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哥窑的神秘面纱

 木立 2016-02-01

     快过年了,不谈国家大事,说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情。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未来的收藏界,最热门的可能是中国的宋瓷。原因大致是说宋瓷存世量太少,既代表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巅峰,又在制造技艺上断了代,所以较之技术和器物均传世至今的明清瓷而言,宋瓷的文化和收藏价值都无与伦比。这观点我是很认同的,要怪只能怪昔日的蒙古大军太血腥,动不动屠城,致使世界上最辉煌的宋瓷技艺基本上失传了。

     在所谓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哥窑是最神秘的一个。我手头也有一两件哥窑器,一直在把玩研究,有点基本的认识和感觉,所以就行文专说哥窑。

1世上到底有没有哥窑

     我的看法是,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什么哥窑,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哥窑这么个窑口,至少在宋代是没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宋代的文献有关于哥窑的任何记载。这么好的东西,又是五大名窑之一甚或是之首,还是皇家最喜欢的瓷器品种,怎么可能没有当时的任何记载呢?这不合常理。明代才开始出现有文献记述所谓哥窑的只言片语,这已经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后人记述前人的事情,臆想的可能性太大。

     其二,迄今为止,所谓宋代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定窑、官窑的窑址均已经找到,并有考古的发掘,唯独哥窑的窑址迄今没有找到。虽然历代都有猜测或者考古研究,如今许多地方也都在争这个窑址,实际上始终无法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三,从材料和制作技艺上看,哥窑与官窑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谓“紫口铁足”、“聚珠攒沫”和“金丝铁线”三大哥窑特征,除了“金线铁线”外,官窑与哥窑均没有多大的不同。官窑的开片和纹线也有“铁线”或“金丝”,唯独不是“金丝”与“铁线”同在,所以就有了官窑与哥窑之分。这种区分方法是否合理,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没有?

     通过我和朋友们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所谓宋代五大名窑,在制作技艺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只在于制作形态、材料(胎质和秞质)、气候以及制成后保存的路径与方式上的差别。尤其是钧、汝、官、哥,技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不同的地方制作,使用材料不同,出品后是存世使用还是入窖保藏,到后世所展现出来的颜色、开片和纹路,尤其是所谓“金线”和“铁线”就会有所不同。

     结论就是,所谓哥窑是根本不存在的,哥窑就是官窑的一种。哥窑独有的“金丝铁线”是后天形成的,是时间沉淀的结果。我将在下面解释作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2 到底什么是“金丝铁线”

     许多文献上讲,“金丝铁线”是在制作时人为添加颜料的产物,为此还专门编造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说宋代有浙江的章氏兄弟制作青瓷,兄弟分家,弟弟为了给哥哥捣蛋,偷偷给其秞水中掺加了粘土,致使烧出来的秞面开裂。哥哥一看出炉的青瓷开裂,很伤心很生气,一怀茶水砸向刚烧出来的瓷器,于是就偶然发明了“金丝铁线”。依据这个传说,人们给“金丝铁线”的解释是制作过程中人为添加颜料所致。

     但是,这个传说及其对“金丝铁线”的解释是缺乏常识的。首先,在章氏兄弟没有发明“金线铁线”之前,钧窑、汝窑、定窑、官窑所烧造的瓷器均有秞面裂纹,难道这也是兄弟间捣蛋的结果么?要知道,秞面开裂是因为秞质与胎质的膨胀系数不同,烧出来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渐出现的。这种秞面开裂的情况,在古代制瓷中是普遍现象,工艺技术局限所致,是一种天然裂,比如下图中唐代越窑瓷器中就有裂纹,这与章氏兄弟的故事没半点关系。

     所谓“金丝”或“铁线”,其实就是胎土的颜色在秞面开裂后呈现出来的颜色,胎质烧制后如果呈现红色,秞面裂线就是所谓“鳝血”线。如果胎质烧制后呈现黑色(含铁量高),秞面裂线就是所谓“铁线”。胎质炼制后呈现红黄色,秞面裂线就是所谓“金线”。对钧窑、汝窑、定窑、官窑而言,表面的裂纹颜色也是很多的,通常就是这所谓的“铁线”、“金线”或者“鳝血”线。这也刚好印证了几大窑口在制作技艺上的一致性。下图依次是钧窑、汝窑、官窑瓷器的开片和裂纹。

     从上图看,与哥窑最接近的开片形式是官窑。问题是,既然官窑与哥窑都有相似的秞面裂纹,为什么官窑的瓷器纹线是单色,唯独哥窑是“金丝”与“铁线”同在呢?

     所谓哥窑的“金丝铁线”其实是官窑瓷器入土窖藏的结果。但凡有“金丝铁线”的所谓哥窑器,一律都是黑胎或偏黑胎,炼制过程中因为胎质和秞面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出现秞面裂线,而且这种裂线很深,直接见底,能呈现胎体的黑色,这就有了“铁线”的基础。这一点在形成原理上,同钧、汝、定、官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同官窑没有区别,只要胎体是黑色或偏黑色的官窑器,都会有这种情况。

     当这些带有“铁线”的官窑器出品之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继续的热胀冷缩现象,比如用它们盛热汤或热茶,外层的秞面先受热,内胎后受热,冷却的过程刚好相反,这就会出现再度的秞面开裂。只不过,后面使用过程中的温差不会太大,这种开裂也不会有烧制过程那么大,不仅开裂的程度较小,深度也较浅,不会见底,所以就没有出现体现胎色的“铁线”。表面开裂的浅线,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渗入外界的颜色,比如茶色,这就形成了表面的所谓浅一些的“金线”。

     通常,使用过程中传世的东西,这“金线”不会太“金色”,因为外界的颜色杂,有些也是偏黑色的,只不过表现出来没有“铁线”那么深而已。所以我们看到故宫的所谓哥窑器的“金丝铁线”中的“金丝”都不是很明显,有些甚至也是偏黑色,只不过比“铁线”浅一些,细一些罢了。下图是故宫的哥窑器,只有粗细不同的“铁线”,而“金丝”并不明显。 

     我们知道,蒙古大军打过来后,其铁骑是非常快速的,皇家也好,达官贵人也好,除了迅速埋藏,别无选择,这恐怕正是宋瓷传世太少的原因。如果这带有“铁线”的官窑器被入土窖藏了,表面细而浅的裂线中就会被渗入黄土,这就有了最明显的“金线”。用百倍放大镜看所谓哥窑器,我们既能看到“金线”中的黄土,也能看到秞面表层的气泡破裂后渗入的黄土,它们的颜色是一致的。由于入土时间长,渗入的黄土基本上已经结晶化了,所以很难通过出土后的清洗去掉这些结晶化的黄土了,“金线”也就被固化了。

     这就是哥窑“金丝铁线”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因为传世的所谓哥窑器太少,故宫的专家们也难以有真实的物件长期在手中把玩研究,所以,对这哥窑器的“金丝铁线”的形成原理,至今没有人能准确地解答。我之所以能揭开这个谜底,是因为我手中有东西,而且敢于破坏性地研究,能切实地看到真实的胎色和“铁线”与“金线”的真实面目。下图是黑胎和百倍放大的“金丝铁线”图片。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金丝铁线”,其实裂缝中都有黄土,表面的气泡破裂中也涌入了黄土,之所以肉眼看到粗线是“铁线”,细线是“金丝”,只不过“铁线”的裂缝粗而且深,胎色呈现出来了,而“金丝”则细而浅,肉眼只能看到黄土的颜色。

     所以,一个基本结论就是,“金丝铁线”是千年时间沉淀的产物,是人工无法仿制的。这也是鉴别所谓哥窑器的关键所在。你看看现代人仿制的哥窑器就知道了,简直是不可相提并论。下图是现代仿品,用颜料做的“金丝铁线”,很呆板,很假对吧。

 

3 什么是“聚珠攒沫”

     所谓哥窑的三大特征中,“紫口铁足”最好理解,因为胎体黑色,所以就有了“铁足”,口沿处施秞相对较薄,底色透过秞面呈现出“紫色”,这也好理解。除了上面的“金丝铁线”不好理解,还有就是“聚珠攒沫”也不好理解。因为哥窑的气泡用肉眼是很难看到“聚珠攒沫”的真相的。

     所以,我就用百倍放大镜将其展示出来,大家一看就知道了什么是“聚珠攒沫”了。现代制瓷工艺要造这出这么神奇“聚珠攒沫”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这“聚珠攒沫”是多次施秞,多次烧制的结果,气泡层层叠叠,大大小小,才可能有“聚珠攒沫”的效果出现。 

     把研究所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没别的意思,为自己积点功德,以免太多人用高昂的代价去买了一堆假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