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三合与用意不用力

 清茶清清 2016-01-09
 
  都说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可一打拳身体还是紧张,力还是在身上。所以说这个用意不用力误导了很多人,单纯以为不用你那个力就可以了,殊不知你那个意也是引起紧张的重要原因。

  问题在于怎样用力,常规的模式是,脑子一想,肢体随着指令做动作,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是受意识控制。这种意——力模式的好处就是直接准确方向性强,但缺点是整体性协调性差,受力肌肉紧张,产生力点。不论你怎么不用力,只要你还是处于这种意——力运动模式,当外力来时就会反射性的出力,非丢即顶。

  那究竟应该怎样用力的呢?内三合可以作为一个过渡,内三合虽源于形意拳,但已成为各家约定俗成的最带有共性的概念。在意——力模式中,增加心、气即:心—意、意气、气一力

  三个误区需以注意:
  1. 混淆心与意不同(先天、后天)。
  2. 用意不是加强,而是减少(有意无意是真意)。
  3. 气非呼吸之气(是心静、长期练功自然产生的气)。

  心与意合,即不是原来的心,也不是原来的意;
  意与气合,即不是原来的意,也不是原来的气;
  气与力合,即不是原来的气,也不是原来的力。

  用意不用力,即不是原来的意,也不是原来的力。字虽没变,内涵全变了。
  内三合即是内容,也是方法,从静中入手,注重心、意、气的练习,自然产出太极劲。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业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顺便说一句,内三合有了,外三合就容易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