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法考试刑法必背干货100条(十)

 诗心竹梦 2016-01-18


故意犯罪的考点

1、刑法第 14 条第 2 款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 15 条第2 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刑法分则条文仅描述客观构成要件、没有规定责任形式的犯罪,只能由故意构成。只有当法律对过失犯罪有规定时,才能将该犯罪确定为过失犯罪。

2、我国刑法中的故意是一种实质的故意概念,即并不是只要认识到行为与结果的单纯事实(外部形态)就成立故意,还必须认识到行为的社会意义与结果的危害性质。换言之,成立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法益侵害性,即实质的违法性,但无须认识到形式的违法性。对此,可参见 2011/2/5 之 A 项。

3、责任是对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非难可能性。进行非难的根据,是行为人具有他行为的可能性,这便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过失、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以及期待可能性。非难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与过失相比,在认识到法益侵害结果的前提下,实施故意犯罪的行为人,更值得非难。

4、有一些犯罪看似是故意犯罪,实则是过失犯罪,必须引起重视,因为这关系到能否成立累犯的问题。包括: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此外,事故类犯罪、失职类犯罪,均属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的考点

1、没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换言之,过失犯要么既遂,要么无罪,不存在预备、未遂和中止形态。

2、只能是结果犯。换言之,无结果则无犯罪。

3、按照责任主义原理,将某种犯罪确定为过失犯罪时,应以存在相对应的故意犯罪为前提。换言之,如果将某种犯罪确定为过失犯罪时,并无相对应的故意犯罪,那么,这种确定结论就是错误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非难可能性完全不同,因此,一般情况下,对过失犯罪的处罚都轻于与之相对应的故意犯罪。

4、具有法定性。换言之,只有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请注意:这里的“法律”,只限于刑法。

5、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三个共同点:( 1)都没有犯罪的停止形态。意即,要么既遂要么无罪;( 2)都没有犯罪目的和动机。意即,犯罪目的和动机只能出现在直接故意犯罪中;( 3)都只能是结果犯。意即,如无犯罪结果,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本身不能成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