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大学之路》反思三年研究生学习

 陈律师读书 2023-02-03 发布于新加坡

6月底,三年的硕士生活也算告一段落了。

硕士三年我时常告诫自己,要静心学习等待时机成熟,在等待时机之外也要保持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三年时间,能够深思熟虑的忠于自己的选择,也能够不假思索的忠于自己的内心。

回过头来思考研究生三年带给我的变化和意义,让我想起了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

这本书在三年前读的时候,也真正引起了我的思考、指引我成长。让我清楚意识到自己想学什么,自己需要从这份教育中获得什么。

究竟是想成为一个就业市场上的流水线式的产品,还是能成为一个有温度、识风趣、负责任、会思考的现代公民。

大学是为了把我培养成就业市场上的流动“商品”吗?

一、大学教育理念之争

在《大学之路》中,大学的基本教育理念有二,其一,纽曼的教育理念——倡导通才教育,本科阶段讲求知识面的广阔,要求更多的课外活动,而不要求专业的深度,专业的深造放到大四或者研究生阶段。

具体像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本科生在入学时有足够多的课程可以选择,但不需要确定专业,本科学习的后期才要求确定专业,保证本科生能够在尝试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以确定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二,德国洪堡教育体制,强调专才教育,要求学生入学时就选定发展方向,讲求专业的深度。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就来自洪堡教育体制。在纽曼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一毕业并不能马上达到专业工作的要求,但事业和未来发展会有后劲。

洪堡教育体制则更适合需要迅速发展生产的时代,比如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科学家的美国。洪堡教育体制下毕业的学生能够迅速为国家所用,实现自身脱贫,有助于社会的迅速工业化。

或许纽曼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帮助学生在尝试之中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可以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之下开展交流、学习,更能掌握学习的核心能力和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

而目前的大环境处于洪堡教育体制下,所学的的内容必须切合国家发展的大环境,只有顺应了潮流自身才能成为在就业市场上最有优势的“商品”。

纽曼式教育理念由于可供选择的机会多,学生必须广阔学习,对于在较早时期已经确定了学习方向的学生来说,广撒网会影响他们专业的深入学习。

或许纽曼式的教学理念是跨越了多种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的连接,更方便激发创意的种子和思维的火花。真正的去追寻自己内心的知识渴望。

 吴军老师说过:纽曼的教育理念和洪堡教育体制很难简单地说谁更好一点,而是要看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需要尽快发展经济,类似于工业革命背景之下的美国,显然洪堡教育体制下的大学教育见效更快。社会发展趋于稳定之后,纽曼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发展的后劲。

二、各具特色的大学

根据吴军老师在书中的描述,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各个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及相对应的学生群体。

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通才教育见长,哈佛有针对本科生的6000门各式各样的选修课,哈佛的学生还能到麻省理工学院去选课,耶鲁大学的本科生到了大三才确定专业,学生可以自由更换专业,学校更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给成绩也相对轻松。

相比之下,加州理工学院更愿意收天赋异禀的学生,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则会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划分学院。

对比中国的大学,基于苏联洪堡教育体制的模式,学校都采取了入学时确定专业的模式,不仅在专业选择上相对固定,而且专业之间的壁垒也非常高,虽然近年来才用双学位等模式,但是均带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国内的综合大学有的被拆分,分为了各类专门学院,有的又被合并,先后盲目地开设了非常全面的专业学院,但实际上,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模式,都没有形成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包括一些全民皆知的名校在内,大多数学校都是面目模糊的,看不清脸,这有点像中国的文化特色,追求统一,整体,但缺乏特色。

碰巧这本书让我有了去国外感受不同教育制度之美的想法。

三、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用自利的思维选择大学和专业,自利是个人与市场发展的内在根源与秩序。

(一)  围绕自己家庭的优势来选择专业

我身边很多同学、朋友依靠家里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不错的生活。通常他们起点高、信息广,在职业生涯的初期能够得到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帮助。

(二)  确定区位城市

区位城市决定自己的人脉资源。美国学者格莱诺维特指出弱联系,相比较于强联系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关键的人脉。

更有资料表明在求职信息上,弱联系提供了78%的就业岗位和就业联系。

(三)  专业的跨越性

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太大的资源优势,一定要选择一个有门槛的专业,专业性越强护城河越宽。

跨越性是指,专业具有向多种工作迁移的能力。拥有核心技能不变的专业,在职业岗位日新月异的节奏中,能具有一定稳定的优势。

四、如何安排大学生活

体验生命很多的可能性,是我一直以来的生活信条。

没有必要去羡慕其他人的大学生活,积极觉得精神足够富足、生活足够意义就行。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包括主动锻炼自己、包括去向自己的未知进行挑战。

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未来的我一定会想念大学里有整段的可以潜心学习的时光。

想好一件事情赶紧去做吧,尽量的要认真努力,尽量不要被自己感动。生活中总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尽力去尝试这些事情的美好,不要在别人的口中听过,而自己要尽力去尝试。

对于我而言,选择创业也是想多多尝试。每年用创业积攒的一些小钱,然后去国外旅行。丰富自己的见识,对万事多一份理解、对万物多一份喜爱。

研究生三年平均每年阅读80本以上的书籍,越看越上瘾。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很多发人深省的思考、很多世间百态的感想。

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的序言里写道: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大学教育使我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不断地学习。

获得文凭是教育路上的重要一步,但是不能单单因为获得文凭,而停止对自己的教育。

大学之路的教育,让我在熟悉的实存世界中流放自己。

保持谦卑、保持好奇,喜爱阅读之事,常怀思考之心。

期待与爱阅读、爱思考的朋友共同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