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层教学是二类高中提高成绩的突破口

 阅读与探究 2016-01-14
分层教学是二类高中提高成绩的突破口
 夏正国
摘要:结合本校的招生特点,为了更好的搞好教学,从为什么要分层教学,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优越性来阐述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分层
正文
随着招生形势的变化,作为二类中学的我校,所接收的学生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就以我校为例,为了便于教学,就将学生分成重点班和普通班,即使这样分班后,在一个班内,学生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的教学不作适当调整,我们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我们有必要作一些相关的工作,对“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优越性、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策略以及教师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探讨,使不同认知水平和特征的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一、为什么要搞分层教学?
1 、分层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学生在入校前与他人就有一定的差异,在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判断、兴趣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的差异,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分层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教师考核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多按中等生甚至优等生的接受能力施教,忽视全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学习落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 分层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自信的需要。
作为二类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同学数学基础差,对数学存在畏惧心理,同时由于学习的目的不一致,有的同学只想顺利毕业,有的同学则希望毕业后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假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硬灌,势必忽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因势利导,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成教学目标,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由于在教学中对后进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相应得到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由于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有好处。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如何实施呢?
1 、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小组
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就是把班内学生,根据学习能力、性格、同学关系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在分组前对学生按两方面进行分析,(1)以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参照分层。(2)以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为基础牢固、智力水平较高,有较高分析与思考能力的学生。B类为三项较一般的学生,C类为三项都较差的学生。然后,把三类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每组按A、B、C三类1:2:1的比例搭配。在对学生分组时,充分征得学生同意,经过一段时间后,对A、B、C三类又适当调整,最终目的是使C类向B类转化,B类向A类转化,共同提高。
2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从“备课、讲课、练习、作业、检测”五个方面实施,实践的总体原则为:备课遵循“因材施教,分类达标”的原则,在教学目标上分层;传授知识遵循“低起点,小台阶”的原则,在提问题上分层;课堂训练遵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原则,在达标与提高上分层;作业布置遵循“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则,在习题选留上分层;质量检测遵循“突出基础,侧重能力”的原则,在必做与选做上分层。
3 、具体做法如下:
备课分层。制订分层目标,筛选分层内容,设计分层练习。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多种方式启迪思维,突出重难点。在安排例题教学时,尽量采用“题组”的形式,根据教材和基础训练,设计一系列代表不同层次的“变式”问题。包括开放性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各层次教学的具体目标。
授课分层。以旧导新,分层设疑讨论释疑,分层练习反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开发B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A类学生的竞争意识,维护C类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学生、师生之间的讨论研究,努力创设民主、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各层次学生学得灵活、主动,“会学”、“乐学”,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作业分层。切实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类,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既减轻了作业负担,增添了训练乐趣,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考核分层。考核试卷分为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三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努力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规定各层次的达标成绩,考核未达标者允许补考一次,仍不达标,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对于各层次考核成绩优秀者采用各种方式给予激励,并允许升入高一个层次类学习。这样,既考核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又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
4 、及时反馈,加强小结,强化达标
教学过程进程了分层之后,一系列的辅助措施也应分层考虑,如习题练习的分层次,考试考核分层次,评价学生分层次……,并要及时进行反馈,利用观察、提高、检查作业、测验等评价手段反馈信息,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纠正。要加强小结课和改错课,错误不被积累,结合目标教学模式,通过单元目标的落实,把握近期目标,保证短期目标,到达长期目标。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改错本,收集平时作业、测验的错题,一段时间后做一次,反复几次,温故而知新。
三、分层教学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
1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显然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就自然地变老师津津乐道地讲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 、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般地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老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在解决低档题时,虽然A、B两组同学没有做,但他们完全可以在C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C组同学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又为他们解中档题目时,由于他们刚解了基础题,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档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A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此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就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B、C两组学生能够有所得、受启发,又使A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以上的一点理由和一些做法仅代表个人的一点浅显的观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有时候感到很累。最后我还要说:
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分层教学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是一个班学生程度不同,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使各层学生互相激励、启发,又不能互相干扰,难度较大。其次是增加了教师备课难度。对同一教学内容,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说“分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给广泛推广增加了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