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中名儒医摭菁(续)

 johnney908 2015-12-31
9.宿儒硕医张璐
    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明末清初长洲县(民国后并入吴县,今属苏州市。下同)人。  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 6 l 7),  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1 698年12月1 7日)至翌年十一月(1699年12月)之间。祖籍昆山,曾祖张情,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福建按察司副使(充兵备副使),第宅在菜区四图西泗泾北岸(今花桥镇东部)。其祖应忠,工诗精左传春秋,与长兄应文、次兄应武并称三杰;伯振武,四川兴文知县,天启元年(1621)殉难于四川永宁蔺酋奢崇明谋反叛乱,赐祭葬,赠光禄卿,谥烈愍。其父名字事迹失考,移居长洲。张璐自少颖悟,博贯儒学,攻读之余研习岐黄。二十八岁逢甲申年(1644)明清鼎革,避战乱隐居太湖洞庭西山,遂弃绝科举而致力医药。在西山15年中,搜览大量古今医籍,考察验证本草方剂,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顺治十六年(1659),四十三岁回到苏州故园,行医为业,医术高超,名声大振。当时吴中医界高手云集,他积极倡导广交同道,切磋医术,反对相互诽谤与自私保守,深为医林所重。与叶阳生、程郊倩、李修之、沈朗仲、尤生洲、马元仪等名医常往来切磋。许多医生患病或经名医治而不愈者,常邀他前往会诊。从医60余年,在内、儿、妇、外、皮肤、五官诸科俱取得较高造诣,达到了“察脉辨证,辅虚祛实,应如鼓桴,能运天时于指掌,决生死于须臾”的境界,声名卓著,被誉为“国手”,与喻昌、吴谦并称“清初医学三大家”。
    张氏国学功底深厚,且治学严谨,学术上取得硕大成就。集30余年研究伤寒所得,康熙元年(1662)撰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各2卷,刊刻于康熙六年。《缵论》以诠解《伤
寒论》原文为主,《绪论》针对各家评注依据经文原旨发表论见,以正本清源,翼仲景之法。康熙二十八年(1689)撰成脉学专著《诊宗三昧》1卷,寓以三昧之水涤除诊脉流弊陋习异端玄说,专明脉理,颇有见地。张氏在温热诸证上亦深有研究,对温病学说的形成作出一定贡献。有感于古来医书“诸家各殊,相互辨击”“医书愈多,医学愈晦”,令后学者无所适从。自二十八岁开始即广搜历览,由博返约,着手撰写一部贯通各家而临床切用的医著,历五十寒暑,“颖秃半床,稿凡十易”,参考了l 30种医著,引用98家医家医论,在诸儿的协助下,终于纂成综合性医书《医通》(又名《张氏医通》),稿成后又邀当时名医48人及门人13人参校,其治学之严谨,确非常人所能及。该书16卷,仿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体例,汇集古
人方论、时贤名言,参以己见,附录医案,刊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为其学术思想代表作,影响极大,久负盛名,成为从医者案头必备医典。刊行后即广为流传,迭经翻刻,且于康熙年间即已东传日本。同年又刊《本经逢原》4卷,收药784种,阐发药理明晰,介绍临证用药经验,流传甚广。又取孙思邈《千金方》旧刻善本,参互考订,注释衍义,康熙三十七年以八十二岁高龄撰成《千金方衍义》30卷,成书不久遽归道山,未及刊行,后于嘉庆五年(1 800)付梓,很受读者好评。
    张氏重医德,特撰《医门十戒》。还极重视培养后学,及门颇盛,已知者有10多人。年逾古稀行走不便时,犹跌坐绳床,耳提面命,诲人不倦地为弟子解疑答难。弟汝瑚、曾余,俱业儒,兼通医。子四,长子登,字诞先,业医,著《伤寒舌鉴》1卷;次子倬,字飞畴,业医,著《伤寒兼证析义》l卷;三子以柔,字安世,监生,儒且通医;季子讷,字逊言,与诸兄共同参订《医通》。
  10.吴医耆宿王子接
  王子接,字晋三,清初太仓县人,迁居长洲县。生于顺治十五年(1658),卒于乾隆初年。
原习儒,制举之余深研医理,刻苦学医20余年,对《内经》《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著作独有心得,处方调剂,立起沉疴,其名不胫而驰,远迩向慕争赴无虚日。行医50余载,治疗宗仲景法而能随参变,活人不可胜数,与吴中名医叶天士、薛生白、徐灵胎齐名。其治学十分严谨,早年撰有《脉色本草伤寒杂病》一书,因后来经验积累较多而对所著深感不足,五十岁时乃尽付之于火,重新研究。后又编著成《绛雪园古方选注》(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3卷,系其半生之临证心得,博采《伤寒论》和历代医家名方,结合《内经》《本草经》,由曾受其指教过的叶桂、薛雪和门人吴蒙、王士琳、周德秀记录整理而成,精心选注各科良方345首,分析透彻,申明其方中之矩、法中之规,刚柔有变,约制有道,切中肯綮。刊于雍正十年(1732),时子接已七十五岁高龄。其本草方面之著作《绛雪园得宜本草》,载药354种,每味药除扼要叙述性味、归经及主治功用外,介绍药物配伍的临床意义,精炼通俗,易懂易记,临证颇为实用,其中绝大多数配伍方法沿用至今。由于两书的实用性强,因此流传很广。另撰有《伤寒古方通》6卷、《伤寒方法》2卷。王氏门生甚多,其中吴蒙(字正公)为佼佼者。
    11.  “天医星”叶天士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清康熙、乾隆年间吴县人,世居府城阊门外下塘街上津桥畔(今苏州市区阊门外渡僧桥下塘48.54号眉寿堂)。生于清康熙六年(1667),卒于乾隆十一年(1 746),是中国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先世徽州歙县人,高祖叶封山徙居苏州,乃占藉吴中。祖叶时,字紫帆(一作子蕃),研究仲景伤寒颇深,擅儿科,行医济世逾40年,名噪吴中;父朝采,字阳生,医术益精,因手术治愈一婴儿的肛门闭锁症,名声大振。惜康熙十九年(1680)未满五十英年早逝。天士自幼聪明颖绝,从师学儒,攻习科举,读书过目不忘,十二岁起每晚由父传授医学。十四岁父卒后,遂弃举子业,一意肆力于岐黄,从父之门人朱某学医,医理日精,见解常胜于师。又博览医书,自《素问》《难经》及唐宋诸名家医著靡不搜集研读,以广见闻。更虚怀若谷,10年内先后拜师17人,其中有周扬俊、王子接等名医,转益多师,吸取各家之长,刻苦钻研,融会贯通,初承家传幼科,继之扩大到内科,进而贯通于临床各科。医技高超,治病往往出奇制胜,诊治温病与疑难病症更是卓效绝伦。其治痘疹(天花)尤出神入化,隔窗而嗅,生死立判。未满三十岁便盛名于世,并声震天下50余年,为广大医家奉为宗师,在群众中享有极高威望,视若当世扁鹊,有“天医星”之盛誉。民间流传许多其巧治疑难病症的佚闻逸事。“一邻妇难产,他医业立方矣,其夫持问叶,为加桐叶一片,产立下。后有效之者殊不验,叶笑日:‘吾前用梧桐叶,是日适立秋故耳,今何益’。”
此乃叶氏巧用“立秋叶落”因时制宜之法。又一位嘉兴人卧病两月,遍服柴胡、葛根等解散之剂不效。就诊于天士,叶在原方中加厚朴一钱、老姜三钱,一服而大下宿垢盈器,寒热大作,再服大汗,至家已霍然,其神效若此。
    叶氏享盛名后不论医事多繁忙,仍必于诊余不断重温经典医著,又研读明清医家著作,手不释卷,学无止境,至老不掇。
    叶氏毕生忙于诊务,平时虽有读书随笔评注习惯,但无暇顾及专门著述。由门生、后人据其学术思想和所遗医稿医案整理编辑,刊刻成医著多种,其中以《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两书影响最为深广。《温热论》是门人顾景文随师游洞庭山时,在舟中将叶氏口授多年诊治温病之经验记录而成。为温病学重要代表作,阐明了温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从而确立了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一门与伤寒并列的专门学说,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临证指南医案》10卷刊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是叶氏诊治温病、杂病等临床各科疾病的心得经验结晶,刊行后因切于临床实用,流传甚广,风行海内。而《三时伏气外感篇》与《本事方释义》(1 0卷)两书被认为是叶氏手定亲著。
    叶氏首次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病因、感受途径与传变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纲领与辛凉解表、甘寒养阴、清热解毒、滋阴护津等治疗方法,是温病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者,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叶氏还创立了“养胃阴说”“阳化内风说”“调补奇经八脉说”“久病人络说”等杂病学说,提出许多新见和治法方药,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在临床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许多处方成为广传后世的效验名方。《清史稿.口十桂传》说:“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可见影响之大。
    岐黄之外,天士博学多才,尚工书法、诗词。还会篆刻。又精心培养学生,入室弟子颇众,皆能继承衣钵。子二:奕章、龙章,奕章字又帆,亦善医,但被其父的盛名所掩盖。
    12.伤寒学派健将尤怡
    尤怡,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晚年又号饲鹤山人。清顺治、乾隆年间长洲县人。生于顺治七年至十二年之间(1650.1655).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尤侗(1618-1704)三子,康熙进士尤珍(1647.1721)弟。自幼攻儒,能诗善文。家道原来十
分富足,父有良田千亩和城内园林式宅第亦园(约在今苏州市滚绣坊巷内)。后因伯兄鼎黄无辜受牵累致倾家荡产,父辈田园家产几鬻尽。至析产,尤怡仅分得30亩田,但又因事失去,家里一贫如洗,过着十分窘迫的生活。有一年除夕夜,爆竹声中家家户户喜庆过年,然尤怡家中粒米无存,百般无奈之下,尤氏去寺院出售春联,而其妻携幼子在陋室中饥饿等待,直到晨光微透之际,尤氏才疲惫地背着柴薪、拿着买的米及数十串钱而归,家境贫寒至如此。其妻为人缝纫补助家用,终年辛苦劳作,严寒达旦刀尺犹未离手,以致积劳成疾而卒。尤氏痛心疾首,时常怀念,立志不续姬妾者二十年。尤氏生活虽清寒,然往来皆一时名流,与番禺方东华、钱塘沈方舟、宁国洪东岸、同郡顾嗣立、沈德潜诸先生诗文唱和,结成颇负盛名的城南诗社。尤氏擅诗文,有《北田吟稿》2卷行世,沈德潜说其诗得唐贤三昧,在其所辑《国朝诗别裁集》中收入尤氏诗9首,其文绝类王安石。
    尤氏弱冠起即喜博涉医学,历代医著无不披览贯通,凡有所心得,辄即记之书简。后学医于吴门名医马俶(字元仪),马氏负盛名,是明末著名医学家李中梓(字士才)和吴中名医沈朗仲之门人,从游者众多。尤氏学有渊源,钻研刻苦,悟性又强,深得其师赏识,马氏曾十分高兴地对其夫人说:  “我今日得一人,胜得千万人矣。”后协助老师参订完成太老师沈朗仲的重要医著《病机汇论》。李中梓之学一传沈朗仲,二传马元仪,三传尤在泾,世称“士才学派”。尤氏行医初不显于时,至壮年诊治技术娴熟,治病多奇中,名声大著。与同郡叶天士、徐大椿、王晋三齐名,且与徐氏过从甚密,雍正十年(1732)和乾隆四年(1739)徐大椿曾先后为其《金匮要略心典》《医学读书记》作序,对尤氏医著倍加赞赏。
    尤氏平生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金匮》,很有造诣,乃伤寒学派l中辨证论治派健将。著《伤寒贯珠集》8卷(1 810年刊),将《伤寒论》原文按六经次序重新编排,每经首订条例大意,按法类证,随证出方,附系注释,透彻阐发。有如线索穿珠,一气贯通,故名贯珠集,是《伤寒论》多种注本中的上乘之作,故后世以其与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并重。又化10年之功,撰成《金匮要略心典》3卷(1 729年),改正原文传刻之误,删略后人增益内容,阐述仲景原文精义,皆有创见,被公认为《金匮要略》最佳注本。另著《金匮翼》8卷(1768年)。
    晚年隐居府城北郭花溪,以著书自得。尤氏性情沉静,淡于名利,不求闻达。治病稍暇,即读书、灌花、饲鹤、观鱼,以适其幽闲恬淡之意。高寿至九十五岁至九十九岁之间。孙世楠,号蔼谷,继承乃祖医业。
  13.一代诗医薛雪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清康熙、乾隆年间吴县县城(今苏州市区)人,家住南园俞家桥。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1),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是位集诗人、儒家、名医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名士。出身于诗书之家,曾祖薛益,字虞卿,为明著名诗人、书画家文徵明的外从曾孙。薛雪天分和学养都很高,少年时学诗于吴江名儒叶燮,博览群书,娴熟诗文,淹贯经史而不求闻达,乾隆初年两征博学宏词不就。因母多病,遂究心医学,精研各种医学典籍,博采众位名医技术,复得吴门名医王晋三、周扬俊指点,医学造诣日益精湛,为人治病每奏奇效,精通内、外、妇、儿各科。曾诊治一位患痢10年之病人,以前他医均作脾胃病治而无效,薛氏切脉为数而细,诊为肾伤,开方给药,服十余剂而愈。又有洞庭山一严重伤寒患者前来求治,薛氏诊后新制1方,首日用枣3枚、葱根3个和生姜3片,次日各减为2,第3日各减为1,果然三服而愈,因名其方为“三妙汤”。还治愈过著名文学家袁枚的重病。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第七篇中记述了2例薛氏治病过程,下录其一:乙亥(乾隆二十年)春,余在苏州,庖人王小余病疫不起,将掩棺,而君来。天已晚,烧烛照之,笑日:“死矣!然好与疫鬼战,恐得胜亦未可知。”出药一丸,捣石菖蒲汁调和,命舆夫有力者用铁箸锲其齿灌之。小余目闭气绝,喉汩汩然似咽似吐。薛嘱日:  “好遣人视之,鸡鸣时当有声。”已而果然。再服二剂而病起。又热心公益事,乾隆年间吴门大疫,郡设医局以济贫病者,薛雪、叶桂等名医更替至局义诊。
    薛雪与同里叶桂齐名,均为温病大家,学术上各有心得。薛氏著《湿热论》1卷,对湿热病的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尤多新见,认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从而指出湿热病变中心是脾胃,治疗当明湿与热孰轻孰重,细察人体正气盛衰,决定立法用方,使复杂胶滞难以着手的湿温病之诊治有了成法。《湿热论》与《温热论》堪称姐妹篇。自明末吴又可《温疫论》开创温病学理论之先河,继之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和薛生白《湿热论》的问世,由此形成的温病学派使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在方法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300多年内一直居于国内外医学科技领先之地位。又辑《医经原旨》6卷,广集诸家之说,并结合个人见解,对《内经》重新删述辑集,详加注释,使其内容更加精练,切于实用,刊于乾隆十九年(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收录薛氏《日讲杂记》8则,文字虽短,却句句精粹。另有《薛生白医案》(1卷)、《扫叶庄医案》(4卷)多种医案传世,均录其治时病、内科杂病及外、妇、儿科病之验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学术价值。此外,《膏丸档子》《伤科方》,据考亦为薛氏所撰。
    薛氏多才艺,工书法,画兰精妙,又善拳技,驰骋于骑射刀鞘之间,精通武术。不屑以医自见,性孤傲,清高风雅,所交如沈德潜(同门师兄)、袁枚、徐大椿、何王模辈文坛名流,诗酒流连,一时称颂。所著诗文甚富,刻本有《一瓢斋诗存》6卷和《一瓢诗话》2卷等。还深通易理,著《周易粹义》5卷。享年九十岁。子中正(字不倚)、孙寿鱼、曾孙启潜(东来),均继医业。门生有邵登瀛、吴坤安、金锦、王丹山等,皆有医名。
    14.鸿儒大医徐大椿
    徐大椿,字灵胎,二十岁入泮县庠时更名大业(弃举子业后也弃用,仍名大椿),晚号洄溪道人。清康熙、乾隆年间吴江县城(今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五月十五日(1693年6月18日),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四日(1772年1月8日)。出身书香门第,祖徐九是文苑名士,康熙日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官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父养浩,工诗文,精水利之学,曾被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生有异禀,天资聪颖,少攻儒,弱冠成秀才。一心钻研学问,博学多才,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地志、音律、击刺、水利等方面均有造诣。二十四五岁时因家中多人连续患疾医治无效而亡故,愤而习岐黄。博览方书,废寝忘食精研医理数年,造诣日深。其临证诊断洞明病源,用药精审,虽重危之疾,每能手到病除,以致名扬天下。乾隆二十六年(1761)奉诏进京,为皇室与大臣治病,医效显著。五个月后医事毕,乾隆帝欲留其太医院,乃以病婉谢辞归。为避尘俗烦琐事,又爱太湖畔山水风景幽秀,访得吴县七子山南麓深坞野林中之画眉泉(今属吴中区越溪街道张桥村),于泉旁建洄溪草堂,隐居其中,悠然自得,超然尘世之外,孜孜不倦地著书立说。十年后,乾隆三十六年再次奉旨晋京,抵京三日后卒于京师,乾隆帝赐金治丧归葬。
    徐氏平生笔耕勤奋,著述宏富,有《难经经释》2卷、《神农本草经百种录》l卷、《医贯砭》2卷、《医学源流论》2卷、《伤寒论类方》l卷、《兰台轨范》8卷、《慎疾刍言》(亦称《医砭》)1卷、《洄溪医案》1卷等8种。后世刊有《徐灵胎医学全书》多种。行医50余年,泛览医书万余卷,经批阅者亦有千余卷。提倡辨病专治、用药如用兵诸观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敢于直言以斥时弊,然亦不免有偏颇之论。另著《洄溪道情》等文学著作,为世所称。乾隆九年至十二年参与编纂《震泽县志》和《吴江县志》。
    15.进士名医缪遵义
    缪遵义,字方彦,又字宜亭,号松心居士。清康熙、乾隆年间吴县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卒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出身名儒显宦之家,祖缪彤(1627.1697)康熙六年(1667)状元,官致翰林院侍讲;父日藻(1682.1761)康熙五十四年(1715)榜眼,仕至广东学政;叔日芑和兄敦仁也都是进士。遵义为乾隆二年(1 737)进士,官知县。因母患病,延请医生诊治4年未能痊愈,乃弃官而深入研究医学,不到1年就治好了母亲之病。在治疗母病过程中医道逐渐成熟高超,于是求诊者塞满街巷。其临证立方多创新意,投药每能奏效,医林同道无不惊服。善治温病,尤善用调补之法及血内有情之品治虚痨杂症,效验颇著。时称叶桂、薛雪、缪遵义为“吴中三名医”。
    缪氏有感于当时疫病流行,生灵涂炭,逢此人生大劫,医治刻不容缓,深感医者责任重大,著书阐述。然缪氏诊务繁忙,刻无宁晷,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其七十七岁时,在友人的敦促下,才利用“晨夕之暇,手录成帙”,编著成《温热朗照》8卷。所谓朗照,喻明察明鉴之意。该书以张路玉论述为总例,汇吴又可、喻嘉言、周扬俊、程郊倩等20余医家论温热病治法,广征博引,反复推敲,而折其中。所加按语甚为精辟,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进一步完善了温病学说体系。惜成书后未能刊刻,后代秘不示人,时世变迁,终为苏州市图书馆收藏,直至1993年整理出版《吴中医集》,才得以将其收载刊行问世。此外,缪氏还著有《伤寒方集注》《松心堂医案经验抄》(亦称《缪宜亭医案》)、《松心笔记》《脉要指掌》等医著。
    16.医著宏富陆懋修
    陆懋修,字九芝,一字勉旃,号江左下工。清元和县(民国后并入吴县,今属苏州市)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冬。唐代名臣陆贽后裔。先世以儒著称,世居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双林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八世祖廷楫起迁居苏州。六世祖肯堂(1650-1696)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状元,故居在阊门内下塘街崇真宫桥东。祖文,号少游,吴县庠生,治经史,通医学,著有《医门良方所见录》,开陆氏医学之先。外祖王丙(朴庄),吴县唯亭人,为乾隆年间吴中名医,精治伤寒。嗣父嵩(伯父,1791-1860),字希孙,号方山,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任镇江府学训导20年,为清代著名诗人,有《意苕山馆诗稿》。又继承其父医术,著有《医门辨证方》2卷,未见刊行;还整理明医家易大艮、卢复、孙一奎医案,咸丰七年(1857) 辑录成《易卢孙三家医书》(又名《卫生宝鉴》),今存稿本。懋修早年习儒,湛深经术,富文学才气,在外祖王丙家中读医书,渐渐产生兴趣。以元和县廪生考授恩贡生,并候选直隶州州判。然而七试省闱不得志,遂弃儒而致力于岐黄,博览医籍,精内经、伤寒之学。学术上推崇张仲景,注重运气,并创“运气大司天”说。道光年间全家随父寓居镇江。后曾寓居吴江县黎里镇。治病主宗仲景方,常奏良效,求医就诊者无虚日。咸丰九年(1859)左副都御史张芾(原江西巡抚)在皖南督军时以湿热遘疾,群医束手,飞骑千里招陆氏至军中,诊断处方,进药数剂立愈。咸丰末年避战乱迁徙至上海租界,开业行医,屡起沉疴,声誉鹊起。咸丰十一年(1861)治愈上海知县刘郇膏(后升任江苏布政使)的结胸证。同治二年(1863)上海霍乱流行,陆氏运用其独特的运气司天理论临证处方,挽救许多患者,因而名噪沪上。其子润庠登第人仕后,光绪六年(1880)迎养父母于北京官邸。
    懋修一生治学勤奋,从医30多年,至老撰述不倦,著作宏富。同治五年(1866)撰成《世补斋医书》(《文[医学论文集]》16卷、《不谢方》l卷、《(伤寒论)阳明病释》4卷、《(内经)运气病释》9卷[附《(内经)遗篇病释》l卷]、《(内经)运气表》l卷、《(内经)难字音义》l卷共6种33卷),刊于光绪十年(1884),刊误订谬,发挥运气学说,阐释内经奥旨,批评叶吴诸家,推崇仲景伤寒,说理精深,文笔犀利,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至巨。其考据学、文字学、校勘学和训诂学等儒学功底深厚,校刊他人医著4种25卷,质量较高,在其卒后合成《世补斋医书续集》,由其子润庠刊于宣统二年(1910)。又撰有《<内经)音义》初、再、三、四稿,《(素问)难字略》《二十四品再易稿》、(《本草二十四品》增补稿)、《仲景方汇录》《金鉴方论》《水饮活法》《随笔所到》《医林琐语·世补斋杂缀》等单行本医著,今存。懋修文集有《岭上白云集》12卷、《窳翁文钞》4卷。懋修对《伤寒论》及运气学说辨析精微,且有一定发挥,对后学不无帮助。对清代一些医家和医著中的学术观点得失评述尤多,多严词抨击,否定温病学说,虽有中肯之处,但多偏执之见,对不同学术见解往往武断地加以否定。
    陆氏卒后归葬浙江吴兴骑龙山(现名青龙山,今属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肇村陆家庄)祖茔,墓毁于“文化大革命”。妻程氏,能诗文,工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子润庠(1841—1915),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亦通医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亲自给慈禧太后诊脉处方。懋修门人颇多。(续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