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分享】观察是重要,评价更重要 ——由《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所引发的思考

 昵称13526324 2016-01-10

【坊主的话】郑新华博士,工坊核心成员中唯一的男士,团队中读书最多、最深也最宽阔的一位。最难得,他近年来专注课堂观察,尽自己所能跟基层老师滚在一起,每次从观察现场回来,“成文拖延症”颇重的他会第一时间写下观察心得。渐渐的,“专业观察员”的形象,呼之欲出!


近两年来一直在持续关注“课堂观察”,现在回想起应该是源自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以前的听评课主要是针对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二期课改理念下,尤其需要反思与讨论。

我应该不是一个敏于把握文件精神的人,只是在逐渐深入课堂现场之后,越来越感受到理念需要“接地气”。于是乎朴素的认为无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如何动听、课堂教学组织得如何热闹,我就是想关注“真实的、平静的学习过程”。

中小学的课堂观察也持续了一段时间, 也做过阶段性的总结。随着时间的流逝,观察的热情依旧存在,但是深入的思索,特别是观察本身缺少了进一步思考。

恰好由于相关项目与课题的深度参与,使我有了机会去重新认识“观察”。以往由于工作领域,仅仅是关注在中小学的课堂观察。偶尔为之的学前教育观察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小朋友热情活泼的“学习体验”是多么好的观察对象呀!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常识:随着观察对象的年龄增长,其观察的难度也随着呈线性增长。

难道就是这么直接简单的区别?换言之,那么幼儿教育观察不也就没啥难度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萦绕不散的念想,在《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中得到了回应。

这本书大概买了有一个月多了,一直没有翻阅。它的命运很可能就像我床头的那两摞书一样,尽管时常清扫,但是逃脱不了与灰尘共舞的命运。

假期要读书,“组织”要分享,这是压力,也是动力。与我看来,压力与动力的转化是需要一个外在的契机。没啥高大上的原因,就是“做中学”。开学我就要经常面对那些小朋友了,怎么着也要先武装下“装嫩”自己吧。

初略得知,关于“幼儿观察”为关键词的书籍不下数十种,当时选择这本书出于两个理由,一个是出版社,“pearson”,即 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其教育类专业书籍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引进版权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业界口碑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国际教材类。另外一个就是该书的版数,“第七版”(2011年)这说明生命力很顽强,应该是相关研究中不容回避的必阅书目。

《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英文名是“Observing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Child”。按字面意思理解应该重点是在如何观察,可是中文却多了“评价”?再看“前言”,原来这本书所要强调的“评价”是通过“幼儿发展检核表”的使用,收集信息进而判断。何谓“幼儿发展检核表”?就是把幼儿发展的六个领域十一项目,用具体可观察到的行为展现出来,并且是按照发生、发展的过程排列。

这十一个项目分别成为了简目中第三到十三章,开头的第一和二章讲的是观察,最后一章是家校合作分享观察评价。文章结构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文章重点,如果是我翻译此书的话,我会翻成《基于幼儿观察的发展评价》,因为观察与评价并不是并置的关系。观察被定为一种非常切实易操作的工具或手段,服务于评价。

这点很关键,我记得向胡意慧老师请教时,她提及朱家雄教授(她的导师)曾经强烈反对开设“幼儿教育观察法”课程,因为非常难。他认为仅仅是关注观察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操作实施,往往会流于细枝末节,或者草率得出不靠谱的结论。从这本书设计意图来看,没有清晰全面的目的(评价),观察也就仅仅是个“工具”;没有分门别类、细致界定的观察内容(幼儿发展的六个领域十一项目),甚至连“方法”也谈不上。

仅仅是观察的内容界定就非常难,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完全不适合。朱教授的观点我认同前半句,既然是难点,也就是重点。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就应该是研究的聚焦点,作为从事此类研究和实践的教师们没办法回避。

可喜的是,我们不需要白手起家,前人的积淀是我们可资借鉴的财富。能够找对找准“关键性文献”,我们达到朱教师的目标就更进一步。因此在我看来,《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值得一读。

全书总计471页,54万字。怎么读?全部认真读一遍,当然是最好的了。但那不现实。我只能充分利用我以往的经验,进行“选择性的对比阅读”。选择的范围第一个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因为是我最熟悉的,我曾经重点关注过中小学课堂观察的目的、实施方法与技巧等。第二个是从“检核表”中选取若干个我感兴趣的项目,这个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我的弱项。具体是第三章“自尊”和第十章“口头语言”,前者关注了我仅有的两个关于幼儿园深刻印象片段,即“入园适应”和“放学第一迎接”,后者是因为即将实施的项目研究需要。

阅读中对比的另一面是曾经的经验和印象,“观察”是基础教育阶段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我自身也有聚焦。尽管没系统参与过学前教育的研究,但是某些普遍存在的现象或问题也是留意一二。换言之,我自身已经有了一定预判和推测,带着这些进入到阅读现场去与作者互动,不失为一种快捷可靠的方式吧。

“一旦教师开始对幼儿进行常规的观察,就会发现自己乐不彼此”。一开章中段就说到我的心里了!王丽琴老师曾经说过“郑新华每次观察完毕总是马上就写好观察报告了,其他要求的写作却没这么积极”,谁让我喜欢做这件事呢。从我较少的体验中,深切感受到观察的乐趣。容我一一道来:

作者认为观察幼儿特别合适,因为他们还不能用语言完整表达自我和观点,此外,他们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也不会装扮自己。通过观察就可以准确判断。

我也喜欢观察年龄较大的孩子,作者认为相对而言观察不太合适。可是课堂观察是最为普遍的听评课方式,那么去观察教师?依照上述的逻辑,恐怕教师与学生相比更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特别在公开课上“表演”更是家常便饭。

既然如此,还不如面向学生,回到学习本身。

一般而言以往的幼儿发展观察多是集中在“这个孩子有什么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干预?”该书却鲜明提出观察应该聚焦在“正常”或“常态”,只有确定了标准,那些“个别”才有了确切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就提示我,中小学生的观察同样也应该关注在某一年龄阶段或某一特定学段(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多数儿童所应该具有学习能力和所掌握的学习内容。我的观察不能仅仅局限在某节课或者某个教学内容或纲要,我该如何从一节课或者数节课中把握一般呢?张江实验中学施澜老师的教学实验,暗示了一个线索,就是将日常直接观察与特别是阶段性规模化的考试或测试建立联系。

既然是关注“常态”,顺其自然的观察也就意味着“任何时候的观察都是最佳时机!”“每个教学人员每天只需要进行5-10分钟的集中观察”,别小看这末点时间,“片刻的客观观察和记录也比终其一身仅仅与孩子呆在一起更能深入理解他们”。

原来观察的时间单位并非局限在“活动”或者“课”,我曾经有过教训,在课上观察某个小组合作学习时,发现同桌并不交流,反而前后座交流频繁。我兴奋地以为打破了某种成规“交流的频次与距离密切相关”。可是在课后讨论中,班主任告诉我,两位同桌课间休息闹了小别扭,平常不是这样的。

如果观察延伸到课间休息十分钟,至少能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一个充分条件,关系好的小组至少在组内交流时不会陌生,彼此了解可以加快合作进度。

现在的学习早已被切割成为零碎、片段式的过程!只要将这些细节观察,有目的的持续下去,教师就可以积累很多信息,这些观察的客观内容就会成为整体评价学习的强有力支撑。

作者在强调“学习怎么看”时,引用了一段话“只有通过练习,才能使我们察看事物的能力得到复原。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判断与放弃。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复杂性、事物的规律和细节,我们已经熟视无睹。请学着像孩子一样去看世界,把每一次当作第一次”。

我们现在不断追求着技术的先进与方便,却太依赖于技术了。没有了录像机,离开了录播教室,课堂观察就缺少客观和科学性?换另外一个角度去回想,有多少录像是你愿意重看的?看过之后有多少是你愿意写出来的?

孩子们不仅仅依靠着双眼,而是充分发挥着所有的器官去观察这个世界。 “在每一次的观察过程中,幼儿观察者都要尽可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蹲下来去倾听、去抚摸呢?我非常喜欢王丽琴老师曾经总结过的一句话“将自身作为观察工具”,这种感同身受的观察很可能就是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关键,这将重新唤起观察者的“燃情”和“敏感”。

我现在试着将这些情绪和倾向带入到观察的内容上。限于篇幅,试举“自尊”一例。自尊属于幼儿发展的情感领域,作者给出描述性的定义,自尊就是对自我形象的情感评价。例如我有两颗虎牙,是对于自我形象的描述,而两颗虎牙在笑得时候让我显得挺可爱,这就属于作者所认为的某类“自尊”。儿童在与他人或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人们是如何对待他的,感受到自己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这些都会影响和强化对于自我的已有看法。

有论者认为自尊要在儿童中期才会出现,该书就是讨论3-5岁在幼儿身上表现出来可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入园分离”就是典型的行为类型,在家里孩子会有自我认同感,但是不够稳定,换到陌生环境就会出现“害怕和生气”,幼儿园也是如此。

“入园分离”是既定的观察项目指标,我们需要观察的是相对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动作。如“拉住不放妈妈”、“大声哭”等等。进而判断出幼儿“害怕和生气”。或许还有其他主观判断如“焦虑”等,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了。

这仅仅是完成了一半,观察是服务于评价,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学,有效设计。作者也给出了若干建议,其中一条吸引了我“可以在离园前,让幼儿的照料人早一点接小孩”。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个“早一点”是补偿“入园分离”的?而在我有限的观察经验中,“入园分离”的症状消失了,可是“早一点”却成为顽固不变的要求。甚至于“早一点”很可能却成为“入园分离”的症状?

如果说建议没有形成应有的效果,那么说是不是建议也应该被纳入到观察的过程内呢?如果像课例研究那样把改进整合到观察的流程内,或许建议才有“日常的意义”,或许“入园分离”也会是体现在“离”上,那么作者所给定的六大领域十一个观察项目才有了批判和改写的可能。

最后想说的是,作为“教材”,该书的定位是准确的。它并不纠结在诸如观察理论渊源和流派等宏大的理论上,而是紧紧把握住观察的内容,即幼儿发展的六大领域,并将之细化分层,落实到可见的观察行为指标上,并给予有针对性评价建议。

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种实用手册和实施指南。市面上很多“教材”,例如台湾蔡春美等撰写的《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重点放在了“为什么和怎么观察”的层面,却对“观察什么”上惜字如金。就像之前的我,洋洋自得于找到了教室里最佳观察位置一样,无形中将自己定位在“富有经验的技巧表演者”。

观察不是用来展示自己的眼光和视野有多么独到和犀利,而是应该尽量把握事物的复杂、规律,就像“对于我们周围事物的复杂性、事物的规律和细节,我们已经熟视无睹。请学着像孩子一样去看世界,把每一次当作第一次”。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读书分享】专栏编辑:杨媛媛


本文刊发于《上海教育情报》2015年第3期,获工坊首期读书心得征集与评阅活动一等奖


【图注】:这些温暖的图片,记录了工坊+心世界成员的读书花絮。郑新华博士几乎从不缺席我们的活动,不仅如此,他的个人魅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基层教师、“华粉”们,关注乃至逐步加入我们当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