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的教养,让孩子戒除网瘾

 长沙7喜 2016-02-11



特拉维夫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Dannon博士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现今社会,最容易沉迷网络的有两类人群:青少年和患有“空巢孤独症”的老人。”

为什么青少年会成为首要风险人群呢?

不难发现,青少年之所以沉迷网络,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一些心理需求通过网络可以被轻易认可并迅速满足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沉迷其中,甚至越陷越深。这些需求包括了——


1.了解世界:

对周遭的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习惯利用网络的便利和自由的了解外部世界。信息量庞大的网络世界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获得成就感:

有些孩子在校成绩不够优秀,与伙伴相处也不够融洽,情绪上总是很低落缺乏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些孩子在玩网络游戏时,相对而言较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是游戏玩输了,还可以不断地重复来过,这都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3.交友需求:

一些孩子个性比较内向,不太善于和同学或伙伴相处,在网上却能交一大堆的朋友。匿名交友的方式让他们突破许多心理障碍,对着陌生人畅所欲言,弥补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交友不畅,也达成了情绪宣泄及交流的目的。

4.性心理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充满了好奇。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有所保留,家长也总是谈性色变,留给孩子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结果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你们越不想让我知道,我就偏要知道。”想比而言,网络在这方面的开放,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满足他们了解性的需要,也因此让很多孩子沉溺其中。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不关心孩子有没有朋友,是不是孤独,也不注意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非常容易通过网络来满足情感需求,通过网络游戏来宣泄情绪,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

很多孩子沉迷网络,让家长头疼不已。如何帮助他们解除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

网络成为了孩子的心灵避难所,根源可能在于家庭环境的冷漠。因此只有父母主动改变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得到足够关爱与理解,才能让逐渐孩子改变,愿意回到现实生活当中。

1
和善的沟通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常常会口出狂澜地说出一些欠缺考虑的怪诞言论。很多父母总会轻易找到孩子把柄反驳并严肃教育孩子。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渐渐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必须承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不成熟,从幼稚到成熟有时是需要孩子自己去体会并改变,父母急于求成的教育反不仅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也会让孩子在长期的亲子沟通中受挫,并放弃与父母的平等对话。

放下成见,和善地任由孩子自由倾诉,说出他(她)的心事。除非遇到大是大非,不妨做个有素养的听众,让孩子尽情地说话,只做不带评价的回应。当孩子在父母面前全然放下戒备,他们将自然而然地愿意对父母倾诉,而不在沉醉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2
发掘孩子的兴趣

不管是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大型体育运动,还是棋牌类的静态活动,或是音乐美术等特长练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自然也会缩短上网时间,戒除网瘾。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兴趣爱好也会千差万别。可是,哪怕个性沉闷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点。父母只要细心发掘,总会发现的(收集,手工,制作模型等等)。

3
亲子合作

很多父母自己也不善长沟通,因为工作忙碌疏于管教孩子,让孩子不知不觉沉迷于网络世界。一谈到教育,他们总是不知所从。其实,亲子关系的养成,说到底也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一种,想要改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增加互动,增加交流。

一起做运动、一起看电影、一起做家务、一起完成一项任务......都是易行的互动方式。在这些貌似平凡的小事中,孩子会不经意透露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也让亲子之间的交流看起来自然而不做作。

4
别把成绩看太重

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呈现出其多元化的特点,新兴的工作岗位往往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优秀大学生,而是拥有特色专长的“差等生”,学历不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体现的唯一标准。一味地苛求孩子得高分,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反正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迫使他们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释放压力。

如果孩子成不了学霸,不如让他快乐成长,在学习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梦想而拼搏。

结语:

用积极的教养方式来对待孩子的上网问题,创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用“不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在和悦的氛围中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滋养,在“润物细无声”的亲子交流中,让孩子渐渐走向成熟,戒除网络的诱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