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药可致晕眩和幻觉,开车前千万别碰

 圆角望 2016-01-14

1 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又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

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动”的感觉是其和“头昏”的鉴别标志。

2 幻觉

幻觉是指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病人感知到这种事物,也就是客观环境中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常见的幻觉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及内感受器与本体感受器的幻觉。

幻听,病人可以听到来自外界的讲话声、喊叫声、唱歌声、音乐声等,甚至听到自己体内的某种声音,导致情绪紧张,有时还会按照声音的命令做出奇怪的行为和意外的危险动作。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出现幻听。

幻视,病人可见到空中有奇形怪状的人像,或一闭上眼就看到红绿光等。

幻嗅,病人可闻到奇臭难闻的气味或难以描述的怪气味,如血腥等,有些病人认为有毒气而整天用毛巾捂着鼻子。少数病人可闻到异香气味。

幻味,常与幻嗅同时存在,病人尝到饭菜、开水中有某种怪味,往往因之认为饭菜有毒而拒绝进食。

幻触,病人感到皮肤粘膜上有虫爬、烧灼、通电、湿润、抽筋等异常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前庭幻觉、运动幻觉和内脏幻觉等各种各样的幻觉。

3 可导致眩晕或幻觉的药物

镇咳药:右美沙芬、那可丁可引起嗜睡、眩晕;服用喷托维林(咳必清)后10分钟可出现头晕、眼花、全身麻木症状,并持续4-6小时。

解热镇痛药:服用双氯芬酸(扶他林、戴芬)后可出现腹痛、呕吐、眩晕症状,发生率约为1%,个别患者可出现感觉或视觉障碍及耳鸣症状。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可刺激大脑中与精神有关的多巴胺受体,服药后有幻觉、精神错乱、眩晕、嗜睡、视物模糊症状。

抗心绞痛药:服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后约有25%的人出现头痛、眩晕症状;氟桂嗪(西比灵)则常使人有忧郁感、嗜睡、四肢无力、倦怠或眩晕。

广谱驱肠虫药:噻苯达唑(噻苯咪唑,噻苯唑)有引起幻觉的报道,服药期间不适于驾驶工作。

抗帕金森病药:多数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幻觉,甚至噻吗心安眼药水可引起幻觉、抑郁、疲乏、意识混乱等ADR。

来源:健康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