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网上搜索“正确的跑姿”时,你可能会迷失在各种专业术语和科学理论中。但其实你可以不用了解那些细节枯燥的专业知识,而只需要照着我说的去做,这些跑步技巧更简单,易于实施和可操作。改善跑姿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过劳性损伤的风险,使你跑的更长久,还可以让你更享受奔跑的过程,同时跑的更快!更棒的是,对于以下几点技巧,你可以现在就做! (重要免责声明:如果你已经跑了很多年,而且没有伤病和反复发作的疼痛,你可以不必改变跑姿。对于有经验的跑者来说,改变跑姿一般效率不高,相反可能会使他们的跑姿变得更糟。) 很多初跑者倾向于迈大步,他们将脚伸得很远来达到一个更长的步幅。但是这会对脚跟造成强烈的冲击,而这恰恰是需要避免的,因为力度过大的足部触地可以通过腿部产生更大的影响。 很多跑友都会困惑到底是前脚掌着地还是脚跟着地好。网上说的较多的似乎都是前脚掌着地的优势,但脚跟着地也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你脚部的哪一部位先着地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应都有很多优秀的跑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实是你的脚在触地时相对于你身体的位置,而不是首先触地的脚的部位。 你的脚在触地时的理想位置应该在你身体的正下方,而不是远超于你的身体。通俗化的语言就是,“将你的脚放在你的屁股下方”。这种跑姿的改变可以带来更灵活有效的跑姿,大大减少受伤的风险。 你的妈妈可能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说:站直一点!不要弯腰驼背! 妈妈很多时候都是对的,而且这也适用于跑姿。 驼背,或者塌腰,是很多跑者常见的问题。他们知道“前倾”是正确跑姿的一部分,于是努力去实现“前倾”。然而,轻微前倾的力量应该来自于脚踝而不是腰部,因此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轻易做到。那正确跑姿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妈妈们常教育我们的,笔直挺拔的姿势。为了帮你更深刻的理解这个姿势,我们假设你的头顶有一根绳子,一个巨人一直将绳子往天上拉,把你的背拉得很直,你的身体变得很挺拔。这是一种强化直背姿势的有效方法。 步频指的是每分钟步伐的数量(双脚)。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步频是每分钟180下,这个数据是传奇跑步教练JACK DANIEALS通过观察1984年奥林匹克比赛上大部分杰出跑者得到的平均步频。这并不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数字,只是一个常规的参考。当你以一种简单轻松的节奏奔跑时,你的步频大概至少在每分钟170下左右。 在轻松跑中,至少170的平均步频意味着你可以减少腿部的受力影响,降低受伤风险,甚至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它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原因很简单,通过更短更快的步幅,你可以“跳”得更低,不会像长步幅那样带来太大的压力。换句话说,你更不容易受伤,而且可能跑的更快。 下一次当你进行轻松跑时,数一下每分钟单脚着地的次数,乘以2就是你的步频。如果你的步频在170以下,努力以每2到3周5%的幅度来提高它。 最后总结以上三点建议:避免步幅过大,注意挺直后背,达到有效步频。这些建议很容易实施,而且有显著的帮助。专注于这些基本动作,你可以收获很多:更少的损伤,更享受的跑步过程,甚至新的个人最佳成绩。这难道没有使跑步变得更有趣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