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苓甘五味姜辛汤医案

 学中医书馆 2016-02-15
苓甘五味姜辛汤医案
    医案一:
    初诊:2014-10-03
    男,46岁,经年咳嗽,头昏,逢冬则发。大便干燥。
    舌诊:舌淡胖,厚苔微黄。
    脉诊:96次/分,浮大左脉短,右脉略长紧虚。
    辨证:病性之标,证咳、脉数热之象,证大便干燥、舌胖、苔厚、脉大邪实之象,舌淡、脉短阳虚之象,脉紧阳郁欲伸之象,脉证合参,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
    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 茯苓12干姜9炙甘草9五味子6细辛6半夏6杏仁9大黄9 二剂水煎服 
    二诊:大便略有改善,咳嗽减轻。
    
舌诊:舌淡胖,厚苔微黄。
    脉诊:94次/分,浮大左脉短,右脉略长紧虚。
    辨证:脉证几无变化,效不更方
    
方剂: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 茯苓12干姜9炙甘草9五味子6细辛6半夏6杏仁9大黄9 二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后,咳嗽基本痊愈,大便略显干燥。半月后感冒,咳嗽复发。
    舌诊:
舌淡胖,厚苔微黄。
    脉诊:94次/分,浮大左脉短,右脉略长紧虚。
    辨证:脉证几无变化,效不更方
    方剂: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 茯苓12干姜9炙甘草9五味子6细辛6半夏6杏仁9大黄9 二剂水煎服 
    疗效反馈:基本痊愈。 
  
    经方条文依据:《金匮要略》冲气即低,而反更咳嗽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治其咳,若面热如醉者,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补记:数日后,病情略有反复,咳嗽、大便干燥未能痊愈,脉有滑大之象。思之多日,忽悟: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合增液汤是否更合拍?增液汤方名虽是增液,实为甘寒清阴中之热。咳嗽者,病性之标为机能亢进阳胜则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