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勒斯太访“鸿雁”

 新用户62676dui 2021-08-18

题记:秋风凉了,大雁开始往南飞了,与大家分享旧作:“鸿雁”歌曲的来龙去脉。

   这首原产于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的蒙古族民歌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11月20日,记者前往二狼山下的呼勒斯太苏木,追寻“鸿雁”的来龙去脉。

《鸿雁》的历史很悠久

  呼勒斯太被认为是鸿雁在北方的故乡。

    在呼勒斯太,还流传着关于《鸿雁》的一个美丽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呼勒斯太的牧民们逐水草而居,以放牧捕猎为生,在二狼山下住着一户叫苏和的牧民,他们有一个女儿叫鸿嘎鲁(鸿雁),她与同村的男青年布仁相爱,互定了终身。不久,外虏侵入,布仁应征去了南边,为了保卫家乡,布仁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鸿雁姑娘在家乡闻讯后,悲痛欲绝,她决心继承心上人的遗志。于是,告别了父母,踏上了保卫家园的征途。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草儿绿了又黄,雁儿走了又来,就是不见姑娘回还。据打仗回来的人说,美丽的鸿雁姑娘也牺牲在了战场上,在弥留之际,她望着北方,神情似乎对身边的人说:“叫他们不要为我忧伤,等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会和布仁变成鸿嘎鲁飞回故乡,那里是我可爱美丽的家园呀!”后来,这里就有了鸿嘎鲁的故事。再后来,鸿嘎鲁的故事慢慢的变成了一首歌,变成了一支委婉悠扬动听的歌,一支深受牧民喜爱而广为流传的歌——“鸿雁”。

  乌拉特民歌的历史渊源,要从蒙古人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此定居生活讲起,公元1648年,乌拉特蒙古部落受朝廷指令迁徙到现今的乌拉特地区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将随着迁徙流传到西部,成为内蒙古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特蒙古族是一支勤劳淳朴的民族部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乌拉特人以其聪明才智和灵巧双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乌拉特原生态民歌源自乌拉特蒙古族部落。明末清初,乌拉特部落自呼伦贝尔迁徙至今包头东、阴山西段的山南、山北草原上,即乌拉特三公旗。勤劳勇敢的蒙古人在几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创作形成了乌拉特蒙古族民歌。其内容多以赞美英雄人物和草原风情为素材,表现形式传唱为主。这些歌曲多用于迎宾聚会、婚庆喜宴等红火场面。或粗犷悠扬、或舒缓深情,且带有游牧民族特定的诙谐幽默之感。

  乌拉特蒙古族民歌源远流长,其形式和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通俗易唱,有些作品如《鸿雁》(又名《鸿嘎鲁》)、《俏丽的小黄鸟》等乌拉特民歌都广为流传,成为当地蒙古族主要传唱歌曲,这些歌曲是乌拉特蒙古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鸿雁》前身是《鸿嘎鲁》

  据呼勒斯太苏木文化站站长那日苏提供的资料,《鸿嘎鲁》最初的词曲作者是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活佛,创作年代是乾隆55年(1790)。

  《鸿嘎鲁》曾经是乌拉特宴会歌曲的代表作。蒙语的“鸿”指的是“白色”的意思,“鸿嘎鲁”是“白天鹅”,并不是鸿雁,它原本是一曲传统的乌拉特敬酒歌曲。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翻译词义的演变,把“白天鹅”译成了“鸿雁”,歌词大意也有所变化,由敬酒歌曲变成了思乡歌曲,直到额尔古纳乐队将其推上中央电视台,唱响大江南北。

  《鸿雁》的歌词有两个内涵,先写意境,后写情义。莫日更庙活佛有81首律歌,律歌主要是歌颂宗教。喇嘛们创作的敬酒歌也很多。曾几何时,乌拉特草原宴会中,喇嘛的地位很高,,们既能喝酒,又能即兴创作,不仅是本民族宗教的代言人,也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鸿嘎鲁》原创是活佛

  此前,乌拉特中旗副旗长苏亚拉图曾对记者说,“鸿雁”栖息的地方必定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而呼勒斯太苏木正具备这样的条件。早期歌词中描写的“湖”,便是现今五原县境内的海子堰。二百多年前,那里是一片汪洋,是水鸟的天堂。

  乾隆55年(1790)盛夏,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一世活佛云游到现今呼勒斯太苏木境内。眼前不远处出现一个天然大湖泊,当地人称为“呼勒斯太湖”,里面长满了芦苇,蒙语的“芦苇”叫“呼勒斯”,“太”是“有”的意思,也即“有芦苇的湖泊”。

  这一天,湖边有一户牧民家正在接待远方的弟弟。这户人家有三个蒙古包,活佛被请到最东面的那座大蒙古包。蒙古包里有四五个人在喝奶酒,他们一边喝奶酒、酸奶、吃手扒肉,一边唠着家常。吃喝完毕,弟弟因路途遥远要起身告辞。这时,哥哥再三恳请弟弟多住些日子,哪怕只住一晚再走。在这种情形下,弟弟只好答应只留一宿。当时牧人家宴请没有歌声、没有音乐,牧人们喝的奶酒也只有20度左右,活佛喝了几碗也没觉得有什么酒意,便走出包外观看周围风景。只见南面是呼勒斯太,,湖面上畅游着洁白的天鹅;北面是连绵的山川,绿茵中嬉戏着健壮的牛羊。眼前的美景和刚才兄弟俩喝酒的场面,触动了活佛的创作灵感,当时就吟唱了一首词。歌词大意是:

  美丽的白天鹅

  畅游在湖面上

  辽阔的大草原

  多么宁静安详

  尊贵的客人们

  请你留下来吧

  品尝那草原上

  美味和佳酿

  活佛回庙里后,把这首歌让乐师们记谱演唱。这样,一首传唱大草原几百年的宴请歌曲产生了。

祁达愣太功不可没

  同行的蒙文版要闻部主任乌兰给记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说《鸿雁》歌曲的最终成型,归功于呼勒斯太籍的内蒙古直属乌兰牧旗作曲家祁达楞太。可祁先生已去世多年,虽然他的亲戚还在呼勒斯太,但一时不好联系。我们便委托那日苏站长继续追踪,采访组当天傍晚赶回临河,路过五原海子堰时,我们见到了那片鸿雁栖息的天然湖泊,湖面已结薄冰,岸边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曳。这个季节,鸿雁自然看不到了,但此情此景,我们仿佛看到“鸿雁飞过芦苇荡”的画面,并想起了《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总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拍下了湖水和芦苇的照片。

  三天后,那日苏站长打来电话,说他找到了祁达楞太的亲人。11月27日,记者再次前往呼勒斯太,在乌加河镇西边的小村里,见到了作曲家祁达楞太的姐姐脑高纳和弟弟祁黄毛。祁黄毛老人家里昨天刚杀了一只羊,桌子上摆着手扒肉、血肠和炒米、奶酪等蒙古风味食品,我们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奶茶,一边听着几位老人的讲述(祁黄毛和他的老伴儿都能讲流利的汉语)。

  ——祁达楞太,内蒙古直属乌兰牧旗作曲家,1936年出生于呼勒斯太,1983年去世。祁达楞太7岁时到五原的梅林庙做了活佛,大约在10岁时还俗,丢掉“金饭碗”去归绥读书。解放后读完高中在包头参加了工作,先在财政部门,后来不知何故去了自治区歌舞团(乌兰牧旗前身)。

  关于祁达楞太怎么做了活佛的经历,几位老人已很难提供更为准确的细节,脑高纳老人说:“那时候我10来岁,只记得我弟弟他人很聪明,长得漂亮,会唱会跳,偶尔对我们讲他要到庙上去当活佛。他的那些玩耍方式就是和其他男娃不一样,突然有一天他就真的做了活佛。后来为什么去了呼市,我们也记不起来,好像那边有亲戚,可这些亲戚我们都没见过,他10来岁的人怎么能找到,也让大家感到奇怪。”

  祁黄毛老人说,祁达楞太到了歌舞团后,每年都要抽空回呼勒斯太看看,回来后,有空就到山上走,去草场转,看见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表现出异常的激动。根据几位老人的叙述分析,目前传唱的“鸿雁”歌词是祁达楞太在“文革”前改编而成,曲调基本是传统的样子。

  我们要求几位老人唱几句,他们毫不拘束地齐声放歌,与我们前几天在格日乐家听到的一模一样,尽管用的是蒙语,但歌词中依然有“鸿嘎鲁”的发音。

  这样看来,当地牧民是把“天鹅”与“鸿雁”通译为“鸿嘎鲁”了。

  祁黄毛还讲了一个细节,说因为祁达楞太当过活佛,属于“公安六条”控制的人物,“文革”期间还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那时候,蒙古族同胞怕受牵连,不敢在公开场合唱了,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起门来唱,流着泪唱,可见其深入人心程度。

  祁达楞太去世后,按当地风俗在呼勒斯太土葬。后来,他的两个女儿从美国回来,将遗体火化,把骨灰安放在了五台山。

呼勒斯太人的眷恋

  通过两天的采访我们感受到,呼勒斯太人对“鸿雁”有着非同一般的眷恋,尽管对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和歌中“芦苇荡”的位置尚有争议,但有一点他们深信不疑,那就是——“鸿雁”原产地就是呼勒斯太。而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鸿嘎鲁”最早由喇嘛创作,经几代人传唱后,由已故的祁达楞太先生修改,定型为现在的“鸿雁”。后来,电影《东归英雄传》将其作为主题曲,逐步唱响。

  从2007年起,呼勒斯太苏木就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命名为“鸿嘎鲁那达慕大会”,并将“鸿雁”歌曲下载到苏木干部的手机上,影响日益扩大。

  此外,苏木政府还帮助牧民成立了有13位歌手组成的“鸿嘎鲁乌拉特民歌坐唱团”,2009年参加了巴彦淖尔市“河套文化艺术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蒙古族长调本身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的身上。可近十几年来,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和“马背民族”走下马背,长调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马背上的千年绝唱及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但“鸿雁”却是个例外。

  草原文化遗产就像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稍有不慎就会丢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珍珠宝贝捡拾起来、串连起来,让它们熠熠发光。我们需要像保护草原原始植被一样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期待民族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采访中我们还得知,乌拉特中旗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详细的调研,以期对“鸿雁”的产生背景和文化内涵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我们期待着他们的成果!(2009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