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按理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考试来了,正常应该是学生要比老师紧张,毕竟考试成绩如何将影响学生的未来。毕竟在当下的中国考试成绩如何对学生,对家庭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只不过,在现实中,在中国的中小学学校里,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大型考试来了,期末考试来了,或者中考高考来了,老师的紧张程度一点都不比学生低,甚至有些老师会比部分学生还紧张。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老师担心学生考不好,这可能是一个原因,还是老师担心因为学生考不好影响自己的业绩的评定,这个原因可能更重要。不能说老师这种紧张不好,适度的紧张有时的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只是在当下,大部分老师的紧张程度可能很多时候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毕竟在当下这种评价体制中,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了老师教学的好坏,似乎分数是摆在一个最为重要的位置。因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高低也只是从这所学校在中考高考的分数入手,甚至最终的评价也只是靠分数的高低来区分。 哪一个老师愿意自己比学生紧张?哪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心态平和?哪一个老师又不愿意让自己过舒坦的日子?现实的压力逼着很多老师每当大型考试来临之时不得不紧张,不能不紧张,而且比不少学生还紧张,毕竟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好好学生,毕竟学生中总是有一些人读不读书,学不学好,都无所谓的人;而如果老师不紧张起来,老师不下功夫静下心来认真教学生,是完全有可能最终被批评的,毕竟学生是不自觉的,毕竟学生是喜欢偷懒的。 当下的这种评价体制没有改变,老师所承受的压力始终不可能比学生低,老师的紧张程度也是不可能比学生低的。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老师减轻压力和紧张度呢?我以为是有的。能否实行教考分离,或者不要过分强调学校分数的评比?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学校的体系能否更科学更合理一些,而不是只是唯分数是论,也许是可以有助于学校减轻压力,老师减轻压力。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因为现实似乎有离不开分数的比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