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君親師位”写法及其科学释义

 非常名5591 2016-01-16
“天地君親師位”写法及其科学释义

                                                作者:
文化侗乡

在中国农村大部分地方的堂屋正壁上都树有神龛,写有神榜,上面写有“天地君亲师位”,有的为“天地国亲师位”之牌位。据民盟北京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徐梓教授研究,“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不信,你到新晃县城民间装璜工艺店一看,做神龛的生意还真的很兴旺。这种传统文化还真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人们的思想中还真的占有很深的位置。

 

快过年了,我们的新家刚搬入不久,在梅林春天小区内,我觉得要使装修不置于过时的得快,采用的是中式格调。既然是传统中式风格的房屋,那就得有点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我决定做神龛安放在家里,当然它绝不是粗制滥造的那种,而应该做成一件艺术品。我请了黄雷乡一位民间木匠师做雕花的神龛,还请县书协副主席黄家鸿老师题写神榜,并按正规装表,于年前廿六悬挂屋内餐厅壁上。

 

有人说:你这个文化局长怎么也信这一套。我说,我已视它为一件艺术作品,其内容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其内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时代的内涵和新的诠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绝不能全盘否定,应该是有选择地继承与发展,至于全盘否定造成的文化劫难和历史倒退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是不久前在网上查才知道的,神榜书写格式有如下说法,要求:“天不连二(人不顶天),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当撇(师不带刀),位不离人(位要端固)”。黄老师是一位专家,所写六字均按规矩落墨。为什么要有这么个要求呢?经了解:

 

“天不连二(人不顶天)”,指“天”字里面的“人”不能顶着“天”字的第一横,意为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神,主宰一切,人再高也高不过天,甚至还到达不到天。

“地不离土”,指“地”字的“也”与“土”旁写成连笔,不能断开。意为地由土构成,人类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把大地比作母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

“君不开口”,指“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须封严,不能留口,谓君子一言九鼎,不能乱开;

“亲不闭目”, 指“亲”(親)字的目字不能封严,谓亲人和朋友要真心对待,不能遮遮掩掩。

“师不当撇(师不带刀)”,指“师”(師)字不写左边上方之短撇,谓师不当撇(撇开)。又谓为师者以文为业,以文服人,切不可师者行武动刀。

“位不离人(人不离位,位要端固)”,指“位”字的“人”部与“立”字要相连,且字形端正稳固。谓为人要端正,且做好自己的事,而不能越位。

 

 

[转载]“天地君親師位”写法及其科学释义

听黄老师说,农村写神榜还有更多的讲究,如请命理全面的人写,一般是过年那天或择吉日进行,动笔必须是上午,表示蒸蒸而上。非过年择吉日安神龛还要请先生做法式,请神上龛,反正规矩颇多。

 

祭祀“天地君亲师位”为中国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万物,祭天地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由于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祭亲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祭师即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具体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这一祭祀已遍及千家万户,具有肯定宗法关系、强化封建意识的作用。

 

我的小孩还没有上13岁,刚上七年级,对博大精深的神榜文字内容不甚知晓,对“天地君亲师位”的书写规矩更是一无所知。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过春节时,我把小孩叫到神龛前,对神榜的写法与其涵义作了一番旧义和新义的诠释。

                                  “天地君親師位”写法及其科学释义

旧义前述不再表,新义如下:

古人之“尊天地、爱君民、重亲朋、敬师长、讲人本”之思想,在今天有其“科学发展”之新内涵,其释义如下供儿子理解:

“天不连二(人不顶天)” 和“地不离土”,指我们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尊重天地(即自然)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谋求可持续发展。不尊重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自然的惩罚。

“君不开口”,指建立和谐有序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民本政府,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以少数领导人的意志转变而随意改变。即实现“不要你领导人开口交待,人民也会那样做”,如某国“国王”已不是权力无边的皇帝,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亲不闭目”, 要善待亲人和朋友,对亲人、朋友的意见要谦虚听取。坚持两眼放宽,坚持改革开放,学习世界先进经验,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发展自己,同时要讲诚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师不当撇(师不带刀)”,要实现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富强,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与人才支撑的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尊师重教。为师者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已任,培养国家和人民有用之才,全面提高全民素质。

“位不离人(人不离位,位要端固)”,在其位,谋其正,立足本职工作,做到有为才有位。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造福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与认可。 

我以为,通过传统信仰中的庄重仪式,趋利避害,有机的值入现代价值理念,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容易使普通民众所接受,比那些假大空的理论说教更为有效,不妨大胆借用。 

“天地君亲师”源流考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北京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梓

以地配天,化育万物,祭天地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由于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祭亲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祭师即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具体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天地君亲师何时合并在一起祭祀已不可详考。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这一祭祀已遍及千家万户,具有肯定宗法关系、强化封建意识的作用。

徐梓经过系统的历史资料梳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学术文章《“天地君亲师”源流考》。 

文章说:“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民国时期,“天地君亲师”又衍变出“天地国亲师” 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 

“天地君亲师”的作为中华民族祭祀对象的历史悠久。从而铸成一个民族的“天地君亲师”文化体系,其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规范,已渗透在中华民族家教家传的言行举止中。

中国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无法改变的一切都归结于天,创造了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苍天、老天、天神、天子等等词汇,从骨子里认为生男生女,富贵贫穷,升迁遭贬,得意落魄,得到失去,意外收获,在劫难逃……都是上天的意志,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天既是指天空、宇宙,又是指抽象神秘的神灵。天的确是神秘可畏的。且不说是否有神灵存在,仅它的广大浩淼、遥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兴叹了。然而,天也有不大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好: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怀。物质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却是人类创造的。人创造了精神的天,又反过来去跪拜精神的天,人却不知道他是在跪拜自己!

人类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把大地比作母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在易经中,乾主要是说天,有天父的含义;坤则主要说地,有地母的含义。在我们的实际感觉中,天就象一位严父,地就象一位慈母。地球这位无比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恩泽,却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一丝回报。而我们对天的敬畏,却远远超出了对地的敬畏;岂止有敬畏,还肆无忌惮地去糟践她,毁坏她的美丽容貌,挖空她的心肝肠肺,污染她的血液脉络,肢解她的躯体……我们忤逆不孝啊!我们把大地划分为若干界块,把她交给庙破位卑的土地神去管理,土地神也在为她而哭泣。倘若不信,你到农村的土地庙里去看看吧,它的眼泪早已干涸了,只剩下两个无珠的空洞。

                                           

亚圣孟子有着浓厚的民本意识,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伟大的理论,一个光辉的思想,一个美好的愿望。然而,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人主、为人王的君,何时轻过?他们重得不能再重了,以至于需要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去抬他们。一个“群”字,便可说明问题。“群”的异体字,君在羊的上边,众多的羊一般的老百姓,是君在牧放他们、驱使他们、宰割他们。为夺得一个君字,子可以弑父,弟可以杀兄,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无数次的暴力革命,用无数的老百姓的人头去换取,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一次次的积累,一次次的破坏,直到天昏地暗还不罢休。这个君轻吗?它是所有的人头、所有的鲜血、所有的财富相加的总重量!

进入人伦者为亲,旁系的不说,直系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划分,它属于孝悌仁义的范畴,也就是说,对长辈要孝顺,对同辈要友好,对朋友要宽容,对晚辈要慈爱,夫妻之间要有礼遇。在这里不说血亲,只说朋友。朋友虽不是血亲,但胜似血亲。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也是分层次的,有刎颈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神交、至交等等,还有酒肉之交。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朋友讲究的是交心、知心。朋友相亲,如同男女相爱,爱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古人说,对朋友要讲仁义,要相互宽容、谅解、忠信、尊重。还有诤友,是说还要相互批评帮助。古人的论友、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学习。

师道尊严。天下状元秀才教;就连皇帝、总统也是老师教育过的。孔子是中国为师者的老祖宗,他的为人施教,堪称师表。有教无类,是他的伟大教育思想。无论贵族平民,无论聪慧愚钝,无论老幼病残,都是受教育的对象。然而,古人虽把师与天地君亲相排列,以说明师的尊贵地位,实际上只是说给文盲听的。读书人都是老师教的,但读书人却从不把当老师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说读书人金榜题名后的感受。只有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才会极不情愿地去当老师,以维持生计。明清时期有了师爷,但师爷连未入流的官品都没有,不过是官家的附庸而已。文革时期,师的命运就更惨了,师的老祖宗都被批倒了,他的徒子徒孙们日子能好过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