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涕为笑”也是教育的追求

 江山携手 2016-02-19

第三次写关于眼泪的话题。

今天的一节课,讲的是亲子关系。这节课的活动设计层次清晰,学生的体验也深入到位。在分享环节,一个女生讲了自己和父亲间的冲突:本来不会吸烟喝酒的父亲,因为下岗的原因,开始变得消极颓废,不仅学会了吸烟,还经常借酒浇愁。作为女儿,她很不希望父亲就此消沉下去,便经常指责和警戒父亲的种种作为。随着父女之间的矛盾升级,她的苦恼也越积越重。课堂上,女孩一直在强调:“我之所以生气,只是不希望父亲就那么沉沦下去。”说到伤心处,女生开始哭泣,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在心理课上,亲子关系本身是一个容易催泪的话题,“稍有不慎”便会把学生的眼泪给诱导出来,特别是一些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女生,情绪极易失控,一哭一大片的事情经常发生。庆幸的是,这位授课教师很快捕捉到了学生的情绪,并及时进行了介入和修复。他先是悄悄递给女生一块纸巾,然后告诉女生:“同样作为父亲,如果我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女儿,我会感到自豪和高兴!”我很认可这位老师的做法,且不说他的处置手段是否科学,单就他有这种修复意识就足以值得肯定。

通常,我们在做感恩、孝敬之类的主题教育时,往往会追求打动学生的“度”,而这个度经常会以“是否流泪”作为参照标准。我这样说,并不是排斥课堂中的流泪现象。相反地,倘若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于某个恰当的时机,某个特定的环境,学生的情绪以眼泪的形式宣泄出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我们的课真正打动了学生,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其实,真正容易让我们留下遗憾的是:太多的人,会将流泪作为课堂的追求,把流泪看成教育的结果,让课堂在流泪中结束,让教育在眼泪中停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眼泪”作为收笔,不仅是课堂的败笔,更是教育的失败。可惜的是,在教育实践中,这样的败笔时有出现,并在一定的层面上,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一种约定成俗的追求。

课下,我和一位老师交流,这位老师提到了心理咨询里的一个观点:最好的咨询,就是让学生破涕为笑,学生带着眼泪来,我们必须让他们带着笑容回去。我想,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悲伤,但是它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让学生走出悲伤,并保持快乐。

由此,我可以想到的理想教育境界,也应该是“破涕为笑”——用我们的爱心、智慧和教育艺术,涤尽学生内心里的阴霾,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心灵葆有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