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能否学好书法,主要看家长

 广羽人三九 2016-01-06


 

孩子能否学好书法,与家长有很大的关系。不论学习什么,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因为孩子小,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一切全在家长的安排、引导和督促。当然,具体教学的老师也很重要,但学书法和学习乐器等技能又不一样。学习钢琴一定要有老师一点一点地教,没有老师教就很难学好。书法则不同。学习书法最好的老师就是字帖,如果没人具体教,只靠家长督促,可能进步慢一点,但也可以学好。况且再好的老师也只是起一个引进门的作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书法的道理并不复杂,入门也不难,难在个人坚持练习。能够鼓励、督促孩子练习的主要是家长。

在孩子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认识;一个是方法。


一、认识——让孩子学习书法的目的是什么?

不要把学习书法的目的定位在让孩子学会写一手漂亮的字上,要把学习书法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持之以恒学习的毅力,一丝不苟学习的态度等等。有了这些素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目的不同,对待平时练习的态度也不同。如果目的是为了写好字,那么很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不学了——反正将来日常书写都靠电脑了。如果目的是培养孩子办事持之以恒的毅力,那么就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曾国藩在家信中教育他的弟弟说:“近来写信寄弟,从不另开课程。但(只是)教诸弟有恒而已。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是怎样培养自己“有恒”素质的呢?“每日楷书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他要求弟弟们“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须俱带在身边。”“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现在都在强调素质教育,有的学校开设了一些兴趣小组,以为学语文、算术是应试教育,学画画儿、书法、音乐是素质教育,这是误解。我们说要把书法作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一个手段,强调的不是结果——能把字写漂亮,而是过程——学习过程中对各种素质的培养。

二、方法——欣赏、鼓励为主

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欣赏、鼓励为主。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的事情。孩子只要能够坚持学习,这本身就是成绩。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孩子就能保持学习兴趣。书法的进步是渐变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回头看,就能看到变化。要想使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克服急功近利,因为急功近利会导致急噪,使你看不到孩子的成绩。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说“不好”这两个字,首先要表扬孩子写得好的地方,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孩子就肯定能做到“更好”。在这方面,深圳潜能书法教育专家周嘉鸿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体会。他说:“教师的任务就是示范、引导、欣赏和赞美。这样就能够营造出一种亲切、友好、互动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书法家,我给他们的作业评分的时候,都是以90分作为底线起评,他们也都很开心,并且非常乐意、非常自觉的去做作业,还主动要求我给他们的作业评分,同学之间又自发的互相比赛,不甘落后,书法的学习一下子变得既有乐趣又好玩,学习书法作为一种快乐的感觉逐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

最后还要说的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孩子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的过程——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要想孩子成龙,家长不仅要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更要有培育龙子的手段,不然望子成龙就是一句空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