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腾讯副总裁为女儿访遍英美名校,发现好学校只教一件事

 后知好学 2016-01-10

欢迎点击上方“厦大经济学科读书会”并关注我们,在这里有的只是简单纯粹的阅读与思享的坚持。

导读 曾任腾讯副总裁的著名搜索专家吴军因为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并将考察心得总结成了一本书——《大学之路》。




  来源综合自|二马看天下(ID:EMKTXWTT)、彩色斑马(ID:colourfulzebra)


人物介绍


吴军,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2002年,进入Google,是Google反作弊(Anti Spam)的创始人,参与创建Google中日韩搜索部门。2005年起,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2010年离开Google,加盟腾讯,任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2012年8月离开腾讯,回到Google。


吴军申请了多项美国及国际专利,并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等畅销书。与此同时,吴军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古典音乐迷,喜欢旅行和影视剧,偶尔会从事园艺,甚至做点木匠活。


吴军因为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包括哈佛、耶鲁、斯坦福、约翰·霍普金斯、卫斯理学院、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剑桥、牛津等大学,这其中既有常春藤名校又有著名的文理学院。在考察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心得、发现以及求学的经历、思考总结成了一本书《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




我们知道,吴军最终把女儿送进了麻省理工大学。女儿很出色,而忙于职场的吴军,自己更是优秀。在他的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主要是来自他父母的影响,这是他多年之后才悟出的道理。他在序言中写道:


我的父亲没有机会上一个全日制的大学,不过他学习了一辈子。他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去补习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做科研也非常努力,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能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从不参加应酬,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我的母亲现在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对我们兄弟这样没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险精神的人来说,大学教育使我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不断的学习。在我们读中学、读大学时,都有不少一起竞争的同学,但是越到后来,和我们在一起接受教育的人就越少。到了博士毕业后,还能像我们一样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并不多。


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有这样持之以恒学习的父母做榜样,吴军兄弟俩都先后考入清华,又随后进入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深造,最终成为他们所在领域的精英。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在起跑的那一刻,道路其实是很拥挤的,只是在奔跑中,选手们的距离慢慢拉开了。在这一奔跑过程中能坚持的并且擅用力量的,才能冲刺到最后。而当初在起跑时拉开的那点距离早已荡然无存。


现在“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似乎已成为中国父母的口头禅了。他们希望在起跑时就先抢好位子,占领先机。殊不知,马拉松是一段长跑,这一路并不拥挤,很多人跑着跑着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名校为啥奉行通识教育
因为它能让你有能量跑下去


吴军提到,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而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可以讲,没有好的通识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而这,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美国统计了各个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年薪,在前10名大学中,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大学和以商学专业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外,其余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和佐治亚理工等)。人们常常谈论的所谓“大藤”,即常青藤大学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都不在其列。但是,如果考虑学生毕业15年后的情况时,那些以通才教育见长的大学(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就都进入了前10名,甚至超过了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大学。

虽然收入并非衡量毕业生贡献的唯一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大学的好坏,但是至少从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通才教育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帮助。

今天,中国的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开始专攻那些高考必考的课程,而一进入大学,他们就被限制在不允许修改的专业中,这不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机会,甚至被剥夺了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可能。我真的为他们感到悲哀。

吴军表示:很庆幸的是,在我自己读高中时受到了很好的通才教育,以至于今天我所具备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足以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等我到了大学时,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我们盲目选择一所高校之后,面对的是针对所在专业的深入学习,欠缺美国高校那样通识教育。因此,不管是父母还是学生本人,在工作学习忙碌之余,应该花点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学生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以便以后择校作参考。


哈佛大学校门上的校徽——“真理”的拉丁文


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里,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三年级以后才选专业,而且只要选够36门课就可以毕业,不做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如果在耶鲁上学,却没学到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


哈佛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职业专科”(Not Pre-professional),也就是说,一名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修很多这方面的课,但哈佛并没有一个所谓商业或金融的本科学位授予TA。


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会给大部分学生A,学校希望藉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


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即使在盛产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实行的也是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学科与宗教思想。


所以,很多美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本科毕业时只拿了一个或两个学位,却因为通识教育,擅长很多领域。书中,吴军举了他Google同事科恩博士的例子,科恩博士本科学习音乐,博士时改学电机工程,做了多年研究后,又跟同事一起创办了著名的语音识别公司Nuance,把公司卖掉后才进了Google,从Google退休后,又到乐队演奏去了(他平时的演奏一直没有中断)。这类例子在美国非常多,但在中国却很少见。


教育就是“引出”
让热忱与兴趣适配、链接


英美名校奉行通识教育,但与之紧密不可分的是兴趣

如今中国大部分家长的想法和做法是要求孩子学习,似乎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考大学而学习。但是年轻人容易有逆反心理,听长辈们说多了,即便觉得有道理,也会烦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被动地学习。

吴军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助教期间,通过对在美亚裔学生和其他族裔学生的比较,发现以下现象:

亚裔学生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高中生,申请美国最优秀的高校正变得越来越难。

② 亚裔学生的录取成绩高于其他族裔的学生,但是后期表现并不突出,学习很被动。反观白人孩子,他们学习非常主动,这体现在对所学的学科非常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最终成绩优异。

这种情况在亚裔子女或清华本科生的身上很难看到。这其实反映出美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相同。

亚裔家长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

1998年,著名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和美国另一名新秀,15岁的高一学生李宾斯基(Tera Lipinski)争夺奥运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在决赛中,经验丰富的关颖珊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最后屈居亚军,而李宾斯基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正常发挥,获得了冠军。赛后,两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讲的话其实折射出两种教育的差异。李宾斯基讲,我当时就想着转呀转呀,结果完全发挥了水平。而关颖珊讲,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奶奶……为了报答他们,我要好好发挥。

正是因为来自上一辈太重的压力以及对冠军过多的渴望,使得关颖珊在那次奥运会上错过了她一生中最有可能获得奥运冠军的机会。

中西方教育差异从这一点上看也能说明问题。很多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孩子并非出于兴趣学习,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想进入名校,最重要的是爱学习,有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同时有志于成为学科最优秀的人士。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耶鲁图书馆


哈佛喜欢网罗全世界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比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3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32名普利策奖获主等众多外交家、科学家;也有篮球名星林书豪及美国著名演员娜塔莉·波特曼等等。所以无论哪个领域的顶尖学生,只要学习不太差,哈佛肯定录取。

正如吴军在书中所写,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后才刚刚开始。

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以相当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适配的方向和兴趣。

美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元化,一些在亚裔眼里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如:新闻记者(美国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收入很低)、低级地方官(收入也很低)、卫生、工会、参军,恰恰是很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牛津校长汉密尔顿被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学术自由是英美名校的灵魂。

汉密尔顿说,我建议我的中国同仁鼓励学生们探索所有他们希望或者任何可能触及到的领域,允许探索并挑战,探索并批判。这正是哈佛、牛津为什么伟大的原因。中国必须有这样的自信:探索是一个自我强化的事(reinforcing thing),而不是个只有破坏作用的事。唯有此。中国大学可以来追赶牛津和哈佛!(这里的学术自由,应是通识教育)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


所以,所谓英美名校只是做了一件事:不断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引出孩子的兴趣,发展通识教育,一旦有了学习的热情,后面的道路就是孩子自己坚持跑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