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

 老阿更 2016-02-10
黄圣依练习跆拳道图片


  1无极态

意象:

身体恭肃,和思澄澈,洗心涤虑,一任静寂。

动作:

身体直立,面部端庄,眼神微闭或平视,内察周身;呈放松态。头手肩肘胯膝足等皆无主观动作表现;一任自然。如图4-1-1至4-1-2所示。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孙禄堂先生有言:行无极态式时,“心中空空洞洞,内无所思,外无所示,伸缩往来,进退动作,皆无征兆”,即是此意。

2太极态

意象:

《蒙古密法简介》一文中有言:“妙在整念,安排各端,心系唯一,诸般安然”可用于形容行太极式时的整体思维状态。此外,这种思维状态可推及太极态式以后诸式用意。进一步讲,“整”即是统筹考虑周身各大关节,即头、手、肩、肘、胯、膝、足等。安排即是用“九要”去安排,去保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状态。所以,太极态式一发动,则需“九要”齐备。且以后各式均需保持“九要”规矩,须臾不可离之。如此,方能渐进“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达到身体运动时的高度协调有序。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

两足根略略相并,两脚尖分开成90度角;两手略松平展。此动作可喻示无极之末,太极之始;称之为无极态中之有极态,是无极态和太极态的转关态。如图4-2-1所示。

动作2:

两手微张,收至两胯前,虚抱小腹。两臂微屈,两肩松开。右足尖向里扭直,与左足成45度角。头与右足向里扭时,同时向左边扭转;两眼随即向左前方看去。此时,意观全身,将心稳住;气往下沉,用意塌住腰。全身动作要自然,不可用拙力塌劲。头扭转之时,要用心意调动全身各部,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的状态。据此,以后各式状态均需以达到“身体轻灵,内外一致”为标志。

3懒扎衣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先将两手合向里扭,扭至两手心相对。拇指领劲,两手徐徐地向左前方如同抱一圆球沿外弧线抬起,高与肩平。

动作2:接上一动作;上述动作将停未停之际,两手仍如同抱一圆球靠着身子返划内弧线至小腹前,两手心平直相对。动作1和2动作中的所谓呼吸是为了配合身体放松之用。本套拳中其他诸式演练过程中,习者可斟酌使用,切勿刻意强求,以至呼吸不畅,影响锻炼效果;一般练习过程中,以自然呼吸配合为主。

动作3:接上一动作;前动作将停未停之际,左足向左前方迈去,两手心相对着随即抬至心口前;足后跟落地瞬间,两手即从心口窝向左前方徐徐一气伸去。伸至极处,两肩松开,同时往回缩劲;两股前节要有力。以上蹬顶伸缩皆是在虚灵顶劲的基础上,用意不用拙力。右足在两手前伸之时,同时向前跟步,足尖着地,离前足距离自觉适度即可。左足在身体重心前移过程中,渐渐全足着地。两手仍如同抱着圆球状。两眼向两手当中的方向看去。

动作4:接上一动作;外形似停,而内中之意不停。两肩和两腿里根均用意尽量往回往里缩劲。腹内要圆满虚空,神气收敛入骨,逆运至丹田。随即两手一气着,往右、往里收至右肩前,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与右手鱼际相齐。左足尖仰起,左足跟为轴,与身手同时向右边旋转。重心移至右脚过程中,右足也徐徐全足着地。两眼望着右手看去。勿停。

动作5:接上一动作;重心移至左足,身体略屈,右足往前(无极态式右方)迈去,足后根着地,距离远近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同时,两手一气着往胸前回抽至下颌下方稍前,掌心向外,右手高,左手低,左手食指约与右手拇指相齐,停住。两眼视前。

动作6:接上一动作;随即两手即一气着往前推去,两臂略屈,左手心在右手里腕左下略后方约二、三寸开外。同时,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足,右足全足着地,左足同时跟步,足尖着地,在右足跟后左方二、三寸左右处。两眼仍看前右手。微停。

整个动作过程中,腹内要松静虚空。此外,舌顶上腭,提肛塌腰,足蹬头顶;两肩两腿,里根缩劲;都宜遵从用意不用拙力的要领。总之,要遵从前人所述“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等基本原则,保持动作的“一气流行”状态。

本式解析:

 懒扎衣通常被称做太极第一大式。对之,应予高度重视。在所有98式中,此式占式较多。并且,用于左转开合手式的转接。

4左转开手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接上式,重心移向左足。同时,将右足尖仰起,以足后跟为轴,向左边扭转,扭至足正直。身子要随着右足一气着扭转。同时,两手如同抱着气球,内中气体正处膨胀的状态;两手大指在胸前约一、二寸左右处,平着往左右分开,开至两手虎口与两肩尖相对;两手五指都呈张开状态。重心再适时移至右足,将左足扭至正直。重心最终在两足之间,微停。两眼视前下方,关注周身。

过程中,用劲要和平,切忌忽起忽落间断、努力乖戾的状态。

5合手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接上式;重心仍在两足中间,同时两手如同抱着气球往回缩小之意,往一处合;合至两手相距约与脸同宽,两手大指相离寸许。两手心空着,仍如同抱着圆球相似。两腿要弯曲,右足全部着地,左足跟欠起,足尖着地。停住。两眼看两手当中。如图4-5-1至图4-5-6所示。

过程中,身体动作宜轻灵,手足扭转开合要自然。周身不可有丝毫勉强用力之处。

6单鞭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先将两手腕往外扭。左足在两手分开之时,同时往左边(无极式左方)迈去,斜横着落地。距离远近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两眼视右前下方。

动作2:接上一动作;再从心口前上方横平着,如捋长竿,往左右徐徐分开到极处。两手心朝外,两手掌直立,两手指与眼相平,两眼看右手食指稍。右足横直着,重心左移,使左膝与左足根几近成一垂线为止。

过程中,两腿要里曲圆满,不要有死弯子。身子仍要直,两肩要松开,两腿里根也要松开缩劲。两肩两腿里根都宜松开,腹部就能松开,达到气能收敛入骨、神舒体静的状态。腹部之气不能骤然向下压力,要以意运气,徐徐下注于丹田。宜遵从道德经所说“绵绵若存”的说法,方能有助于达到上述所说的状态。

7提手上式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接上式,将重心全部移至左脚,腰要塌住劲。同时,左手手心朝外,沿上弧线,移至手背靠着头部天庭穴部位处;右手沿下弧线,移至大指跟靠着丹田气海处(即小腹);右足也与两手同时往左腿处合并,两腿似挨未挨,足尖落地,与左足尖相齐;两足相离寸许。定式时,两腿弯曲似半月形,身子仍直着稳住;身子形势虽停,但内中神意仍未停,以待换式。过程中,两肩两腿里根在与两手两足配合动作时都要松开;腹部保持空静虚灵的松开状态,不要用压力往下沉气,要用神贯注。总之,在全部动作过程中,要注重一气贯穿。

8白鹤亮翅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将左手从头部往下落至心口下边,肘靠着胁部,大指跟靠着腹部。右手从小腹处,直线上提,两手相遇于心口处,左手在里,右手在外,两手心相对;随后,左手略沉下一点;右手继续上提,右手腕往外扭,扭至手心朝外,起至头部,手背靠着天庭穴部位处。同时,右脚渐至全部着地,重心移至右足;左足跟欠起。两眼视向前方。

动作2:接上一动作;右手大指跟离着右边脸面,似挨未挨着,从头部往下落,落时肘要直着往下坠;左手从心口下边,于右手往下落时,同时靠着身子上起至心口与右手相齐;两手大指相离寸许。左足与两手起落时,渐至全足着地,重心移至左脚;右足跟欠起。两眼仍视前。

动作3:接上一动作;两手微向前上方抬起;同时,右足与两手同时,往前迈步,足跟着地,身子直着,两足距离远近自定,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准。两眼仍视前。

动作4:接上一动作;右脚渐至全部着地,重心移至右脚;左足后跟与右足尖落地时,同时欠起,往前跟步,跟至与右足相齐。与此同时,两手与身子一气着,徐徐往前推,推至两胳膊似曲非曲,似直非直;两眼看两手当中,停住。

过程中,腰要塌住劲,两肩两腿里根皆用意缩劲,切记不可显缩;头部领劲,也不要显领。心中保持虚静、空空洞洞和无所征兆的状态(有极之后的无极态,也应常回顾之)。总之,不着意思,自然稳住,方为神妙。

9搂膝拗步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重心移至左足;同时,身子微左扭;右足虚接地,向左边扭少许,停住。两手如同抱一球,膨胀并且在胸前顺时针旋转着;左手抬至下颌前下方近处,右手下落至小腹正前近处。眼视前方稍下。

动作2:右足逐渐落实,重心移至右足;左足根微微欠起。同时,左手下落,右手上抬,同至心口前方,两手心相对,两手指向前方;两眼视前下方。

动作3:左手从心口处,往下斜搂一弧线,搂至左胯前,大指和二指撑开如半月形。左足在左手搂时,同时往左边斜着迈去,足后根着地;右手在左手往左边落时,手心仍朝里着,与开手式相似,同时往右边开去,开至大指与右肩相平。眼视左前方。

    动作4:左足渐至全足着地落实,重心移至左足,身子仍直着。同时即速将右手食指稍从右口角外寸许处,往左边(相对无极式而言)推去,推至胳膊似直非直、似曲非曲,食指稍与口相平。左手同时由胯前沿平外弧线搂至胯旁,大指离胯一、二寸左右,直指胯尖。右足与右手同时向前迈步,迈至左足胫骨旁落下,足尖着地。两眼仍看前手食指稍。式微停,内中之意(绵绵若存)不断。

过程中,腹内在左手搂时,即速松开。上述动作要用神气贯注,不要用拙力。腹内松开时,如同手提纱灯,从顶直着往下按,按至形式圆满,周身无亏;内里虚灵;腹内松空。

10手挥琵琶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重心在左足不变,左腿微屈;随即将两手五指俱伸直,左手内旋上抬至心口左侧,掌心向右,掌指前方;右手内旋下落至心口前,掌心向左,掌指前方;右胳膊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着;两手一后一前,左手心与右肘正相对。同时,右足即速往后撤步,足尖着地,撤步远近以不牵动左足处身体重心为限。两眼视前。

动作2:随即将右手往回拉,拉至心口前停住;左手在右手往回拉时,同时往前伸去至极处。同时,右足逐渐全部落实着地,重心移至右足;左足也同时往回撤,撤至右足前边,足后根与右足相离寸许左右,足尖着地,停住。

过程中,身子往回撤时,内外要一气着往回撤,不可散乱;要神气稳住,不偏不倚,腹内松静,周身轻灵;如同悬在空中一般。

11进步搬拦捶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左足前迈,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落地时稍外摆,斜着着地。左手内旋至掌心向下,伸至极处;右手外旋至掌心向上,在心口近前处略下,右肘与右胁似挨非埃着。两眼视前。

动作2:左足逐渐全部着地落实,身体重心前移(前七后三);同时,左手拉回至心口前,左肘与左胁似挨非埃着;右手向前方略上着伸至极处。两眼视前。

    动作3:重心全部移至左足,右足略抬离地经左胫骨朝前迈去至极处,斜着着地,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同时,左手原地外旋至心口略下,掌心向上;右手也原地(随身体)略前伸内旋至掌心向下。两眼仍视前。

    动作4:右足逐渐全部着地落实,身体重心前移(前七后三);同时,右手拉回至心口前,右肘与右胁似挨非埃着;左手向前方略上着伸至极处。两眼视前。

    动作5:重心全部移至右足,左足略抬离地经右胫骨朝前迈去至极处,左足根着地,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同时,右手原地外旋至心口略下,掌心向上;左手也原地(随身体)略前伸内旋至掌心向下。两眼仍视前。

    动作6:左足逐渐全部着地落实,重心逐渐全部移至左足;右足跟至左足根后约一、二寸左右处;左足后根正对着右足内踝骨。同时,左手原地成拳,拳心向下;右手原地外旋成拳,拳眼向上,从右胁即速往左手腕上边直着打出,拳与心口平;左手背朝上着,与右手往前出时,同时往心口里来,左手里腕靠着心口。两眼看右手食指中节。右拳往前打时,两肩不可往下硬垂劲;两肩两胯里根及腹内仍是松开状态。

整个动作过程中,要精神贯注,身式中正,意气和平,不可乖谬。

12如封似闭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两手臂微紧,身体重心略下沉;右脚伸向后方,前脚掌着地停住;两脚距离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两眼视前。

动作2:接上式,右足全部着地落实,重心全部移至右足;左足后撤,足尖着地,足后根离右足寸许。同时,两手变掌,先将右手往回抽,左手在右手往回抽时,从右胳膊下边挨着,同时往前伸去;两手一抽一伸,至两手相齐为止;两手腕均向外扭劲,扭至两手心朝外。

两手与左足撤时,同时往回抽,两大指相离寸许,抽至心口,轻轻靠住。两腿要里曲圆满,似半月形。过程中,身子要一气着往回撤。如同面西站在东行船上,撤步时,身子一气回撤,才能平稳。两眼视前。如图4-14-3至图4-14-9所示。

上述动作过程中,身子要平稳,不可忽起忽落,高矮要一致。

13抱虎推山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将两手心朝外着,一齐往前推去。同时,左足极力向前迈步,着地距离以不牵动身体重心为限。

    动作2:上动不停,左足一落地,重心即速前移至左足;右足随后跟步,离左足后根一、二寸左右。两手继续前推,至与心口平齐;两胳膊呈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状态。两眼看两手当中,停住。

过程中,身子高矮仍与第十四式(如封似闭式)一致。不要散乱,腰要塌住劲,又要松开劲。周身内外的气和劲,仍宜松沉。外形虽然微停,但内中之意不停。

动作1:接上式,左手仍用掌,内旋变至竖掌极力用意往前(无极式的左方)伸住;腹内用神气贯注,身躯不可有一丝俯仰之形;随即右手成拳外旋,拳眼向下。身体略左扭,重心移向左足,右足以脚跟为轴,向左略扭少许。两眼回看右拳。

动作2:右拳往回往下拉至右胯旁上方二、三寸开外处,重心移至右足,身躯左扭至面向无极式左方,左足以前脚掌为轴略作调整,左脚跟虚虚离地少许。两眼看左手食指。

    动作3:左足渐至全足着实落地,重心移至左足。右胳膊如同藤子棍曲回,靠着胁,拳从脐处往前左肘伸去。右足在右手伸时,同时往前跟步至左足里边当中落下,足尖落地,两足相离寸许。两手同时往前伸住。两肩与两胯里根用意往回缩住。伸缩总要一气。两眼视前。

动作4:前一动作似停未停之时,即将右足往回撤,足尖着地渐至全足落实,重心移至右足;左足随即也往回撤至右足前边落下。两手仍伸住,位向关系不变。两足往后撤时,身形、各处劲性、虚灵情形、两足相离远近均与第十二式(手挥琵琶)相同。

14肘下看捶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左手仍用掌,内旋变至竖掌极力用意往前(无极式的左方)伸住;腹内用神气贯注,身躯不可有一丝俯仰之形;随即右手成拳外旋,拳眼向下。身体略左扭,重心移向左足,右足以脚跟为轴,向左略扭少许。两眼回看右拳。

动作2:右拳往回往下拉至右胯旁上方二、三寸开外处,重心移至右足,身躯左扭至面向无极式左方,左足以前脚掌为轴略作调整,左脚跟虚虚离地少许。两眼看左手食指。

    动作3:左足渐至全足着实落地,重心移至左足。右胳膊如同藤子棍曲回,靠着胁,拳从脐处往前左肘伸去。右足在右手伸时,同时往前跟步至左足里边当中落下,足尖落地,两足相离寸许。两手同时往前伸住。两肩与两胯里根用意往回缩住。伸缩总要一气。两眼视前。

动作4:前一动作似停未停之时,即将右足往回撤,足尖着地渐至全足落实,重心移至右足;左足随即也往回撤至右足前边落下。两手仍伸住,位向关系不变。两足往后撤时,身形、各处劲性、虚灵情形、两足相离远近均与第十二式(手挥琵琶)相同。

     15倒辇猴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第一段:左式

    动作1:接上式;先将左手外旋着往胸前处来,大指至胸前二、三寸开外,手心向下;右手在左手往胸前来时,手心朝上着,同时往右边斜着往下落至右胯前二、三寸开外。与上述动作同时,左足跟略外撇调整,逐渐全足落地,重心至左足;随即右足一气着跟至左足旁,与左足平齐成倒八字步。两眼视前下。
动作2:接上一动作;重心至右足,将左手从心口斜着往左边搂一弧线,大指、二指撑开如半月形,搂至大指离左胯一、二寸左右;左足在左手搂时,同时也斜着往左边迈步,足后跟着地;再将右手手心向上着,往上抬起,起至与右肩相平。两眼看前下。
动作3:上动不停;再将右手手心向里着,五指俱张开,食指稍从右口角寸许处往前推去。两手的曲直皆与第十一式左式搂膝拗步相同。右足在右手往前推时,也同时往前跟步,跟至左足跟右后方四、五寸开外落下,足尖着地;重心至左足。两眼视前手食指。
孙禄堂先生在此式解说中着重写道:此式自两手两足,动作始末要一气串成。内中并无间断,如同圆球滚一周圈,没有停滞之意。内中之气,自胸至丹田,与坐功坐至静极时,腹内如空洞相似;周身之神气,全注于丹田沉住,故内家拳实与丹学相表里。内中之气,诚有确据,并非空谈;实地练习,功久自知。
第二段:右式
动作4:接上式;重心移至右足,将左脚尖欠起,以足后跟为轴,往里扭转,与右足成倒八字步。同时,右手拉往胸前,大指至胸前二、三寸开外,手心向下;左手里旋落至左胯前二、三寸开外。两眼视前下。
动作5:重心至左足,将右手从心口斜着往右边搂一弧线,大指、二指撑开如半月形,搂至大指离右胯一、二寸左右;右足在右手搂时,同时也斜着往右边迈步,足后跟着地;再将左手手心向上着,往上抬起,起至与左肩相平。两眼视前下。
动作6:上动不停;再将左手手心向里着,五指具张开,食指稍从左口角寸许处往前推去。两手的曲直皆与第十八式右式搂膝拗步相同。左足在左手往前推时,也同时往前跟步,跟至右足跟左后方四、五寸开外落下,足尖着地;重心至右足。两眼视前手食指。
此式动作5、6与本式倒辇猴左式动作2、3相同,惟左右相反。
若做完右式后,再继续左式,可按本式右式动作程序进行,惟左右相反。重复次数不拘,但要成偶数。

16三通背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第一段:
动作1:接上式;先将右手外旋往下右后划一弧线至右胯侧,同时左手掌缘略前下推压。此时,身体略下蹲,重心仍在右足。两眼视前手。
动作2:左手后拉,右手内旋与左手并列相会于心口前,两手心相对着;与此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居中。两眼视前。
动作3: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右手外旋上举至头顶正上方;左手同时下按至左胯前侧旁一、二寸左右,大拇指约指向胯的前侧部。两眼正视前方。
动作4:右手与前述动作一气着从头顶往下按;同时,左手内旋至手心朝里靠住;左手随右手按至小腹以下时同变顺指下插近地面处停住。左足同时往回撤,撤至足后跟与右足后跟呈似挨未挨的状态。两腿微微弯曲着,两胯里根用意缩住劲,要仍然用意塌住。两眼视右手食指根节。腹内仍然收敛神气于骨髓,身子虽有曲折的形式,但腹内总要含有虚空松开之意,并没有相挨的情形。
第二段:
动作5:两手同时上提至心口前,手心朝下着;重心仍在右足。两眼视前下。
动作6:再将右胳膊往上抬起,起至手背靠着头正额处;身体也同时直竖起。又将左手虎口朝上着,同时从心口前往前伸直,左手虎口仍然朝上着,左手食指尖与口鼻(或肩)相平。左足与两手动作同时极力往前迈去,两足距离远近以不影响重心移动为限。两眼顺着左手食指稍看去。
过程中,应将神气沉住,分清内外开合、虚实动静,不可有一丝混淆;切忌造成内中神气散乱不整。
第三段:
动作7:再将身体整体右转至脸朝向右边(无极式右边);重心偏向左足,右足尽量往前(即无极式右边)迈去,两足距离远近以不影响身体移动为限。同时,左手移至手背靠着头正额处;右手尽量往前往下斜着落去伸直,掌心朝右,食指尖与口鼻(或肩)相平,虎口仍朝上着;两眼顺着右手食指稍看去。
第四段:
动作8:左手内旋,从头正额处往前往下落去,伸至极处;虎口仍朝上着,与左肩相平直;右手同时内旋,变至两手心斜相对着。两眼看两手当中。两足仍未离地。重心移向右足;左足以前脚掌为轴,足跟略外撇欠起。
过程中,两手之劲往前伸,两肩虚空着往回缩;腰中之劲,微有往下塌之意,此意宜取虚空之意。总之,周身内外之劲如前,应做到神气收敛,气往下沉。
第五段:
动作9:再将左足先往后微微撤步;两胯、两肩里根极力往回缩住。重心移至左足;再将右足极力往后撤步,撤至左足后边,斜着落下,呈半八字形式;两足远近仍以不牵动左足处重心为限。两手手心斜相对着,拉回至胸前,渐变成拳;两眼视前。
动作10:两手从前如揪虎尾之意,徐徐落在小腹处;右足渐实,重心移至右足;左足在两手往回揪落时,同时也往回撤步,撤至足后跟在右足当中,相离二、三寸左右落下;足尖着地。身体在两手往回揪时,也徐徐往上起,头要往上顶;身体虽然起直,两腿总要呈有点弯曲的形式。两眼视前。
过程中,腹内之气,仍要缩回丹田;腰仍要往下塌住劲。一切伸缩顶塌揪皆是用意不用拙力。
第六段:
动作11:再将两手同时靠着身体往上起,起至心口上边;再往上又往前伸去,到极处勿停。左足也在两手往前伸时,同时往前迈步,足尖往外斜着落下,呈半八字形式。身体不动,两足远近以不牵动右足处身体重心为限。两眼顺着两手当中望去。
动作12:再将两手又往下落,仍到小腹处;重心移至左足,右足在两手往下落时,同时往前迈去,迈至左足前边,右足直着落下,足尖着地;两足距离远近以身体不落不起、不俯不仰、不移动重心为限。两眼视前偏下。
第七段:
动作13:再将两手仍靠着身体往上起,渐变掌起至心口上边,掌心向前下。身体略下沉,两眼视前。
动作14:同第三式懒扎衣动作5。
动作15:同第三式懒扎衣动作6。
第三十三式三通背式,孙禄堂先生将其分为五段动作进行描述;孙剑云先生将其分为六段八个动作进行描述;本文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七段十五个动作进行表述。

17云手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动作1:接上式;右手稍回,撑住,掌心向前右;同时,左手从左边,胳膊靠着身子,往右边画一下弧线,画至右腋下,掌心向前右下;呈似停未停的状态。与上述两手动作同时,重心移至右足;左足往右边迈去,离右足二、三寸左右落地,足尖仍往左边斜着点。两眼看右手食指。

动作2:两手撑住;再将左足往左边(太极式左边)迈出,距离以不牵动右足处身体重心为限。两眼视右下。

动作3:再将右手从左边,胳膊靠着身子,往左边画一下弧线,画至左腋下,呈似停未停的状态。同时,左手再从右腋下,往左边画一上弧线,从眼前边,画至左手(本式动作1)原起处;呈似停未停的状态。与两手动作同时,右足足尖仍往左边微斜着点迈去,在距左足二、三寸左右处落下;足尖仍往左边斜着点。两眼看左下。

    动作4:两足位置不动,惟重心移至右足。同时,将左手从右边,胳膊靠着身子,往右边画一下弧线,画至右腋下,呈似停未停的状态;与此同时,右手再从左腋下,往右边画一上弧线,从眼前边,画至右手(图4-36-1)原起处;呈似停未停的状态。两眼看右手食指方向。

    上述动作1到4是云手式的一个循环。两手的形式如同两个套环圈相似,循环不已,数之多寡自便。

动作过程中,腰要极力用意塌住劲,身子微有往下坐的形式。左手往右,随着往右;右手往左,随着往左;要与两个胳膊一气着,随着摇动。外形虽然摇动,而腹内依然松空,动作保持虚灵,神气注于丹田。各处要领一如先前动作。

18高探马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上)----张大辉

第一节:接上式。

动作1:仍再接云手式(图4-37-1至图4-37-3,略解);两手从左边往右边云时,左手到心口处,胳膊靠着身子;右手仍到原起处。与上述动作同时,重心移至右足;左足往回来落至右足后偏左一、二寸左右处,与右足成一丁字形式。两眼视前下方。

动作2:右手再从上边往下落,仍如划下弧线,划至右胯前,手心朝左,中手指指向前下方;同时,左手也沿下弧线,划至小腹左前,手心由朝右前下转向朝右,中手指由前上偏右转至指向前下。与此同时,重心移至左足;右足变虚,足尖着地,足后跟微微离地。两眼视前。

动作3:动作不停;两手即速往前上抬起,与心口相平直。胳膊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左手仍在心口前边,与右手斜相对着,两手心都朝里着。右足在右手往上抬时,同时往前边迈去少许落下,足尖着地,足后跟离左足二、三寸左右;两足仍成丁字形式。身子高矮与前述动作相同,两腿也仍然微曲着点;身式呈似停非停的状态。两眼仍视前。

 第二节:

动作4:即速将左手往里扭,扭至手心朝上;右手与左手同时,往心口前回拉外扭,扭至手心朝下,两手如同抱着一大圆球一样,两手心上下相离三、四寸左右,两手离心口一、二寸左右。两足尖在两手扭时,也均向左边扭,扭至两足正直或足尖微向左边斜着点,不必拘泥。重心仍偏向左足。两眼视左前(以无极式为标准)。

动作5:再即速将两手往外拧,拧至两手形式先开于两肩前。同时,重心移至左足,左足跟着地;右足朝左前方略移,式微停。两眼仍视左前。

动作6:重心移至右足,左足跟至右足左后方二、三寸左右处;同时,两手合于胸前。两眼朝两手中间方向看去。

动作过程中,虽然式微停,但内中之意不停。以后各式均宜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