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学习笔记)六经标本中气法作者:吴雄志

 长空舞剑月如霜 2016-02-24

我们今天讨论六经标本中间法,就是标本中气的()。我们标本法一共做了四个图,第一个图就是标本法的立体空间模型图,因为我们知道标本中气属于运气学说,运气学说的核心的实质是东方的时空观,也就是时间加上空间,所以要理解标本中气,首先必须具有空间观,我们做了一个模型,让大家去理解《内经》讲的标本中气的原理。有了这个模型,再去理解《内经》的讲述就非常的清楚,否者你就会觉得很难理解。

 

第二个图就是我们讲的形气一体图,通过第二个图要告诉大家形质和气化的关系,因为我们前面讲认识中医的时候就讲了中医对人体生理的基本认识是由三个要素来组成整个生理过程:第一是器,器就是我们讲的脏腑,五脏六腑就像我们的锅一样是个工具。第二个道,通路,也就是一个传送带,它是经络,十二经络也就是我们讲的六经,三阴三阳的十二条经络。第三个就是料,他要有这个物质基础,这些料是我们讲的这些气、血.、精、津、液。这些气、血、精、液是怎么样完成生理过程的呢?我们的气血津精液这些物质以经络为通道,以脏腑为容器,在其中发生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变化,我们就叫做气化。最终产生三个东西,物质、能量和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我们讲的结构学派,功能学派和信息学派。所以大家看我们图二最后看到了,最里面是五脏六腑,我们的脏腑,脏腑的特点是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然后联系我们五脏六腑的是什是三阴和三阳,十二经络,然后三阴三阳联系脏腑把气血津精液在这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转化以后产生了人体的风、寒、火、热、燥、湿六气。风、寒、火、热、燥、湿这是气化,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变化产生的六气,我们叫它气化。

 

形质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和气、血、精、津、液。然后人体的六气和自然界的六气相互感召,我们叫做同气相求,内外感召。通过同气相求、内外感召,把人的风、寒、火、热、燥、湿和自然界的风、寒、火、热、燥、湿相互联系。这个人的风、寒、火、热、燥、湿是怎么来的?是气化来的,气化的过程就是经络为通道,把气、血、精、津、液在五脏六腑之中进行运动变化而来。所以最根本的形质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如果我们的形质损伤,会影响我们的气化,气化又会影响我们的形质,我们叫做形气一体。它是如何影响呢?我们说阴阳划分五行,五行运化六气。所以叫五运六气。阴阳怎么划分五行?后来我们讲五行运化六气.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谈应用的问题。

 

 标本从化

标本从化的理论还是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就是说病的发生,有的生于本,有的生于标,有的生于中气,我们叫从本、从标、从中气。《至真要大论》还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内容:少阳 太阴从本,少阴 太阳从本从标,阳明 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这段话看似复杂,实际则非常简单,有三个原则:第一,标本同气者从本化。比如说少阳 太阴为什么从本?因为少阳是本火-标阳,火跟阳是同气的,是一类物质,所以它从本。太阴本湿-标阴,湿和阴也是同气的,也是一类的,所以它也从本。第二,如果标本异气的经,它是从本从标的。比如说少阴经,少阴本热-标阴,所以少阴从本 从标。太阳经本寒-标阳,所以太阳也是从本从标。如果它从本化,它就出现本的症状,从标化就出现标的症状。所以少阴和太阳最典型的就是寒化和热化。太阳热化就成了温病;少阴寒化 热化,黄连阿胶汤和四逆汤是非常典型的寒化和热化。所以太阳和少阴的特点就是以寒化热化多见,或从寒化,或从热化,因为它标本异气,属于从本 从标。第三,阳明 厥阴从乎中气。阳明经和厥阴经不从标本而从中气。因为阳明是两阳相合,厥阴是两阴交尽。都是我们的阳和阴到了极致的时候。此时,影响疾病转归的是中气。何故?因阳明经为两阳相合,热到极致,所以影响阳明疾病转归的是太阴湿化。也就是我们讲的存阴液。存阴液,这个叶天士讲,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就是讲热病的时候,存阴液是关键。

 

厥阴特点是两阴交尽,发生厥热胜复,而厥热胜复,阳气来复与否取决于少阳的火化,故从它的中气。如果阳气不来复,这个人最后由于厥证就死亡了,如果阳气来复,病人就恢复过来了,这是指极端严重的情况。当它错杂的时候,仍然取决于它的阳气。

 

大家记住三个规律:标本同气,皆从本化,因为它标和本的性质是一样的,少阳、太阴皆从本化,由于它们皆从本化,这样你就会发现少阳 太阴出现了一证论治的特点,为什么它一证论治?因为少阳从本,它是本火标阳,它从本,所以少阳无寒证(一风+两火),有寒便是厥阴(一风+一热+一寒)。少阳是没有寒证的,那个四逆散证是阳气郁闭所致的手足冰凉,并不是真正的寒证,所以务必记住少阳无寒证。

 

下面我们说太阴本湿 标阴,由于它从本,太阴又出现一个问题,即太阴无阳证,有阳皆是虚火,即李东垣讲的阴火,太阴没有阳证。太阴即便出现手足自温(指手足心发热。因为手足心属于中央位,自然归属于太阴,定位于太阴。太阴无热证,手足心发热是太阴虚火外浮之象,等同于太阴病的脉虚大,可用小建中汤),这个手足发热看似是阳证的症状,其实是太阴阳虚所导致的阴火外浮。太阴既无实火,也无阴虚的虚火,太阴之火是阳气虚弱导致的李东垣所讲的阴火,叫气虚生大热

 

所以太阴无阳证,少阳无寒证。少阳见寒证,必是厥阴(一风 + 一火 + 一寒。厥阴病病机是肝风内动+寒热错杂);太阴见阳证,都是阴火。但是有一种情况,少阳与太阴合病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此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那是太阴之寒,少阳本身是没有寒证的,因为少阳是相火,如果连相火都没有了,那生命也就终止了。第二个是标本一气,从本从标。因为少阴和太阳它是标本一气的,所以它的特点从本从标,多出现寒化和热化。所以辨少阴、辨太阳,最关键的是要识别它的寒化和热化。至于阳明厥阴它就从乎中气,因为它们都两阳相合和两阴交尽,所以阳明病最关键的是存阴液,太阴湿化,救阴不在血而在津液;厥阴最关键的是少阳相火,相火不来复,病人最后是会死亡的。标本传化六条经,就这三个规律。

 

 六经气化

关于六经气化的问题,我们再注意看第三个图,第三个图告诉我们这六条经表里互见,发生三个轴的变化。一个轴是少阳和厥阴这条经(肝 胆),表里两条经来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第二个轴是太阴和阳明(胃脾),调节人体的燥湿,燥与湿取决于这两条经。第三个轴是太阳和少阴,调节人体的寒热(最表与最里)。

 

()厥阴 少阳的升降调节

先说少阳和厥阴经,厥阴肝少阳胆共同聚于中焦,调节气机升降。肝气升即淸阳升;胆气降则浊阴降,肝胆的升降决定了人身全身气血的升降。比如说我们脾 胃的升降就受肝 胆升降的影响。还有金水的升降也是受肝 胆升降的影响。因为肝木要上升,木生火,来滋生心火,而胆气要下降,胆气下降浊阴才能下降,所以我们看慢性胆囊炎的病人常常出现肚子饱胀,吃了食物却不消化,食物不往下走,就是这条轴的原因。所以厥阴和少阳的升降保证了人体气机的调畅,水液的通畅和阳气的升降,都跟少阳和厥阴有关系。这两条经的特点,从证和症状上来讲都非常相似。我们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你看这个是咽干,厥阴病是消渴。少阳病是心烦,厥阴病是心中痛热。少阳病是默默不欲饮食,厥阴病是饥而不欲食。少阳病是喜呕,厥阴病吐蛔。所以两经的特点是非常地相近。

 

少阳和厥阴证非常地相似,少阳病多见经-腑同病。我们少阳讲,经证、腑证和经腑同病,经证是四逆散,腑证黄芩汤,经腑同病小柴胡汤。厥阴病是肝风内动+寒热错杂。另外病机上也很有意思,少阳病是正邪相争,在《伤寒论》中已经指出来了;厥阴病是厥热胜复,厥热胜复的本质还是正邪相争。少阳和厥阴对气化的影响是什么?在讲到少阳的时候,《伤寒论》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我们讲厥阴的时候是说气上冲胸,讲它的冲逆(实际上就是肝风内动!)。可以看到少阳和厥阴病的表现是非常相似的。

 

这里要讲两个特点:由于厥阴病表现为厥热胜复,所以我们托毒外出时常常从厥阴治,用升麻鳖甲汤。而少阳病表现为正邪相争,如果我们打破免疫耐受,打破机体正气不与邪气相争的状态,就要从少阳去治。在此向诸位道破:比如说病毒性肝炎,邪正不争。我们可见到那些典型症状,你为了要促使他正邪相争,可以从少阳去考虑,小柴胡汤的配伍是非常有意思的,又用柴胡、又用黄芩、还要用人参,大枣,生甘草,这些扶正的药。如果你要从厥阴去考虑的话,厥阴主要是托邪外出,典型的是金匮的升麻鳖甲汤,把邪气托出来以后怎么办?让他去正-邪相争,再从少阳去想办法。我给大家提出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思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明白?

 

()太阳 阳明的升降调节

现在我给大家讲第二条轴,太阴和阳明。太阴和阳明是调节人体的燥湿轴,我们说太阴之上湿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那么我们再看太阴和阳明这两条经的症状也很有意思。

 

第一,从脉上来讲,阳明经脉为脉大,证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我们说脉浮在太阳,脉弦在少阳,脉大在阳明,脉的长--高可以辨三阳。然而太阴病也是脉大,但是太阴病的脉是脉大而无力。所以《金匮要略》讲脉大为劳,小建中汤主之。我们看两经的脉象很有特点,阳明经证的脉是大而有力,而太阴的脉是大而无力,所以叫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大为劳说的是太阴虚证,用小建中汤;极虚属于少阴虚证,用八味丸。

 

第二,阳明的腑证是脉沉而有力,而太阴是浮缓无力,这是从脉上讲。然后再从他的开-合上来说,太阴病表现的是自利,太阴脾虚常常拉肚子或者便溏,因为太阴主开;而阳明的特点是便秘,因为阳明主合。太阴的开,从病理上表现为两点:一为太阴不开,病人就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肚子胀、恶心、呕吐不吃东西等,这是在上面的症状。而在下面表现为脾虚证的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便溏,腹泻,自利。太阴的开和阳明的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为便秘一为腹泻。从气化上面讲,因为太阴本湿标阴,所以太阴体现从湿,自利就是一种湿,有湿的人他大便就溏,自利不渴,因为我们知道太阴从湿化,所以他表现为自利不渴,我们前面讲的太阴少阳从本,所以他自利不渴。如果自利而渴那就是属少阴。无论阴虚阳虚,凡少阴病,若病人出现腹泻,必有口渴。而单纯太阴病之腹泻 便溏是不口渴的。

 

阳明病的特点为何?阳明经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阳明腑证:闭、满、燥、实、坚,大便就是羊屎疙瘩,都表现燥的特点。我们看两经的症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主开大便就溏,一个主合大便就干;一为湿化它就大便溏,不渴,一为燥化它就便秘,口干。口干是经证,便秘是腑证。你明白了太阴湿化,再鉴别太阴和少阴就很简单了,一个自利+不渴,一个自利+渴(喜热饮 不多饮),自利而渴是少阴,而太阴之为病自利不渴,《伤寒论》说得很清楚。而且脉象也是反的,一个是大而有力,一个是大而无力;一个是沉而有力,一个是浮缓无力,这些很明显的特征。

 

 ()太阳 少阴的寒热调节

我们再来说太阳和少阴调节人体的寒热,太阳是本寒 标阳,少阴是本热 标阴,标本不一致,所以太阳和少阴的特点是从标又从本。正因为从标又从本,所以两经的症状就表现为寒化和热化。太阳也可以表现为寒化和热化,热化就成了温病,寒化不外乎伤寒、中风。少阴也表现为寒化、热化,少阴的热化黄连阿胶汤,少阴的寒化四逆汤。

 

再说太阳的症状,太阳的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何故?因为它中见少阴火化,从它的本就恶寒,因其本寒,但是少阴火化(相火)一出来它就发热,所以一下就能了解到太阳病的转归。如果是少阴相火旺盛的人,得了太阳病,他会迅速化热入阳明,就是我们讲的热体人。热体人感冒之后,第一天还鼻塞流清涕,第二天咽喉痛,第三天就开始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如果是少阴火化不足的人,我们讲阳虚体质的人,得了感冒就在那里冷,却不发烧,这时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火体人的本质是少阴相火过旺;阳虚体的人,本质是少阴相火偏衰)

 

太阳病脉是浮的,少阴病脉是沉的。主要见于两种脉象,紧则为寒,缓则为风,浮紧的脉是太阳伤寒,浮缓的脉是太阳中风。少阴病的脉是沉的,怎么个沉法?少阴之为病,脉微 细(沉细、沉微),微为阳虚,细为阴虚。沉而无力的脉就是少阴寒化证。沉细的脉,既沉摸着脉又很细,我们说脉的宽度不够,摸着很细,这就是少阴阴虚,就是热化证,少阴阴虚为何脉细呢?因为阴虚血容量不够,血管里的东西少了就细。注意:阳虚病人,由于有内寒,寒性收引,也可以导致脉细,如当归四逆汤的脉细欲绝,就是因为阳虚有寒,寒性收引导致的。如果没有典型的寒性收引,没有典型的阳虚兼有大汗的情况下,它的脉细主要是阴虚导致的,血管里的血容量不够。而脉沉无力的,脉沉微的就是没有力的,就是寒化证,阳虚证。所以一个脉浮一个脉沉,从症状来讲也是非常的典型。

 

我们前面讲说太阳寒化热化,少阴寒化热化,太阳蓄水,少阴夹饮。少阴篇讲热化讲到黄连阿胶汤,就讲猪苓汤;讲到四逆汤就讲真武汤,都是夹饮。太阳讲蓄血,少阴讲动血,你看少阴病篇,有很多是在讲少阴动血,我给大家读两句,增加点感性认识: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所以到了少阴的特点是什么?是容易动血。为什么我们的黄土汤要用生地,要用地黄,这是有原因的。

 

太阳经病

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阳,中见少阴热化,如果它得了病,因为它本寒,所以见恶寒,因为它标热,所以见发热,就是本寒而标阳,中见少阴热化,由于少阴相火发动,它就发热,热化太过就转温病,转为热证;热化不够就是太少两感证。由于太阳是寒水之经,因此不光是恶寒,还可见小便不利,口渴而小便不利。这种小便不利可以采取发汗来治疗,发汗就可以利小便,因为太阳为寒水之经,所以尽量用发汗的方法来利小便,当然,饮邪还会阻碍太阳经脉的气化,导致头项强痛,无汗,发热的情况。比如说《伤寒论》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那桂枝汤都去桂以后它不发汗,但是它加了茯苓白术以后却能够利尿,能够治太阳的饮邪,此饮邪阻碍经络,也会导致一些类似于表证的症状,所以利小便也可以解表。五苓散用利尿的办法也能够解除表证,它用解表的办法也能够利尿。《伤寒论》中的五苓散治脉浮、发烧、微热,低热或者病人自己觉得热,同时还有小便不利,消渴,口干,那就是因为他有饮,有饮邪的原因,阻碍津液的运行,所以口干。但是证见脉浮,且患者自觉发烧或者低烧,就是由于他的蓄水阻碍了太阳经经气的运行。

 

我再给你们说一个例子,《伤寒论》讲霍乱,用五苓散治头痛、发热、身疼痛,不光是恶心呕吐,还可以出现头痛、发热、身疼痛这些症状,他讲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他说患者还头痛项强,翕翕发热,那就是一个表证的症状,但是还兼小便不利,正因为兼小便不利,所以加茯苓白术来利小便,通过去他的饮邪,他的表征,这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就可以被治疗。所以大家就知道我们通过祛太阳经的饮邪,也可以治疗表证;我们通过发汗也可以治疗饮邪,麻黄汤发汗治疗饮邪,我们讲麻黄法的时候已经讲了。

 

我和唐容川有一个小小的不同的体会,就是我不认为五苓散本身是用来发汗的,我认为五苓散本身是用来利尿的,之所以五苓散治疗表证是因为利尿导致表证的消失,因为饮邪阻碍了经络,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一个意思,所以唐容川说五苓散发汗以利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利尿以发汗,我认为五苓散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更倾向于利尿以发汗,而真正的发汗以利尿那是麻黄法,里面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我们但凡是需要用汗去解的饮邪,都是配伍麻黄,比如说我们的小青龙汤,这些类似的处方都是配伍麻黄为主,所以我觉得像五苓散这类处方是利尿以发汗,跟麻黄汤类法是不同的。这里我们讲了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阳,中见少阴热化,正因为太阳为寒-水之经,所以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为什么说但有一分寒便有一分表证,抓独就抓它,不管他发烧没发烧,只要有恶寒,表证就没解,这是伤寒论的原文,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所以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就是因为它从本而来。

 

阳明经病

阳明本燥而标阳,中见太阴湿化,它从中见之化,我们前面已经讲了阳明病的特点和用药。大承气汤,如果燥屎已成,是要用芒硝的。而这个阳明经的热证是配知母的,原因就是一个燥病,大家知道如果燥屎没成,那是不用芒硝的,回来我们讲这个承气法,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如果燥屎没有成是不用芒硝的。燥屎从哪成?乙状结肠。大便在乙状结肠停留太久,水分吸收,就形成燥屎。芒硝是一个渗透性的药,用了芒硝以后导致肠道内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肠道大量的液体分泌,这个大便就出来了。就是因为有燥屎,芒硝软坚散结,软的是什么坚?软的就是大便这个坚。

 

第二个是白虎汤用知母来存少阴阴液,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知母是一个既清阳明热又养少阴阴的药,为什么选知母?而不选生地等药,就是考虑到知母的这个特点。我再跟大家读原文,让大家去理解。问曰:何缘得阳明病?大家看伤寒论怎么说的: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原文说得很清楚,如果得太阳病,你发汗了,它亡津液;你下了,它亡津液;你利小便了,也会导致亡津液;都是亡津液,亡津液则胃中干燥,它就走阳明。所以阳明的特点是它本燥-标阳。我们再读一条,: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服柴胡汤已,就是说喝了柴胡汤,患者口干,属阳明,就是说它是燥病。

 

少阳经病

少阳病,少阳本火-标阳,中见厥阴风木,少阳的特点是标本同气,所以少阳从本。注意,少阳无寒,寒在厥阴。那个少阳的手足冷,不是真正的寒。少阳,口苦、咽干、脉弦细,少阳病出现的头晕目眩,就是中见厥阴风木所化的表现。

 

太阴经病

太阴,本湿而标阴,中见阳明燥化,从本而见其标,因为标本同气,所以太阴无阳证,见阳为阴火,那个阴火不是阴虚的火,是气虚生大热,阳气虚导致的火。

 

少阴经病

少阴,少阴本热-标阴,中见太阳寒化,它从本从标,它寒化热化。

 

厥阴经病

厥阴本风-标阴,中见少阳火化(故厥阴病病机特点是一风 + 一热 + 一寒。即肝风内动+寒热错杂),它跟阳明的特点都是从中气,因为两条经都是主合,一个是两阳,一个是两阴交尽,一个是两阳合明,所以叫阳明、厥阴,都到极点了。阴气到了极点,要阴极阳生,阳从哪里来?从少阳相火来,出现厥热胜复的变化,就叫由阴变阳,如此阴阳才能够相续,不至厥逆。如果由阴不能变阳,阴阳不能相续,就会导致厥逆,所以它的特点表现为寒热错杂,它是阴中有阳,阴是什么,阴是至阴,阴到头了;阴中有阳,阳是少阳,那一点相火,那个少火,所以表现为寒热错杂,但是寒象多而热象少,所以我们看乌梅丸中只有黄连、黄柏是清热的,而温三阴经的药它都有,因为三阴递进,有干姜,有附子,有花椒、细辛,所以厥阴病的特点:

 

一是寒热错杂;

二肝风内动,冲逆,往上冲,气上冲胸,就是因为龙雷火动,肝风内动导致的冲逆;

第三是厥热胜复。

 

所以阳气来复则生,阳气不复则亡,阳气奔脱也亡。为什么阳气来复则生呢?大家知道厥热胜复,如果热来了,它就有活路,一厥阳气不复,一厥到底死了;阳气奔脱它也亡,阳气奔脱,你知道白通汤吗?我们讲四逆法的时候,说用了这个处方之后脉微续者生,暴出者死,白通加猪胆汁汤就是一个厥阴病的处方,因为是在少阴的白通汤的基础上又加了厥阴的药猪胆汁治无脉,这里的脉微细,你能摸见但基本摸不着了,或者根本感觉不明显,吃了白通加猪胆汁汤后,如果脉是微续者生,慢慢出来的,这个人就能活下来。如果脉暴出者死(阳气奔脱之象!),突然之间脉变的很大,那是阴阳要离绝。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厥阴病的特点,阳气来复则生,阳气不复则亡,阳气奔脱也亡。

 

还有一点,扰动少阳相火促进生长,所以治厥阴的时候切莫妄动少阳少火。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乌梅丸我们在肿瘤科用得很多,很多病人都表现为乌梅丸证,尤其是晚期肿瘤,但是如果肿瘤对治疗是很敏感的,或者说我们要短时间缓解它的症状,我们用乌梅丸,用了很快就要停,如果非常晚的病人,你觉得控制肿瘤没有太大意义了,你要控制他的症状的时候,我们考虑用乌梅丸,否则,用了乌梅丸肿瘤容易生长。大家如果在肿瘤科好多人就会体会到:症状缓解,肿瘤生长,就是因为扰动了少阳相火,所以要注意。《内经》说的很清楚:阴静 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仔细去读。你看看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讲阴阳,仔仔细细去体会。阴静阳燥,温阳的药可以促进肿瘤转移,它躁动嘛;阳生阴长,肿瘤它生长的多,它这个肿瘤的基因也就多了;阳杀阴藏,你把肿瘤通过苦寒药,去把肿瘤阻滞在G0/G1 期,但是潜伏在那里,大家慢慢去体会内经讲的话。

 

 生化气交

 

我们讲生化气交。内经讲什么?《六微旨大论》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再看《五藏真大论》:歧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异同,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谓也。帝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内经讲的生化指得是我们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指我们的气化。气化的过程中,《内经》讲了几个很重要的概念。一,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把神的概念给提出来了。第二,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把气的概念提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神机气立。神去则机息,气止则化绝。然后他还提出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又告诉你形器的概念。形就是形体,器就是器物,也就是我们讲的器质,就是形质的概念。《内经》这段话讲了形,气,神三者的关系。说神去则机息,讲神机,如果神没有了,这个气化没有了。第二个,讲器,无形无患,你要有形质,如果这个形质没了,那气化也没有了。也就是说,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这个生化也是我们气化的过程。我们气化的过程,由“气化”机体表现出来生长化收藏,通过我们的气化,一个人表现出我们功能的生长化收藏,表现为我们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生化是由气化导致的,所以这个过程有神机,有形质,有气化。所以我们叫做六经气化与形气神一体。这个过程是怎么来的呢?比如,我跟大家讲,男女龙雷一战,然后出现阴阳气交,这个精卵结合,受精。发育成三胚层,最后构成了这个化生五行,就是我们的八大系统,调节系统加功能系统一共八个,构成五行。

 

《内经》: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所以大家看肿瘤,比如说我们讲乳腺增生,它是先痛而后肿。跟随月经周期的疼痛,局部有片状肿物。月经一过疼痛没了,肿物也缓解了,我们叫气伤形。到形质之后,反而不痛了,形成一个固定的肿物,然后又再侵犯神经,再出现疼痛,这就是肿瘤的癌性疼痛。往往都是肿瘤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生疼痛。我们叫做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肿瘤的疼痛就是先有肿瘤后有疼痛,要经过一段时间。比如说我们的炎症,先痛而后肿,它也是气伤形也。

 

所以我们说气伤痛,形伤肿,寒伤形,热伤气。为什么寒伤形?因为阳化气,阴成形。所以我们的治疗是形气神一体。我们既讲六经气化,又讲形气神一体。何故?我们六经气化讲的是气化,可是气化的过程依赖于我们的形体。五运六气,五行的运动变化,诞生风寒火热燥湿六气。五行为何?心肝脾肺肾是我们的形质,而且光有形质不行,还有什么,要有神,神机。神机在里头,神去则机息,神没有了,人就死亡。所以我们要求形气神一体,不光讲六经气化。我们讲肿瘤辩证法的时候就要讲到形气神的问题。我们讲肿瘤病人的神发生什么变化,肿瘤病人的形是什么变化,肿瘤病人的气怎么样。伤寒论的处方,有调形有调气的。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当你遇见少阴寒化夹饮证,你开的一定是真武汤。但是我告诉你该开瓜蒌瞿麦丸。为什么该开瓜蒌瞿麦丸?因为瓜蒌瞿麦丸是一个调形的处方,是形-气结合的。里头有瓜蒌和天花粉就是一个调形的药。里头的什么山药,茯苓,附子是调气的。调形有助于调气,调气有助于调形,他是形-气结合的。而真武汤纯粹一个调气的,调六经气化的药物,见效也很快。如果是个癌症病人,我们讲下部癌症的病人,你用真武汤,少阴寒化夹饮也有效,但是症状缓解,不等于肿瘤控制。如果你要控制肿瘤,那你开的应该是瓜蒌瞿麦丸。

 

《伤寒论》讲六经为病,每一经都有治“形”和“气”,因为你们不懂,所以你们看不到。如果你真的懂了,你就知道哪个处方是调形哪个处方是调气。如何做到形-气结合,形--神一体,那是我们在六经辩证法要讲的。所以中医不要讲你有多高明,你能不能够把癌症治住?三分之一的癌症你只要能治愈,别说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癌症你能做到彻底治愈你都了不起了。你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超过西医,你也了不起。其实我们治愈的癌症很少,但是我们单用中药比西医生存期长的多,基本都能做到,很少失败。然后我们预防肿瘤复发,一年复发的病人很少,大家看文字就知道了。关键在于是形气神一体同调。那种把中医局限在缓解症状,或者说让化疗反应小一点,那个是很低级的。真正中医的高手就是用中药治形质,包括我的老师曾老师,他就是用中药治形质,所以我说他是高手。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何曰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言天者求之本,标本学说就讲本吗?;言地者求之位,我们上节课就讲了;气交是什么呢?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天气和地气交在一起就形成了人,而交在哪里?交在天枢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天枢在肚脐的两旁。也就是说肚脐把人分成了上下两端,这就是我们讲五运六气的气位学说,气是气体,位是位置。天枢穴的意义大了,太阳少阳阳明的症状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你看太阳在头,少阳在咽,阳明在胃,都在天枢穴以上。你知道厥阴太阴少阴是什么情况吗?厥阴在少腹,在生殖器周围;少阴在脐下,脐下悸真武汤,为什么脐下悸用真武汤?少阴阳虚饮邪动了,饮邪上攻。肚脐周围是太阴。都在天枢穴以下,三阴经都是在下腹部,三阳经在肚脐以上,由胃到咽 到头。所以我们叫做气位,这个我们叫做六经气位。冲逆你知道怎么冲的吗?厥阴的吴茱萸汤是从少腹冲上去的,少阴的真武汤是从肚脐下冲上去的,太阴的苓桂术甘汤是从中焦冲上去的。而且你要注意少阴要上升,心就在天枢穴以上哦,少阴心。三阳还要下降,阳明大肠在天枢以下。为什么说是气交呢?既有气位又有气交。

 

小结

今天讲了什么?第一个标本从化,标本同气皆从其本,少阳 太阴从本;标本异气从标 从本,少阴 太阳从标从本;阳明厥阴从乎中气,一个是两阳相合,一个是两阴交接,所以阳明重在存阴液,厥阴重在少阳相火,从中气。而少阴太阳的特点是寒化热化,而少阳太阴,因为从本所以少阳无寒证,太阴无阳证。第二个我们讲六经气化,厥阴少阳是升降调节的枢纽,你看他的病,症状很相似。而且病机上,一个经腑同病一个寒热错杂,一个正邪相争 一个厥热胜复。太阴阳明的燥湿调节,脉象都很有意思,一个脉大有力,一个脉大无力;一个脉沉有力,一个浮缓无力,太阴主开,所以它拉肚子,阳明主合所以便秘。太阴湿化,它自利不渴,渴者属少阴。阳明燥化所以它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闭满燥实坚,都表现为燥化。而太阳少阴这个寒热调节,寒化热化,太阳有膀胱蓄水蓄血,少阴有夹饮 动血,特点很明显。然后我们讲生化气交,就讲我们的形气神的关系,神指神机,神机没了就死亡,形,形质没有便完不成气化,气化没了人也死亡,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化,气始而生化,明白吗?有形才有气,有气才有生化,有气化才有生化。我们讲六经气化与形气神一体,生化气交。最后讲六经气位,六经是怎么分布的。

 

有非常重要的内容都没讲,我非常需要跟大家说一下,就是什么呢?标本法用的最好的人是李东垣,我只举两个处方给大家,大家去领会。升阳散火汤治什么?升什么阳呢?升我们的肝阳,升阳的时候,比如会阴潮湿,早泄的这些病人,后期可以导致阳痿,升阳散火汤明明是从少阳经去治,它要用风药,用疏风的药。再讲一个例子,太阴无阳证,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还有没跟大家讲,膀胱蓄水,为什么会渴,会小便不利,为什么口渴,我们讲了水火大论要讲,客水不去则真水不生,就是有痰饮的时候病人常常口渴,那个痰饮是客水,真水是什么,是我们的津液,如果客水不去,真水它就不能够分布,所以叫做“客水不去-真水不生”,所以他就口渴,今天的内容我就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