关,此即“人与天地相参”。这里的“如环无端”具有“内外相贯”的特点,具体即为由内(阴)而外(阳)的出、由外(阳)而内(阴)的入,这种“如环无端”对于完善十二经脉理论沟通内外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古人还观察四时的变化规律,发现自然气候物候变化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特点,人体气血亦当如此。故有“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素问·六节藏象论》)”的论述。在时间轴上,人与自然界一样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
应该说,上述两段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对于古代医学专家思考和构建人体气血周流与循环的学说提供了绝佳的理论模型,而且空间和时间轴上都可以满足。比较原始的简帛经脉理论为气血周流和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支持,于是就有如“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灵枢·动输》)”、“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等认识。
4
十二经脉流注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灵枢·经脉》构建和完善了十二经脉理论体系,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经脉分支等,将十二经脉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即从肺出手太阴脉→手阳明脉→足阳明脉→足太阴脉→手少阴脉→手太阳脉→足太阳脉→足少阴脉→手厥阴脉→手少阳脉→足少阳脉→足厥阴脉→肺、手太阴脉……(第二次循环)。可以发现,《灵枢·经脉》的十二经脉流注模式与《灵枢·营气》中“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如出一辙。
这里,不仅仅是十二经脉构成了一个循环过程,而且出现了“脉行之逆顺”的概念,具体就有了“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走向规律。这也符合人体气血出入身体内外等生理功能诠释的需要。因此说,《灵枢·营气》和《灵枢·经脉》似乎有了“血液循环”的思想,虽然是推测而不是实证,但是无论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临床实践的指导,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是古人的思考尚没有就此停止,还给出了在时间向度的结论——“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灵枢·营卫生会》)”,在十二经脉中营气一昼夜运行50周。这个周期的计算主要是通过人体呼吸频率、每次呼吸的脉行距离、以及全身经脉长度等为依据的。这也成为后世子午流注学说的主要学术起点,尤其是在思想上与现代生物学中“生物钟”概念的暗合。
综上所述,《灵枢·营卫生会》所记载的“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思想,主要阐述了营气在十二经脉中的流注过程和特点,是《灵枢·经脉》所述十二经脉理论的主要内涵之一,故《黄帝内经太素》仁和寺本第八卷“经脉之一”将《灵枢·经脉》十二经脉部分称之为“经脉连环”。“阴阳相贯”不仅仅是阴经和阳经之间的脉气交接,更多地是指人体内外气血的交流和灌注。
经络之分级原理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原句是黄帝和岐伯在讨论经脉长度后的一段话,表述了经脉和络脉差异,依次来进一步阐述经脉。这段文字为我们深入认识和辨析经脉和络脉差异,提供以下启示:
1
经脉和络脉存在表里关系
“里”是相对于“表”而言的,这也提示了一个位置深浅的问题。就经脉和络脉,在《内经》中也有形态学的认识基础,其中经脉伏行于深部、处于组织较深结构层次,为里;络脉浮现于浅表、处于组织较浅结构层次,为浅。经脉和络脉存在深浅的结构层次差异,即“经脉为里,络脉为表”的表里关系。除了《灵枢·脉度》的记载外,《内经》还有多处这样的论述。例如:“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素问·水热穴论》)。”
经脉和络脉的表里关系,在结构上即是深和浅的关系。由于经脉伏行于里、处于较深的位置,故“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经脉》)”;而络脉浮现于表、处于较浅的位置,故“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这时是《内经》时代很强调的两者之诊断方法,也恰好是基于经脉和络脉的深浅表里关系。
《内经》中还有进一步的认识,将络脉分成阴络和阳络,阴络和阳络之间也存在深浅的差异,相对来说,阴络更加接近于经脉,偏深、偏里;阳络偏于表浅,所以就有“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素问·经络论》)”的认识。经脉和络脉存在一个颜色是否经常有变化的现象,但是其实质还是讨论了一个位置深浅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经脉和络脉,已经不是简单地一个在深层、一个在浅层,而是络脉又有深浅之分,部分络脉也处于深层或者接近于经脉的层次了。
但是,经脉和络脉的深浅表里关系,绝非一定是“经深络浅”的结构模式。《内经》时代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有例外,即经脉有处于浅表者,络脉有处于深部者。经脉有行于浅表者。如“经脉十二者……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灵枢·经脉》)。”经脉行于体表的其他认识,还有“气口”“脉动”等,如《灵枢·动输》记载有“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素问·三部九候论》记载了全身18个“气口”“脉动”部位。而络脉处于深部的认识,如“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灵枢·玉版》)”、“悲哀太甚,则胞络绝(《素问·痿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素问·奇病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甭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等等。显然,这里的内脏络脉虽然居于身体的最深层,但是与体表络脉的认识存在一定差距。
由此可见,尽管《内经》时代存在不同的认识,但是对经脉为里、络脉为表的深浅结构层次关系是认识经脉和络脉的基本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也存在相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
经脉和络脉存在纵横关系
“经”的原意是“纵丝”;“络”的原意是“网络”。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也指出:“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因此,从分布来说,体内经脉为纵向直行,体表络脉为横向网状、树状分布。经脉和络脉在人体形成了纵横交错、经纬相间的复杂结构。故杨上善有“人之血脉,上下纵者为经,支而横者为纬……二十八脉,在肤肉之里皆上下行,名曰经脉。十五络脉及口络见于皮表,横络如纬,名曰络脉(《太素·卷十三·脉度》)”的记载。
经脉上下纵行、络脉支纬横行,经脉和络脉及构成了纵横关系。所以,疾病状态下即有“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灵枢·刺节真邪》)”等认识。

3
经脉和络脉存在主次关系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数量、部位相对固定;络脉从经脉分出,是经脉的分支。因此,经脉和络脉存在主次关系。《灵枢·经脉》记载有“十二经脉”和“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具有固定数量和体表分布,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五别络”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支脉,因此,也有相对固定数量和体表分布。除了“十五别络”中记述的分支外,从经脉主干支横别出的络脉象树枝一样逐层细分,有大小粗细不同,具有明显的层次,由大的别络,分出系络、缠络,直至终末组织孙络,即“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为孙(《灵枢·脉度》)”。对此,后世医家有进一步详细阐述。如“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针经指南》);”“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由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医门法律·络脉论》)。”由经脉主干分支细化出来的网络系统又发生着不同层次的横向联系,特别是在末端孙络及孙络之间联系沟通,既具有类似微循环气血流缓、津血互换、荣养代谢的功能特点;也有末梢神经网络相类似的信息传导、协调控制功能特点。
综上所述,经脉和络脉的深浅表里关系、纵横交错关系以及主次关系,组成了沟通内外、联系上下左右、多级别多层次的网络系统,也成为古代医家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主要理论指导。包括病邪由外入内、由内现外、由经入络、由络入经等多种形式,例如:
(1)、外邪侵犯,由络入经。即外邪入侵时,邪气经由皮肤络脉经脉脏腑,是病邪逐渐传变入里、病症逐渐加深的过程。《黄帝内经》共有《素问·皮部论》、《素问·调经论》、《素问·缪刺论》3篇文章有详细的论述。因此,外邪可以由络脉缠绊或者由络至经的传遍,体现了经脉和络脉的密切关系。
(2)、内伤久病,外现于络。内伤七情,病症由内而生,可以通过经脉和络脉的密切联系,外现于体表络脉。基于这样的认识,喻嘉言有概括性论述“若营气自内所生诸病,为血、为气、为痰饮、为积聚,种种有形,势不能出于络外(《医门法律·络脉论》)”。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初病在气、久病入络(血)”的规律。即疾病持续存在,日久不愈,多成瘀血凝滞。由于瘀血有形,故见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甚或因瘀阻络,血不循经,而致呕血、便血;且多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脉涩等症;尤其是体表特定部位出现血络“盛”“坚”“横”等特点,即是“内伤久病,外现于络”的明证。
总之,《灵枢·脉度》所记载的“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表述了经脉和络脉的各自特点,指出了经脉和络脉存在深浅表里、纵横交错、主次等关系,《内经》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人体生理功能、疾病形成以及临床诊治等。
脉之奇正原理
《圣济总录》第192卷,专门讨论了“奇经八脉”,这也是继《难经》提出“奇经八脉”概念术语和阐述理论之后的又一次系统总结。指出“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圣济总录·奇经八脉》)。”这里,最关键的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联系与差异的理解。
1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理论构建存在差异
十二经脉理论构建和完善于《灵枢·经脉》中。从现有文献资料分析,《灵枢·经脉》是在简帛经脉理论(《十一脉》)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营气生成和周流、经脉与脏腑融合等医学思想,对十二经脉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完善的。十二经脉理论完善后,不仅继续保留简帛经脉理论时代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而且可以阐述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营
卫气血、五脏六腑等。因此,十二经脉理论的构建和完善,在中医理论上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直至今天,无人、也无法去修订这一理论。
奇经八脉的理论构建,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理论构建的学术内涵上,都与十二经脉理论不一样。《黄帝内经》没有系统总结和提出“奇经八脉”的概念术语、也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奇经八脉的概念术语是在《难经》提出来的。当时医家可能已经认识到“十二经脉理论”存在不足,需要“奇经八脉”来补充;另一方面,《内经》中对“阴阳维脉、阴阳跷脉、以及冲、任、督、带脉”己经有了详略不等的丰富认识,需要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总结,而奇经八脉的理论构建与十二经脉理论模式存在差异。
因此,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理论构建存在一个时间差,即在时间轴上,其奇经八脉的理论构建要晚于十二经脉理论。这也决定了两者在学术内涵、理论意义上存在差异。
2
古代术数对奇常脉构建的影响
无论是十二经脉还是奇经八脉,都不是人体刚好有12条经脉或者8条奇经,而是受古代术数影响而确定的经脉数量。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执于正经12条或者奇经8条,是无法正确理论经脉理论的。
十二经脉是典型的三阴三阳模式。“三阴三阳”是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故有“三阴三阳之离合(《素问·阴阴离合论》)”的解读。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别为三阴三阳,推之可万,故为离也。唯一阴一阳,故为合也(《太素·卷五·阴阳合》)”。正是受当时阴阳理论和术数盛行的影响,故而构建了十二经脉理论。《灵枢·经别》有“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的直白记载。类似的论述还见于“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灵枢·经水》)”、“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灵枢·阴阳系日月》)”等。这也就能够理解古人在五脏六腑认识的基础上,非常需要一个“心主(心包络)”以凑足脏腑十二便于与经脉十二相合,同时也演绎出“六合”的概念(见《灵枢·经别》)。
由此可知,以“三阴三阳”为基本形式,古代医家构建和完善十二经脉理论。也正因为如此,受到“三阴三阳”基本框架形式的限制,十二经脉理论也无法对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以及躯干横向部位的联系进行描述,这也是十二经脉理论所存在的先天局限性。
奇经八脉理论构建时,与“八风”“八纪”“八正”“八极”有关。《内经》有“天有八纪,地有五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素问·阴阳类论》)”、“四时八风,尽有阴阳(《灵枢·官能》)”、“临观八极,考建五常(《素问·五运行大论》)”、“_匕视天光,下司八正(《灵枢·官能》)”等论述;另外《灵枢》还有《九宫八风》、《素问》有《八正神明论》等专篇。无论是“八风”'八纪”“八正”还是“八极”,都与四方、四隅有关。按照四方四隅的基本形式,构建奇经八脉理论,可以不受阴阳理论的限制,能够弥补十二经脉理论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后正中线以及头、尾、腰、膝、手、足等八个部位的联系。金元医家将奇经八脉与八卦联系起来进行“八脉八法”等阐述,即是术数上的同源性。
3
气血运行方面的差异性
《灵枢·经脉》在构建和完善十二经脉理论时,最主要一点就是需要阐明营血在人体中运行和流注的过程。因此,理论设计中许多处理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例如十二经脉采用半向心半离心的记述、从气血生化之源的中焦开始描述、从“朝百脉”的肺脏作为十二经脉描述的第一单元、十二经脉通过分支联系和沟通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路,等等。假如不是气血运行和流注的需要,对于十二经脉的记述完全可以继续采用简帛经脉理论的形式。
而奇经八脉的理论构建,并不需要为气血运行而进行设计循行路线,故而不存在两脉交接的流注线路。其实,《难经》提出“奇经八脉”概念时,也是从气血角度来说的,不过是“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然:……。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难经·二十七难》)。”《圣济总录》进一步阐释:“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的说法意指,作为常规,气血运行于十二经脉,而在“满溢”的情况下流入奇经。奇经不参与气血的流注,但是参与气血的蓄积和调节。
但是,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流注存在密切相关性。这也是能够模糊我们视线、混淆奇经与十二经脉差异的原因之一。十二经脉流注己经在《灵枢·经脉》中表述成相当完整的环路,但作者还有在足厥阴肝经循行的最后留了一个线索——“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经脉》)”。作者在完善十二经脉理论时,对督脉等有相当地了解,只是不便展开论述而已;但又不得不提及督脉。《灵枢·经脉》的这段文字与《灵枢·营气》“……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骸,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的记载如出一辙。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前者站在经脉循行的角度、后者站在营气的角度。尽管奇经八脉整体上不参与营气流注,但督脉和任脉参与其中,并事实上形成了十四经流注模式。因此元代滑伯仁撰写《十四经发挥》后,得到后世医家的高度认同。其实,滑伯仁是在营气流注的角度,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进行了部分的重新归类而已。
4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理论的临床基础不同
假如说,十二经脉理论构建的临床基础为“气口”脉诊病候和经脉循行部位病候的话,则奇经八脉理论构建的临床基础则各有特点,不完全一样。可从《内经》的记载中体会一二:
督脉的临床基础可能与脊柱、脑及其相关疾病有关。如“颈中央之脉,督脉也(《灵枢·本输》)”、“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经脉》)”、“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灵枢·营气》)”、“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脊椎法也(《素问·气府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骨空论》)”,等。
任脉的临床基础应该与女性妊娠、生育等生理过程,以及第二性征有关。如“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素问·骨空论》)”;《灵枢》讨论男子长胡子时,提到“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灵枢·五音五味》)”等。
冲脉的记载,《内经》中共有10处(《素问》4篇、《灵枢》6篇),其起止与分布不尽相同,如起有肾下、胞中、关元、气街等之分;止分上下;上行有颃颡、唇口之异,下行有大趾、胫前之别。人体前胸腹、后脊背,除上肢外几乎都有冲脉循行通路。冲脉最突出的临床基础就是多含“逆气里急”之势。
按照《内经》的记载,其他如带脉与“足痿不用(《素问·痿论》)”、跷脉与“目不合(《灵枢·脉度》)”、维脉与“腰痛(《素问·刺腰痛论》)等有关。
从各条脉相关的临床相关症候分析,奇经各脉的临床基础差异较大,相关组织器官也非五脏六腑那样整齐,因此,构建奇经八脉理论时,需要一定智慧作取舍。从《难经》二十八难、二十九难对奇经八脉的循行和病候记载看,作者采用了“补不足”“泻有余”、删繁就简的策略,即《内经》中记述较多的一概简化、《内经》中记述太简的适当补充,以至于有了《难经·二十八难》和《难经·二十九难》相对规整的循行和病候表述。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作为经脉理论的主体,完善于《灵枢·经脉》一文,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奇经八脉作为十二经脉的补充,由《难经》27~29难系统总结和提出,参与人体气血的蓄积和调节。故十二经脉为正经、为常脉;而奇经八脉则为奇经、奇脉。正如滑伯仁所言“奇对正而言,犹兵家之云奇正也”。
小结



经络研究在当代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诸多阐释已经与传统经典理论形式有了一定的区别,有些还显得很明显。探索“经络”概念的原始内涵和含义,需要从早期的经典著作中去发现和认识,这部分内容不妨称为经典经络理论〔或古典经络理论、传统经络理论)。经典经络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血管原理、气血循环周流原理、脉分经络原理和脉有奇正原理等,其所依据的事实和规律,是我们重新认识经典经络理论的起点;而其理论构架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是解析经典经络理论必须借鉴的。当我们“形而下”地分析经络理论内涵时,可以更加落地生根地研究和发展经络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