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化语文教学:一个适时而生的概念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1-08

生活化语文教学:一个适时而生的概念

倪文锦

旭午老师的新著《一化六教 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即将出版了。他嘱我写个序,而我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确实也有兴趣,它的核心在于一个“真”字,于是欣然应允。

我虽较早认识旭午老师,但真正了解他则在前年编撰《洪氏语文》期间。从他当时撰写的评点洪氏语文课例的文章观之,旭午老师的确是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令人刮目相看。2014年9月,著名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主持的教科研项目《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而旭午老师就是该项目最主要的成员之一。我非常佩服旭午老师有一股子韧劲,从最初1993年开始的长达8年多时间的语文教学生活化自发研究,到2002年主持四川省资阳市重点资助项目“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再到2006年更名为“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一直到2008年被引进江苏省泰州中学,又化了近七年的时间自主完成“生活化语文基本范式”的总结、提炼,相关成果《生活化语文教学范式的研究》于2013年12月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其间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

旭午老师为什么要研究“生活化语文教学”?他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标。他认为现行的语文教学盯着高考的风向,死教、死学、死考、死练、形成死循环,把语文教死了,把学生考练成了“活死人”。要搞活语文教学,必须走“生活化语文教学”的道路,打通语文教学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的联系。教师只有教真语文,真教语文;学生学真语文,真学语文,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实。为此,语文教学要想步入返本归真,守本务实,健康发展的轨道,教师就必须活教教学,学生也一定要活学学活,要用生命去体验、感受、感悟、悟得和历练,还要随日子走,当日子过。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化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适时而生的概念。他的生活化课堂里,真正实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与生活相互融通,教与学的策略、方法、途径、过程、环境的等全面生活化。在课堂上,他生活化地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联系读者生活,回归生活情理,充分调动师生生活积淀等,充分感受、体验、探讨和悟得课文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运招用技的原由;同时,他还指导学生抓住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各种问题结论概括、整理过程中的一切契机做实做好语言规范训练,引发学生结合课文学习进行仿写、改写、扩写、续写以及点评、祝福语、颁奖词等形式的依文写作训练,并教给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内外相互融通、互哺共生的方法和策略。最为可贵的是,凡讲读课,他都要自觉地这样做实做好,就像过日子一样,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自觉和习惯,使其形成能力和素质。课内这样教学悟练,课外指导学生自觉地像过日子一样地学悟练,课内外相互融通,互哺共生。

旭午老师“生活化语文教学”的主张符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客观实际,并与语文教育史上“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也相一致,而且还向前发展了一步。他认为,“语文教学”与“生活”也不是二元并立的,而是相互融通、融为一体、互哺共生的。在这里,“语文教学”是生活化了的语文教学,“生活”是生活化语文教学中的多维化、有意义的生活。“生活”已然完全成了“语文教学”的策略、方法、途径、过程、环境、体系和课程等。具体内容该书也已有详细介绍,我就不再赘说了。

下面,我再就生活化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本真”谈几点看法:

其一,从本质上看,生活化语文教学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语言观需要实现由语言学向语用学转变的客观需要。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包含语音、语汇、语法等要素;而语用学则把语符、语义、语用看作语言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语用学注重“语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运用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语境。理解和运用语言,要从语境出发,分析所涉及的语言发出者、语言符号、语言接受者等一系列语境要素。相应地,学语言不仅要关注语言符号本身,还要研究语言符号在特定语境中是如何实现交际功能的。这也就是说要分析“什么人”(作者),向“什么人”(读者),“在什么情境下”(语境),“运用什么样方式和手段”,“达成交际目的”的。这就是语用学基于社会交际的复杂运行机制。

其二,从“人-语言”的关系看,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语言学习的对象,人是语言学习的主体,人和语言是主客体关系。语用学改变了过去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研究语言意义的做法,而是从语言、社会、人的关系出发,研究特定语境下说话人、接受者和言语产品。语用学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交际,语言运用是“以言行事”的社会交际活动。交际活动不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单一关系,而是话语主体间即语言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复杂的互动交往关系。这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凭借其交际功能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语文教学角度看,要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教学实质上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输入-输出,而是人的言语交际能力培养,是人的内部认知和外在社会文化的教育。这正是生活化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其三,从语言教学角度看,基于语用的语文教学是还原语言与人、生活世界的真实关系的“活语言”教学。这种“活语言”教学,将言语主体、受体、语境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模拟、还原了真实语言运用的情景和机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语言的交往特征,最终实现了“语言符号教学”“语言意义教学”“语言功能教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达成“真语言”“真语文”教育的目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属于语言知识教学,而非语用能力培养。这种语文教学的天然缺陷就是忽视语言的交际本质,培养出来的是语言僵化、交际能力差的人,这显然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语用能力的核心是交流。“交流”与“语用”几乎是一回事,可以合称“语用交际能力”。语用交际能力涉及发话者、听话者、话语方式,涉及交流的角色、对象、目的、效果等复杂要素。它不但要求你能够说出来,还要求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它不但要求你能够读懂文本,还把阅读看作是作者、文本和世界之间的对话;它不但要求你能够准确、规范地写,还要求能够合目的、合对象、合语境地达成交际目的。一句话,语用交际能力要求语用主体能面对生活、工作、学习、艺术等各种情境,做出正确、得体、有效的应对与反应,运用语言高效灵活地做事。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语文”能力。语文教学要作深层次改革,必须确立语用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并把培养“语用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最近,我与一些学生撰写了《文化强国与语文教材改革》一书,上述观点我们在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算是同气相求,与旭午老师的专著作个呼应。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都面临着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语文教学的本务是什么?”“根治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途径是什么?“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自觉究竟怎么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无痕立人?这“五大难题”。一直也都没有解决好。据旭午讲,他之所以要建构“一化六教”的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立体四层”的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就是为了生活化、整体化地解决好中学语文教学一直面临着的这“五大难题”。总的来说,旭午老师二十多年“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应该是超前践行了课改精神。尤其是“‘一化六教’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立体四层’生活化语文教育场”的建构与实践,对于推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步入归真守本、务实有效、生成能力、培育素质的健康发展轨道,无疑是具有深远的探索意义和引领价值的。衷心希望他的这本新著能够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界广大同仁的关注、探讨和借鉴,也希望旭午老师能够“咬定青山”,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走得更稳健,做得更精彩。

是为序。

 

(序作者系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文化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语文教学研究会主任,上海市考试院考试研究室语文学科组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