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曲《鸿雁》琴歌舞三绝 真是美呆了

 古诺天秤 2016-02-18


《鸿雁》是一首悠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由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先生填词并制作,曾作为热播剧
《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

当我们听到下面视频中原唱呼斯楞,以及韩磊、降央卓玛和孟根花等歌手各具风格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不难产生共鸣。在他们的歌声里,有浓郁的乡愁,诉说着成长的故事,于是故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

同时,这也是一个个寄情草原之人的自语: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地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鸿雁》被认为是中国民族歌曲的经典之作,也让世界人民在聆听中感受中华民族的音乐之美 。

正因为乐曲中的中国元素,《鸿雁》,因而也被改编成了优美的马头琴、小提琴曲,下面视频中马头琴、小提琴如泣如诉的声音,继续诠释游牧民族心中的那一缕乡愁和向往,非常精彩。

而视频中的蒙古舞蹈《鸿雁》动作舒展优美,极富蒙古民族特色,也是令人难忘的佳作。

音乐作品《鸿雁》公认为是蒙古乌拉特部落民歌,了解这首歌就从其民族和部落开始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鸿雁 沙宝亮 - 我是歌手第一季 第7期 A、关于蒙古族乌拉特部落

蒙古族起源于九千年至一万年前的蒙古高原大内海人群中的蒙古语群体。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蒙古有九个大汗,第九个大汗额乐时期常和国族塔塔尔部发生争战,额乐大汗总是胜出。塔塔尔部和邻国就结成了统一阵线,采用打败仗的计策,勾引额乐大汗陷入埋伏圈,额乐大汗的军队全军覆没,只逃出最小的儿子气颜、最小的弟弟那古斯。他们逃回大本营,带上妻儿和本部的人逃到了一个叫“额尔古纳·昆”的地方。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他们在这里生息了四百年,形成两大氏族。奇颜住在山上,所以他的部落称“尼鲁温”蒙古,意为主体蒙古。那古斯住在山下,所以他的部落称“迭尔列斤”蒙古,意为一般蒙古。四百年后,奇颜氏族和那古斯氏族走出额尔古纳·昆的时候,奇颜氏族发展为21个姓,迭尔列族发展为13个姓。
奇颜氏族的第十三代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的48部、72姓,建立了蒙古帝国。乌拉特部属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15世孙—布尔海嫡系后裔。
公元1648年,乌拉特蒙古部落受朝廷指令迁徙到现今的乌拉特地区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将随着迁徙流传到西部,成为内蒙古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特原生态民歌源自乌拉特蒙古族部落。明末清初,乌拉特部落自呼伦贝尔迁徙至今包头东、阴山西段的山南、山北草原上。
B、关于《鸿雁》及原名
《鸿嘎鲁》
蒙语的“鸿”指的是 “白色”的意思,“鸿嘠鲁”是“白天鹅”,并不是鸿雁,它原本是一曲传统的乌拉特敬酒歌曲。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大意也有所变化,由敬酒歌曲变成了思乡歌曲,直到额尔古纳乐队将其推上中央电视台,唱响大江南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鸿雁 哈布尔 - 经典草原歌曲
C、关于鸿雁的主要作者
《鸿嘎鲁》最初的词曲作者是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活佛,创作年代是清乾隆55年(公元1790)。《鸿雁》这首歌的最终成型,应归功于家乡在呼勒斯太苏木的内蒙古直属乌兰牧旗作曲家祁达楞太。莫日更庙创作了81首律歌。
日子大概应该是1790年盛夏,莫日更庙一世活佛云游到现今呼勒斯太苏木境内。眼前出现一个天然大湖泊,当地人称为“呼勒斯太湖”,里面长满了芦苇,蒙语“芦苇”叫“呼勒斯”,“太”是“有”的意思,也即“有芦苇的湖泊”。
湖边有一户牧民家正在接待远方的弟弟。活沸被请到最东面的那座大蒙古包。蒙古包里有四、五个人在喝奶酒,他们一边喝奶酒、酸奶、吃手扒肉,一边唠着家常。弟弟因路途遥远要起身告辞,哥哥再三恳请弟弟多住些日子,哪怕只住一晚再走。在这种情形下弟弟只好答应只留一宿。当时牧人家宴请没有歌声、没有音乐,活佛喝了几碗也没觉得有什么酒意,便走出包外。只见呼勒斯太湖面上畅游着洁白的天鹅;远处是辽阔的草原。美景和喝酒的场面触动了活佛的创作灵感,当既吟唱道:

  美丽的白天鹅
  畅游在湖面上
  辽阔的大草原
  多么宁静安祥
  尊贵的客人们
  请你留下来吧
  品尝那草原上
  美味和佳酿
回到寺庙后,把这首歌让乐师们记谱演唱。一首传唱大草原几百年的宴请歌曲就这样产生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鸿雁 云杰 -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 第6期
现有的《鸿雁》改编者叫祁达楞太,是内蒙古直属乌兰牧旗作曲家,1936年出生于呼勒斯太苏木,1983年去世。祁达楞太7岁时到五原的美林庙也做了活佛,大约在10岁时不知什么原因还了俗,丢掉“金饭碗”去归绥读书。解放后读完高中在包头参加了工作,先是在财政部门,后来去了当时的自治区歌舞团。
D、关于《鸿雁》的另一个传说

呼勒斯太曾被誉为是鸿雁的故乡。相传在很久以前,呼勒斯太的牧民逐水而居,以放牧捕猎为生。在二狼山下住着一户牧民,他们有一个女儿叫鸿嘎鲁(鸿雁)。他与同村的男青年布仁相爱并互定了终身。不久,外虏侵入,布仁应征去了南边。为了保卫家乡,他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鸿雁姑娘闻讯后悲痛欲绝,她决心继承心上人的遗志,告别了父母,踏上了保卫家园的征途。可是一年一年过去,草儿绿了又黄,雁儿走了又来,就是不见姑娘回还。据打仗回来的人说,美丽的鸿雁姑娘也牺牲在战场上。姑娘在弥留之际望着北方,似乎对身边的人说:叫他们不要为我优伤,等春天来的时候,我会和布仁等英雄们变成鸿雁飞回故乡,那里是我可爱美丽的家园呀!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鸿雁 乌兰托娅 - 草原之月

后来,这里就有了鸿嘎鲁的故事。再后来,鸿嘎鲁故事就变成了一首委婉动听的歌,一首深受牧民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歌。
 鸿雁的结尾是: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回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