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证治简要(下)

 qlxzwx 2016-02-24


导读:虚则脏受之,实则出于腑,为三阴病发病规律。疾病千般,但却有规律可循,通过六经辨证,虽然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但可以知道疾病发生的机理、疾病的发展方向、治疗措施等。


病在三阳,正邪交争于腠理,故虽伤于寒,但可传而为热。正如《内经·热论》云“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内经·水热论》云“人伤于寒,传而为热”。之所以伤于寒而为热,是因为正气充实和邪气交争。若正气不足,则正气不能将邪气祛除,邪气反而将随正气败退而内陷。正气气化祛除邪气的道路,也是邪气随正气败退而内陷的道路。

脏腑和经脉相连,其气相通,经脉和其所连属的脏腑为一个整体。腠理内正气的来源和气化依赖于经脉(含其所连属的脏腑,下同)。“阴藏精而起亟,阳卫外而为固”,三阳正气和邪气抵抗以卫外的能力,依赖于三阴所藏精气应起支持。“五脏藏精气而不泄,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六腑及所连属的三阳经正常气化依赖于五脏经气的支持。如果正气抵抗无力,则邪气将循正气败退路径随之内陷。

《内经·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意思是阳分发病则表现为有余的实证;阴分发病则表现为不足的虚证。阴经居于腠理之中,位于皮肤和胃肠之间,位偏于腹。若邪气内陷三阴司属部分,壅塞束缚三阴功能,消耗损伤三阴之气,则表现为三阴病。

1.太阴

太阴为胃家行其津液。若太阴不足,或为邪所困,不能为胃肠行津液而四布,则津气郁滞于胃肠之膜(《内》脾与胃以膜相连以行津液,余按此膜即连接脾胃的腠理),故为食不下、腹满,满则上不受而吐,下不化而泻。津气郁滞,不能敷布温煦,故时腹自痛。《内经·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此病无有形实邪,而按之可使郁滞的津气四散,故按之可痛缓。阳明底面即为太阴,若气化有力则出于阳明而为阳明病,若气化无力则内陷太阴而为太阴病。以上为太阴区域的发病机制,也就是“太阴之为病”,简称太阴病。太阴病的治疗是扶助太阴正气,帮助其温散郁滞津气,恢复正常运化功能。

2.少阴

少阴内藏水火,所藏水火气化则出,出则化为津气以温荣腠理经脉,且少阴为枢,主血脉运枢。若少阴为寒所闭塞,或少阴水火受损,则腠理、经脉津气不能温运。津不能充于脉,气不能鼓动,则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神气失养则但欲寐。太阳底面即为少阴,若气化有力则出于太阳而为太阳病,若气化无力则内陷少阴而为少阴病。以上为少阴区域的发病机制,也就是“少阴之为病”,简称少阴病。少阴病的治疗是扶助少阴正气,打破寒凝,助其恢复运枢。

3.厥阴

“两阴交尽”、“一阴至绝,作晦朔”,厥阴为阴极而一阳初生,初生阳气当温和敷散,犹若温和春风生万物。若厥阴区域腠理为邪所闭,厥阴之气不能四周敷和,初生阳气郁而为风火,另寻他路,上攻横冲。风火上攻于心,则气上壮心、心中疼热;伤津则渴;胃被风伤,则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若体内有蚘,则蚘亦为动,吐则蚘出。若下之,则肠道及肠外腠理空虚,空虚则厥阴风火横冲犯肠而为泄。少阳底面即为厥阴,若气化有力则出于少阳而为少阳病,若气化无力则内陷厥阴而为厥阴病。以上为厥阴区域的发病机制,也就是“厥阴之为病”,简称厥阴病。厥阴病的治疗是扶助厥阴正气,抑制厥阴风火,以恢复其敷和条达之性。

虚则脏受之,实则出于腑

邪直中于三阴区域,或三阳邪不得解而内迫三阴,若三阴正气充实,或原本不足的三阴正气得到恢复,与邪气积极抵抗而为热,则常将邪气通过“胃家”的道路祛除,因为三阴经所司腠理,位于皮肤和胃肠之间,而近于胃肠。正如《内经·邪气藏府形篇》“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而此种情况治法当遵《内经热论》“三阴受病,已入腑者,可下而已”(言外之意,虚则留于脏而不能入腑,不可下,当温之)。故三阴又有承气攻腑之法。病在三阴区域,若三阴抵抗激烈而热化,最易伤阴,阴伤又当救阴。

题外话:对六经辨证是否和《内经》有关以及王叔和功过的看法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六经来源于八纲,和内经无关。而我个人认为,八纲已经完备于《内经》,当然《伤寒论》里也有八纲思想,最大的可能是后人研读《内经》、《伤寒论》总结并提出了八纲,而不是《伤寒论》的六经源于八纲。

《伤寒论》序中明确写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当然这很有可能是王叔和的注解,因为在康平本《伤寒论》序言最后署有“汉长沙守张机著,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另外“撰用素问”句前有一“注”字,明确指出此句为注解之文。自“夫天布五行……”以下内容皆低两格,也是王叔和所撰写。所以王叔和把他撰写的内容和仲景原文是严格区分的。以这种谨慎的态度,王叔和不至于瞎编乱造。


从康平本正文的低格条文来看,当为王叔和所撰,但每能发阐经义,实远超后人见解。

《伤寒论》秘而不传,王叔和是如何得到此书的不得而知。亦有王叔和为仲景弟子、王叔和与仲景弟子交好的说法。亦不可全然不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