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桩前后摸劲。 伏虎桩(大式桩)左右摸劲。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伏虎桩起式相同。意念假借虎欲左逃,这时右腿微微向后下坐靠,右腿向右微拧,左腿同时微向右拧,有挤挡虎颈之意;前后腿内侧微微外分,前脚五指微微扒地,前腿膝部力向前指,头与前脚、右胯与左膝似有弹簧微微上下、前后相争,身体同时微微后靠,似有挤动大树之意。双手、双臂之间微微向右回拉、外分、上提,将欲向左逃的虎牢牢地控制。随即,虎欲向右逃,这时右后脚下踩前蹬,微微上站,右腿向左微拧,挤裹虎腰,同时前脚下踩,腿部向左后微拧, 两腿内侧似有挤合之意,双手、双臂同时微向左挤合、下按、向前,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微微上下、前后挤合,身体微微向前,似有挤推大树之意,将欲向右逃的虎牢牢地控制。虎向左逃时,以双腿、双手、双臂向右拧的力为主,以回拉、外分、上提的力为辅。虎向右逃时,以双腿、双手、双臂向左拧的力为主,以向前、挤合、下按的力为辅。练习时,只可意想,不可用力。 伏虎桩(大式桩)上下摸劲。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伏虎桩式相同,双手、双臂上下摸劲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争力的要求,双腿内侧向上、挤合、下坐、外分的意念要求与浑圆桩上、下摸劲的原则要领相同。虎欲下坐时,其向上的摸劲以双手掌之间、双臂内侧上提的力为主,以向后外分的力为辅。 虎欲上站时,其向下的摸劲以双手掌之间、双臂内侧、下侧下压的力为主,以挤合、向前的力为辅。练习时只可意想,不可用力。 伏虎桩(大式桩)打乱程序摸劲。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伏虎桩起式相同。伏虎桩打乱程序摸劲时意念活动(伏虎桩左右摸劲除外)、身体各部争力的要求与浑元桩打乱程序摸劲的原则要领相同。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双腿的神经、肌肉耐力的训练,大步步法的进退,灵活多变的发力与浑圆桩的步法进退、灵活多变的发力,在实战中应达到同样的效果。伏虎桩左右摸劲与浑圆桩左右不同,前者为周身整体、左右同时配合运动,后者为开合运动,在用意、用力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伏虎桩(大式桩)六面力同时摸劲。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伏虎桩的起式相同。 六面力同时摸劲时的精神假借、意念活动与浑圆桩六面力同时摸劲的原则要领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