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高德:尊道贵德 超凡入圣

 非常名5591 2015-12-31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解读老子《道德经》,其关键所在——是要领悟《道德经》中之“道”和“德”的涵义,尤其是要领悟“道”的涵义,这样便可以此开启“众妙之门”而步入“道”境。盖老子《道德经》,旨在教人尊“道”贵“德”,超凡入圣。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道;德

[作者简介] 周高德,中国道教学院教师。

《道德经》,是一部神奇之作,从古代流传到今天,从中国流传到世界……这部神奇之作,其思想博大精深,其境界引人入胜,其魅力经久不衰,其作用无穷无尽……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何平安生存并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大智慧!

常有人问:怎样才能读懂《道德经》?《道德经》的主旨是什么?研习《道德经》有何意义?这些问题,对于每个接触或研习《道德经》的人,都会自然而然想到的。

众所周知,《道德经》一书五千余言,由于她那过于简约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她那具有象征性、多义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语言,令人百思难解、扑朔迷离,连司马迁也慨叹“著作辞称微妙难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读懂《道德经》呢?本人认为首先要了解《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综观《道德经》一书,其主要内容大致不外乎是阐发“道”和“德”所包涵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关于宇宙观、社会政治思想、人生处事和修养原则的哲学著作。换言之,对宇宙本原、社会政治及人生观的探讨,是老子《道德经》一书的思想核心,而“道”又是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或最高概念。

关于《道德经》主旨,本人认为一言以蔽之——尊道贵德,超凡入圣。因此,只要我们明白和领悟了《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涵义,便可开启《道德经》这座神秘文化殿堂之门。

一、道

“道”,是老子《道德经》一书中的最高哲学概念,其涵义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第二、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第三、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第四、道是作为人类社会所遵循的生活准则。后世道教将老子之“道”作为本教的最高教理,道教徒以老子之“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下面简要叙述之。

1、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

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原。就“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而言,这个“道”老子分别于《道德经》一章、四章、十四章、二十一章及二十五章着重进行了论述。

四章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说:“道”虚空无形,为虚无之体,然而它的作用却无法估量、不会穷尽。(“道”)深不可识啊!(它)好像是万物的祖宗一样。(因为万物都是由它所化生。)隐而不现啊!却又好像可能存在。我不知晓“道”是谁的孩子,(不知晓它从何处产生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它了。这里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的语气,其实是肯定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宗”)。

这个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个什么样子呢?老子于十四章中是这样描述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看“道”的颜色看不见,因此命名它为“夷”;听“道”的声音听不到,因此命名它为“希”;摸“道”的形体摸不着,因此命名它为“微”。(“夷”、“希”、“微”)这三个词,是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来描述感官无法感知的“道”的,而对于感官无法感知的“道”不可能达到追根究底弄个明白的境地,所以将这三个词联合起来而共同用以描述“道”。(“道”)它的上方不明亮,它的下方不昏暗。它就像那连接空中风筝的细长又细长的绳子一样啊,虽然真实存在,却视之不见而不可名状。(因此)对“道”的描述,最终仍将回返到“无”的状态——即无法见到其色、无法听到其声、无法摸着其形的状态。(此“无”乃“道”之体。)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叫做“恍惚”——隐约不清。“道”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因此,假使人们想迎着它,也不可能看见它的头——盖它根本没有头;假使人们想随着它,也不可能看见它的尾——盖它根本没有尾。这就是说:“道”是无色、无声、无形的,因而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前的存在状态,一言以蔽之,曰“无”。

尽管如此,但“道”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老子于二十一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这一神奇之物,是(无形无象而)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却有形象(“无物之象”);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道”)幽隐深远啊,其中却有最精华、最精微的物质——精气。这最精华、最精微的物质(精气)是真实存在的,这“精”中蕴含着“道”的“遗传信息”(或“遗传基因”)。这就告诉人们:“道”虽然“惟恍惟惚”,但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即“道”是真实存在的,是不容置疑的。

关于宇宙万物的本原——“道”,老子于第二十五章进行了总结。他老人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意思是说:有一个事物,(它无色、无声、无形,)混然而成为一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混成之物,它寂静而没有声音啊,它虚空而没有形体啊!它的存在独一无双而不能改变(即具有独一性),它的运行循环往复而不会停息(即具有永恒性)。可以将它视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勉强命名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加以形容,便可谓之“大”。

总而言之,老子认为: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化生出来的。这个化生宇宙万事万物的“道”,是一个形而上的虚无之体,孕育和推动宇宙万事万物;它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恍兮惚兮,若有若无,超越时空而又真实存在。正因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声而不可名,所以才勉强的把它叫做“道”。因此,老子于《道德经》开篇就明确地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这个化生宇宙万物的“道”,后世道教用象征符号无极图——“○”——来表示,可谓十分简洁而完美。

2、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

“道”化生宇宙万物之后,其道性便蕴含于万物之中。因此说“道”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存,群生是赖,万类咸仗,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正如《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所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其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天地万物在得到“一”(即道)以后,便会出现如下的情形:天得到“一”之后,便会清明;地得到“一”之后,便会安宁;神明得到“一”之后,便会灵异神通;沟谷得到“一”之后,便会充盈;万物得到“一”之后,便会生存。

否则“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其意思是说,天如若没有得到“一”而不能清明,恐怕就要开裂;地如若没有得到“一”而不能安宁,恐怕就要陷塌;神明如若没有得到“一”而不能灵异神通,恐怕就要失去神的功能;川谷如若没有得到“一”而不能盈满,恐怕就要枯竭;万物如若没有得到“一”而不能生存,恐怕就要灭绝。

总而言之,“道”乃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

3、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道”所化生的宇宙万物,形成我们所熟悉的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运动变化着。这个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就是自然规律,或者说是天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教人要效法天道。

后世道教用其“象征符号”太极图——“”——来表示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的“道”。

《道德经》第四十二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为:万物都含有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达到统一。这其中反映了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道德经》一书中其辩证法思想十分突出。譬如:第二章中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第五十八章中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是说,矛盾双方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互相转化。总之,老子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揭示出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这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道教用(阴阳鱼)太极图——“”来表示,可以说既准确又形象。

通览《道德经》,从有关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子特别重视矛盾的转化,其转化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形:

其一、由正面向反面转化。譬如《道德经》第九章中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种转化用老子的话说,叫做“物壮则老”;用哲学术语说,叫做“物极必反”。老子揭示矛盾转化规律,其宗旨是为了教化世人。因此,他接着告诫世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老子将“天道”(自然规律)用于“人道”(人的行为准则),此乃处世哲学,因而对人生处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处世为了不致“物极”的境地,那人们应该如何是好呢?即应该如何处世呢?老子对此也多有论述,如他要求人们(特别是执政者)要法效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为人正直而坚持原则,但处世方式圆融而不伤害人。为人廉洁而铁面无私,但不损害他人的私人利益;为人直率,但不放肆;具有才能,但不炫耀。这就是要求人们致于“和”的境界。否则将导致“物极必反”的严重后果。又如:老子要求人们达到“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境界。老子特别希望人们达到“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为而不争”的崇高境界。若如此,则可与“道”合一。

其二、由“反面”向正面转化。譬如《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这是老子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亦可谓“天道”。接着,老子将此“天道”推及“人道”,那就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旨在教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而常人总是喜欢“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殊不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未能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其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老子深刻揭示并充分运用由“反面”向正面转化的规律,提出了他独特的思想。如:老子教人“清静”,这是因为“清静”反而可以达到“天下正”的效果;教人“无为”,这是因为“无为”反而可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教人“柔弱”,这是因为“柔弱”反而可以达到“胜刚强”的效果;教人“不争”,这是因为“不争”反而可以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效果。

在此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由反面向正面转化”之“反”,即老子《道德经》七十八章中“正言若反”之“反”。众所周知,老子《道德经》中诸如“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处下”等观念常常被人认为是消极的。殊不知,实际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只是“正言若反”而已。

其三、矛盾双方互相转化未有穷尽。譬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说:“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的身边;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有谁能够知道祸福的终极结果呢?换言之,即:有谁能够知道事情的最终结果是祸还是福呢?(为什么?)这是因为其(祸福)时刻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正常不变的状态。正的(有时)反过来便转化为邪的,善的(有时)反过来便转化为恶的。譬如“塞翁失马”,便是如此。“老子提示我们观察事物,不可停留在表面,应从显相中去透视里层,作全面的分析。他向我们拉开了观察事物的视野,使我们能越拔于现实环境的局限,使我们不致为眼前的困境所陷住,也使我们不致为当下的心境所执迷。”  人倘若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则可“宠辱不惊”而安身立命。

太上老子之所以特别重视矛盾的转化,是因为其哲学的归结点具有返本复初的思想。老子认为“返者道之动”,即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循环往复的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这一思想见于十六、二十八等章中。如第十六章中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从万物“归根”、“复命”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示,指出虚静是万物生命的本源(“根”),同时又是万物生命的自然本性(“命”)。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虚静的生命本源(“归根”),都要复返到虚静的自然本性(“复命”)。因此,老子教人效法之,以返本复初。人应该怎么去做呢?老子希望人们“致虚极,守静笃”,意即:达到心境空明的极度,保持心境宁静的顶点。因为在老子的宇宙观中,“虚”“静”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的最初状态。倘若人能效法“道”的“虚”“静”之体性,则与“道”同一体性。“道”的体性(或特性)体现于人谓之“德”。“德”者得也,谓得于“道”果。在第二十八章中,老子教人“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即教人复归到婴儿般之柔弱不争、天真无邪的状态;复归到无极之“道”,与“道”同一体性;复归到原始未化的纯真质朴的境界。

老子返本复初的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如“返朴归真”的教义即源于此;“逆行生仙”、“周天运转”的修炼原则亦源于此。

综上所述,作为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的“道”的内涵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4、道是作为人类社会所遵循的生活准则

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之人的行为容止,完全遵从“道”,即以“道”为行为准则。更具体地说,即以形上的“道”所显现的基本特性作为行为的准则。“道”具有哪些特性呢?一般说来,“道”具有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为我们人类所取法,即可以作为人类所遵循的最高的生活准则。

《道德经》五千言,旨在提供和阐述作为人类所遵循的生活准则的“道”。这个作为人类所遵循的生活准则的“道”,其内容涉及广泛,如治国之道、修身之道、管理之道、养生之道、处世之道,等等。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之所以兴起“老子热”(或称“《道德经》热”,)就是因为老子《道德经》所论述的“道”,可以作为人类所遵循的最高的生活准则,使人走向成功,获得幸福。

二、德

在老子《道德经》中与“道”并提的是“德”。后世道教将“德”,作为道教教理的重要概念。认为尊“道”必须贵“德”。如何“贵德”?一言以蔽之,曰“惟道是从”。其“德”的涵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德”是“道”的作用

无形的“道”化生了宇宙万物,这就是“德”。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其“道”性便蕴含于宇宙万物之中而使之得以生存和运化,这也是“德”。庄子《华南经·天地》篇中说:“物得以生,谓之德”;“形非道不生,生非道不明”。

一言以蔽之,“道”最伟大的作用就是——化生万物和主宰万物。这也是“道”最伟大的“德”。

2、“德”是“道”的特性

化生宇宙万物的“道”,具有虚无、清静、自然、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或称体性、或称本性、或称属性、或称德性)。“道”的特性,简言之即“道”性。“道”性即是“德”。下面扼要论述之。

1)虚无

《道德经》第四章中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冲”,就是讲“道”虚空无形。因此,道教中人谈到“道”时,有“道以虚无为体”的说法。“道”虽然为虚无之体,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老子于第四章中指出:“道”是万物的根本(“渊兮,似万物之宗”),且“象帝之先”而存在。因此,唐代高道吴筠于《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

总之,“虚无是大道的本体常态,一切形象世界都是从虚无中化生出来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老人家并告诉我们:“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即万物复归于虚无。而虚无的状态同时也是清静的状态。所以,老子教人“致虚极,守静笃”。

2)清静

何谓“清静”?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态。老子指出:“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道”,它“寂兮,寥兮”。原来,“道”既寂静无声又虚空无形。后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思是讲:“道”,即处于静止状态的混沌一气,发生运动而成为“一”。“一”,即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由这个“一”(也就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混沌一气)而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气,由和气而化生出万物。“道”化生宇宙万物后,其“清静”的体性便蕴含于万物之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由此可见,“清静”为“道”的本性,它既是万物的本始状态,也是万物的归宿状态。

因此,老子教人法“道”清静。其一、运用于治国,要求执政者不强作妄为而保持清静无为。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二、运用于治身,要求修养者“致虚极,守静笃”,以达到“虚极”、“静笃”而物我两忘的境界。

3)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者,乃“道”之本性。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事物自身不经外力干预、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自由发展——换言之,即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道性自然,并教人法“道”自然,将“自然”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

夫“道”,“独立”无双,因此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受任何外力的干预,完全自由运动变化和发展。“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其化生的过程是“自然”的,亦即自然而然的。正如任法融道长所说:“自然是大道运化万物的过程。大道生化万物,不假外力,自己如此,故谓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旨在教人法“道”自然,在一切行事活动中,顺其自然,不可有意作为。用老子的另一句话说,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4)无为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来解释“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说“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是“道”的本性,“无不为”是“道”的作用。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在产生宇宙万物的过程中,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因此说“道”是“无为”的。但从其产生宇宙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是由“道”所化生,因此又说“道”是“无不为”的。此外,“无为”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无个人目的(或无私心)而为。譬如,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正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教人“处无为之事”,即法“道”无为,并将“无为”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准则。

5)纯粹

所谓“纯粹”,指纯一不杂,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指出“道”“独立而不改”。所言“独立”,即指“道”的存在独一无双而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盖“道”“先天地生”,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任法融道长在论述“道”的“纯粹”这一特性时指出:“道‘虚’而‘大’,窈窈冥冥,混混沌沌,但那是纯然一体,不杂别物。正因为如此才不害其空灵妙用。宇宙的本质不在于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在于纯粹性、简单性和万能性。”

因此,老子教人效法“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并劝诫人们要“见素抱朴”,从而做一个思想纯粹的人。

6)素朴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这里老子用“朴”来说明无名无形而浑沌未分的“道”的原始状态。在老子看来,无形无名的大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前是处于浑沌未分之状态的,所以称之为“朴”。

我们从《道德经》15章“敦兮,其若朴”;28章“复归于朴”;以及37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和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些经文中,其“朴”可解释为——质朴,敦朴;本真,本性等义。这是老子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之最一般的阐述。

关于“素”。我们从《道德经》19章“见素抱朴”中,可知“素”与“朴”之义相通。所谓“素”,指没有染色的丝绸(自然本色也)。老子认为“道”是无色的(“视之不见”),因此可以说“道”具有“素”的体性。

合而言之,作为化生宇宙万物的“道”是素朴的。人欲与“道”合一,故当“见素抱朴”,即保持人的自然、淳朴之性。

7)平易

何谓平易?“平”者,平淡;“易”者,简易。化生宇宙万物的“道”,它无色、无声、无形,甚至“无名”,可谓平淡至极。但它却能化生万物。“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不难而知:“道”是至简至易的。总而言之,大道平易。

老子所言之“天道”、“人道”,亦为平易之“道”。说“道”之平淡,正如老子所言“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说“道”至简至易,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人若能体平易之道,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样便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8)恬淡

何谓恬淡?恬者,恬静;淡者,淡泊。恬淡者,不追求名利。老子告诉我们“道常无名”  、“道隐无名”。此谓之不求名也。“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此谓之不求利也。一言以蔽之,伟大的“道”是最恬淡的。因此,老子语重心长地劝诫人们要重人贵生,轻名薄利。他老人家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由此可见,追名逐利的危害性之严重。如何避免呢?老子劝人淡泊名利,做到“知足”、“知止”。盖“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如此便“可以长久”。

世间之人,若能法“道”恬淡,既可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又可以平安长久。如此,岂不逍遥乎!

9)柔弱

因为“道”虚空无形,所以作为虚无之体的“道”自然是柔弱的。并且,老子认为“弱者道之用”,即“道”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柔弱”的。因此,他老人家教人法“道”柔弱。

老子以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为例进行了论证。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出生降世的时候,其肢体是柔弱(即柔软、弱小)的;人死亡离世的时候,其肢体就(由柔软变得)僵硬了。草木萌芽生长时候,其枝叶是柔脆(即柔软、脆嫩)的;草木凋谢死亡的时候,其枝叶就(由柔软变得)干枯而僵硬了。所以,坚强(僵硬)的事物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柔软)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正因为如此,所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如果用兵逞强于天下,就必然会遭到正义力量的奋勇还击而灭亡;如果树木强壮高大了,就迟早会被砍伐而折断。总而言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凡是强大的事物,总是处于下降衰弱的趋势;凡是柔弱的事物,总是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子教人守柔处弱;并明确地指出“守柔曰强”。

10)不争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化生万物,“德”——“道”之性——蕴含于万物之中。因而,“道”使万物得以成长发育;使万物得以成熟结果;并像父母给孩子覆盖被子一样使万物得到关爱与呵护。“道”化生了万物却不占有万物,使万物得以生存生长却不依赖万物,为万物的“长辈”却不主宰万物。“道”的这种“不有”、“不恃”、“不宰”之“德”,便是“不争”之“德”,而且是“道”最深远的“德”。

因此,老子教人法“道”不争。《道德经》中有关“不争”的论述,极为丰富。如《道德经》第八章中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的人其品格如水。水的好品格是善于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而且不与万物相争,自自然然地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并且无怨无悔,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

3、“德”是“道”性的体现

 道性体现于人称为“德”。所谓“道之在我之谓德”也。譬如:“道”化生了万物,而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占有、不图报、不干涉,如果学道者崇尚“道”的这种“玄德”,“举事与道合”,这就叫做“德”。

后世道教继承老子关于“德”的哲学思想,而重视神仙修炼,认为修道有成,与“道”同一体性,达到长生不死(即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的境界,也称作“德”。正如《自然经》所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

正是因为“道”由“德”显,所以修道者,必须积德养德。

4、“德”亦指社会伦理道德

广义上讲,与“道”并提的这个“德”,还包括社会伦理道德,亦即人的品德。如:老子教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待人态度友善的人,我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待人态度不友善的人,我也同样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这样就可以使得人人友善,从而具有与人友善的品德。诚实守信的人,我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不诚实守信的人,我也同样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这样就可以使得人人诚信,从而具有与人诚信的品德。

结语

笔者认为,只要我们领悟了上述关于《道德经》中“道”的四个方面的涵义,并把它当作四把金钥匙,我们便可以此开启“众妙之门”而步入“道”境。因为《道德经》中每一章都是在论“道”。(其“道”之“德”蕴含其中,不言而喻。)只是有时老子在一章中只论述某一方面的“道”,有时则论述几个方面的“道”,如“上善若水”章,就“天道”、“人道”合而论之。

正因为《道德经》这部书的主旨为“尊道贵德”,所以道教以“尊道贵德”作为其信仰、行动的准则。“道”所具有的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从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就是“上德”。人如果能够达到“上德”的境界,“德”和“道”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得“道”者,便能成仙成真。而作为社会中人,如果能够“尊道贵德”,就会走向成功、获得幸福,并成为社会所尊敬的人,乃至成圣成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