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的三部《伤寒杂病论》(桂林本、长沙本、涪陵本)终于出齐了,有朋友说功德无量,也有朋友说,本来就是伪书,何怪经院派不承认。我说无大碍。坊间三部托名而已,哪一条文不是抄录正本?无所谓正伪,民国医家书,正道也。 重温 魏雪舫(《古本伤寒研究论文集》)之论:“我们认为,研读‘古本伤寒’,贵在从实践上去研究验证,勿再为难以确考落实的真伪问题,各持异议,而作不必要的纷争。医籍不论出于何时何地,出于何人之手,果能‘说理真实,运用有效’,即不可忽视其科学价值和实际作用。” 亦正道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钱超尘说:“振兴中医 需读医圣书。《伤寒》《金匮》是理、法、方、药综合于一的直接指导临床的中医经典著作,从汉末到今天,所有中医师无不将它们作为首选经典研读,尊之为“中医之魂”。 以下推介6部钱先生校勘考证的经典之作。可堪称经典之杰作。 以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之宋本《伤寒论》为底本校注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以北宋元祐三年(1088)唯一传本为底本摹刻,字体行格,逼真原貌,底本旋即亡佚,世称摹刻本为宋本,又称赵开美本。 赵本世存五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图书馆、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台湾故宫各藏一部。 经钱超尘教授考证,上述五部有初刻本、修刻本之别。初刻本有讹字,修刻本校改之。修刻本版本价值高于初刻本。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本、台湾故宫本为修刻本,其余为初刻本。 沈阳本与台湾本有小别。台湾本书首有清末著名藏书家徐坊(字矩庵,1864—1916)墨笔题记,考证北宋元祐本与赵开美本传承历史,原藏北平图书馆,1941年运藏美国,1965年回归台湾,北京国家图书馆有缩微胶卷本,沈阳医科大学本无徐坊题记,文献价值以台湾本为高。 钱超尘教授以台湾本之复印本为底本详加校注考证。日本东洋医学会于2009年购买台湾故宫本使用权内部影印限量发行。本社为避版权纠纷,未作影印本。目前国内尚无以台湾本原件为底本之《伤寒论》刊行。 《影印孙思邈本〈伤寒论〉校注考证》 简 介 孙思邈(隋文帝开皇元年—唐高宗永淳元年,581—682)于百岁之年撰《千金翼方》,卷九卷十收录《伤寒论》,经钱超尘与赵开美本逐字对校,发现《孙思邈本伤寒论》与赵开美本条文同,底本均来自南朝梁阮孝绪(刘宋升明三年—梁大同二年,479—536)《七录》著录的《辨伤寒》十卷。《辨伤寒》十卷见于西晋目录著作,则《辨伤寒》十卷与晋王叔和整理之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步武相接。 中医古籍版本流传以《伤寒论》之版本传承最为错节盘根,今经章太炎、钱超尘考证,《孙思邈本伤寒论》与《赵开美本伤寒论》均来自六朝《辨伤寒》,直接与仲景《伤寒论》十卷版本相接,意义十分巨大。我国中医界习惯上只知《赵开美本伤寒论》,对《孙思邈本伤寒论》知之甚少,此书出版可填补《伤寒论》版本研究之空白。本书分三部分,内容包括:钱先生的孙思邈本伤寒论校注考证、影印孙思邈本伤寒论、后记。 《影印南朝秘本敦煌秘卷〈伤寒论〉校注考证》 简 介 本书敦煌本《伤寒论》包括两种。一为20世纪初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盗走的《伤寒论·辨脉法》甲乙丙三种,现藏大英博物馆和法兰西博物馆,被命名为S202、P3287(分甲乙两种)。钱超尘教授已作全面校注。二为敦煌所藏《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张仲景药方13首,此书为梁陶弘景撰,原为卷子本,1966年为红卫兵焚烧,今存传抄本,今据传抄件入录本书。 江南秘本指北宋淳化三年(992)宋太宗直接主持编纂的《太平圣惠方》收录的《伤寒论》残本。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江南秘本即江南诸师曾经秘藏之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淳化本,今以日本影印本为底本校勘影印之。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伤寒论》时曾以淳化本作为校本。淳化本国人罕知之,影印出版,意义重大。 《影印校勘元明<金匮要略>集》
简 介 本书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梁永宣教授《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2009年学苑出版社)及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2000年三订版《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参校本。《金匮要略》通行本为徐镕本,罕有以邓珍本为底本而校注者,梁永宣本第一次以邓珍本为底本而校注之,在《金匮要略》版本传承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影印明俞桥本、徐镕本,校勘元邓珍本,故名《影印校勘元明<金匮要略>集》。 本书重点在校勘,不作训诂。书末附《金匮要略版本简考》一文,供参考。 好书延续如传灯,层楼幽暗,一灯得明。《伤寒》《金匮》,各如火炬,今已普及万方,博施济众,人尽天年。今校讎邓珍本,影印俞桥徐镕本,愿于中医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或有俾补云。 《影印日本安政本〈伤寒论〉考证》 简 介 “安政本”指日本安政三年(1856)据日本红叶山房所藏“宋本”《伤寒论》翻刻之本,至今日本仍以藏有所谓“宋本”《伤寒论》而炫傲。钱超尘教授据中国所藏五部宋本《伤寒论》与之对比校勘,确证日本红叶山房本、日本安政本是盗版本,有大量讹字,有许多墨钉,有阙文,书口黑白交错,已发表论文论证之。在199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钱超尘教授为主编副主编的《伤寒论校注》出版前,我国流行的《伤寒论》皆据安政本而排印之,以讹传讹,陈陈相因。日本安政本对我国《伤寒论》的研习影响非常巨大,今影印日本安政本而校注之,可以纠正长期以来因版本之误而造成的谬误,亦为《伤寒论》学术史研究必读之书。 《影印〈金匮玉函经〉校注考证》 简 介 《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在六朝时期的另一种传本,北宋校正医书局曾加校定,谓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二书条文相同,有些条文为赵开美本所无,《金匮玉函经》可补赵本之缺。《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分卷大异,保留《伤寒论》两晋面貌,在《伤寒论》文献研究史上意义重大。 本书所据底本为影印清初陈世杰校订本,康熙五十五年(1716)刊行。陈世杰本得自同里何焯手抄宋本。本书以影印元·广勤堂本《脉经》、影印光绪四年戊寅(1878)《千金翼方》卷九卷十刻本(本书称《孙思邈本伤寒论》)为主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