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有法:5招给菜增加记忆点

 遗失的禅 2016-01-17



采访过无数家商超店后,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菜品不仅性价比高,而且吃过一次很容易就刻在了脑子里,这印证了外婆家出品总监的那句话:菜肴创新一定要有记忆点。但是如何给菜品增加记忆点呢?采访了很多厨师,对此他们都一筹莫展。所以在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菜品创新的一个重要法宝:给菜品增加记忆点。


说到如何给菜肴增加记忆点,其实并不复杂。我们采访了几位总厨后发现,给菜肴增加记忆点有五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在看过此文后,能够在创新菜品时运用到这几点,为自己的菜肴增加分数。



第1招流行语命名
还记得姚祥明曾经在文章中提到外婆家的Iphone6手撕鸡、顺溜鸡、非诚勿扰、来自火星的蛙等菜肴吗?这样的菜,相信你看过菜单之后或者吃完菜品后一定能记得住。为什么?因为这些菜名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跟年轻人接触的时尚靠得非常近。所以,给菜肴增加记忆的第一个方法就是:给菜品起一个流行的名字。


下面请青年烹饪艺术家朱向佳,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1 老牛吃嫩草这道菜是我们新店的一款凉菜,做法很简单:将卤好的牛肉切成片,加入新鲜的薄荷叶凉拌。如果按照传统方法给菜肴起名,这道菜就叫做“鲜薄荷拌牛肉”。这个名字虽然很直接,但是丝毫不起眼,给客人的印象也不深。于是,我们给它命名为“老牛吃嫩草”,这个名字很生活化,但也正是因此食客很容易就把它记住了。


案例2 盗版小狮头狮子头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传统做法制作的狮子头个头都比较大,我们做的第一个改良是将狮子头个头变小,制成比普通的丸子略大的圆球即可。第二是在五花肉的基础上增加了湖南特色食材酸菜和盐菜,一来起到缓解油腻感的作用,二来就是荤素搭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起名字。我们这道菜是改良做法,我用“盗版”两字进行修饰,看似是下里巴人,实际还是很有现代感的。


第2招造型玩突破
在介绍这个方法前,先给大家看两张图片:



看到这两张图片后,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这两道菜很容易你就记住了呢?其中一道是周元昌大师研发的果味麻花鱼,一道是现在最流行的小吃蘑菇包。它们能够被大家记住,最主要的还是在菜肴造型上下了功夫。
比如周大师的这款果味麻花鱼。以前烹调鱼菜,都是整条或者起肉后切成片来烹制。但是周大师却将鱼肉切成细长条,编成麻花的形状,然后搭配比酸甜汁更清香的果味汁进行调味,这道立体感十足的菜肴就完成了。


下面,青年烹饪艺术家邱云再给大家推荐两款从造型上入手,给菜肴增加记忆点的案例。


案例1萝卜烧肉萝卜烧肉是款非常普通的老菜,一般都是将肉和萝卜切成略大的块,一起入锅长时间红烧。现在我们改变了这道菜的做法:取萝卜刮皮,将刀插入萝卜内,将萝卜的内芯挖出;将新鲜五花肉切成小丁,调味后酿入整个萝卜内,然后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红烧。菜肴做好后,从外形上看就是一个普通的萝卜,但是将其直刀切块后,食客就能看到萝卜内酿入的馅料。这道菜的做法改变了食客对传统萝卜烧肉的认识,所以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2菊花鸡胗这道菜的创意源自北京菜“火燎鸭心”。我们用火燎鸭心的改刀方式给鸡胗改刀,然后爆炒而成。做好的鸡胗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菊花一样,这也是一道低成本高毛利的菜肴。为了让菜肴颜色更靓丽、口味更丰富,除了鸡胗外,我们还搭配清炒的甜豆。



第3招口味走极端


每次来到第二乐章,小编总会记得那道热辣劲爆的“火焰山鸡翅”,原因是那道菜的口味实在太辣了。其实,在很多个性小餐馆,以口味征服食客的特色菜不在少数。虽然这类菜肴的生命力并不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食客的记忆中曾经有过一席之位。
下面请青年烹饪艺术家朱向佳和姚祥明,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1爱上臭美的鱼这道菜是我们新店的招牌菜。在设计这款菜肴时,我们考虑到很多因素:一是鲈鱼的做法有很多种,我们如何设计才能让这款鲈鱼个性又美味?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我们决定借鉴徽菜和湘菜中臭鳜鱼的腌制方法来腌制鲈鱼。做好的成品可以说味道很特别,是年轻食客愿意尝试的那种。


案例2非诚勿扰它曾经是外婆家的一款家常菜,主料是臭豆腐,辅料是各类小海鲜。菜肴做好后,带有浓郁的臭豆腐的味道,可以说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也很难忘记它。


案例3榴莲披萨在长江以南的很多城市和网络世界中,最近最流行的一道非常个性的小食就是榴莲披萨。披萨有很多不同的配料,如果让你说出其中几种,可能你叫不出名字来,但是这款榴莲披萨却因为独特的风味成为了众多年轻人,尤其是女生的喜爱。


第4招互动吸眼球
互动多体现在堂烹上,但是最近厦门宴遇的吴嵘师傅给我分享了一道他印象深刻的菜肴,这就是大董店的拔丝苹果。


案例拔丝苹果拔丝苹果是一道非常传统的老菜,但是为什么会让见多识广的吴师傅记忆犹新呢?那是因为大董店的拔丝苹果由后厨操作搬到了前厅堂烹。菜肴还是那款菜,变成互动式的烹调方法后更吸引人了。


第5招容器来整容
用容器来增加菜肴记忆点最著名的案例是蜂窝菜和跳舞的钢管鸡。如果没有那个类似蜂窝的不锈钢模具,或者说没有那个自制的钢管,这两道菜也许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下面请青年烹饪艺术家邱云和吴嵘再给大家分享四个案例:


案例1石烹金桔鮰鱼这道菜的原形是红烧鮰鱼。这道菜传统的做法就是将鮰鱼切成块,采用红烧的方法进行烹调。现在我改变做法:鮰鱼还是切成块按照传统方法烧制。菜肴烧好后,我用玻璃纸将鮰鱼和少许金桔一起包起来,放在垫有灼热鹅卵石的石锅内成菜。菜肴还是原来那个口味,但是更换了成菜方式后,菜肴立即有了提升。

案例2恐龙蛋这道凉菜在江浙一带现在非常流行。白巧克力做成空心圆球,罩在做好的凉菜上。菜肴上桌后,浇淋热的黑巧克力汁,白巧克力球立即四分五裂,盛装的凉菜闪亮登场。菜还是那道菜,但是增加了这个号称“恐龙蛋”的白巧克力空心球以后,菜肴身价得到了提升,而且售价也增长了不少。同样的案例还有巧克力“地雷”,做法详见2015年第4期《烹饪艺术家》厨艺120栏目。

案例3炒鸽松这道菜口味好,但是外形并不突出。为了让它卖相更出众,我们将炒好的鸽松装入甜筒内,插在小花盆内上菜。菜肴还是那个口味,只是更换了一下容器,立即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掏出手机来拍照。


案例4金牌荠菜丸大家看到的是一张合成后的图片,一个是正统的金牌荠菜丸的装盘方式,另一个是改变了容器后的装盘方式,虽然正统的装盘方式画面很大,但是右下角这张小图才更吸引人。


详见东方美食《烹饪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