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防止孩子的极端行为

 tuzididie 2016-02-25
                          在家庭,在学校,都出现了一些孩子行为极端的案例,孩子的极端行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残甚至轻易抹掉自己的生命;一种是攻击或者伤害别人,这包括对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长辈。不管是那一种行为,都给孩子自身和家庭带来伤害,都会给别人或者社会带来灾难。
  要防止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我们就得研究孩子极端行为出现的原因。
  极端行为的出现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有一个女孩子,她母亲是副县长,父亲是一个小学的副校长,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很豪华了。就是她,教唆几个女孩,残忍地把厕所里的卫生巾塞进另一个女孩的嘴里。她的心之狠,心之辣,让人咬牙切齿。我们猜想一下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吧。父亲、母亲有几天在家陪孩子?有几个夜晚在家陪孩子?孩子回家之后那冷冷的墙壁给孩子的是什么?家长能满足孩子的就是几张冰凉的钞票,孩子就用她的家庭背景和钞票去呼风唤雨。家庭条件虽好,她真正沐浴到的爱心雨露有几滴?最终形成的不是冷漠和残忍还会是什么?有一个男孩子,家长曾经称霸一方。男孩晚上在老师家学习,在老师的辅导下上了“国重”。进高中后,他要给老师的女儿“耍朋友”,遭到反对,他竟然趁夜黑翻进老师家,残忍地把老师砍死,把老师的爱人也砍成残废。他怎么会这么歹毒?想想他的成长环境吧,他小时候欣赏到的就是他父亲毫不手软的砍人故事。不正常的成长环境,必然长出扭曲的人生性格。所以,要防止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长田地。
  独生子女时代,是孩子为“皇”的年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是孩子的奴仆。在穿、吃、用、玩上,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是以孩子的喜怒是从,都是大人们让着孩子,从来就没有孩子让人的时候。这种环境形成了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有些孩子年龄不大,对父母老人可以拳打脚踢,脏话泼人,可父母等只是受着,笑着,觉得好玩,而不是制止,不是去矫正;而且生怕孩子受委屈了。孩子遇到事情,处处从自身角度考虑,根本不从他人感受的角度考虑,一受委屈,就出现极端行为。这类家庭,有老人陪着孩子,孩子身上长着的还是“毒瘤”。这是家庭的教育环境出了问题。另一类家庭,父母忙于经商、或者忙于打工,或者家庭残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孩子和父母见面的时候有五天吗?家长没有教他们生活,没有人教他们为人处事,他们就像森林中自生自灭的动物,全身是野性,没有得到善良和爱心的驯化。野性是冲动的魔鬼,是极端行为的发动机。所以,要防止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我们家长,就要把自己的家变成爱心、善良、宽容等烧暖的炕,让孩子感到温暖;要把我们的教育方式变成苹果,要能给孩子以美味和滋养;要把我们自己劈成两半,一半交给金钱,另一半必须交给孩子。我们家长也要成为一把“修枝刀”,随时发现孩子身上的“毒芽”、“毒枝”,随时剪掉;家长要成手术医生,在给孩子疗伤的时候,既要讲究策略,又要有硬心肠。孩子在充满爱心、充满正气、充满分明的是非、善恶观念强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怎么会走极端呢?
  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就要给孩子成长建造起这么一个环境大厦。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电话的两端,应该经常保持通话的状态。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两个桥墩,它们共同撑起了教育环境这座桥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又是孩子的左右脚,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上,应该是协调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校或者班级教育,是和家庭教育断裂的,甚至是相互指责的,家庭和学校成了两根平行的直线。今天,在升学压力,或者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年代,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业做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发展、为人处事,不做正面的教育引导,不和家长沟通。为了教学进度,为了更多的做题讲题,或者为了所谓的安全,把很多集体活动都取消了,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除了自私蔓延外,那种相互碰撞的生活体会没有,那种相互理解、宽容的体验没有,在活动中才能产生的相互帮助带来的爱心感受为零。从家长到学校,都是分数万岁,他们的掌声很少为分数低但行为、思想好的孩子响起。而责骂、竹片倒是经常关照相当一部分分数低的孩子。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纠纷,或者打架,教师对待的方式也是几大“板子”了事,很少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行为的对与错。这些都是势利教育的结果,这种结果带来的就是,学生不是相互团结,不是相互鼓励支持宽容,而是自私狭隘、嫉妒暴躁;甚至连老师也同样地骂,同样地打,学生打老师的事件少吗?
  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冷,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都会使孩子心理变态,从而出现极端行为。教育环境的冷还表现在教育者对社会某些特点的故意夸大,这也是造成孩子极端行为出现的原因。
  我们有些家长或者教师,故意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渲染社会的不公平,渲染人性的自私,渲染社会的凶恶,培养孩子的“狼性”。造成孩子处处用“恶”用“凶”来保护自己,不用这些,好像自己在社会就会受很大的气。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极端行为的出现。还有一种教育刚好相反,处处是夸奖表扬,就是犯了错,也是委婉的说法,甚至委婉得孩子根本弄不清老师是表扬还是批评。这种表扬教育越来越盛行,甚至走到了极端化。结果孩子从幼儿园到六年级或者是九年级毕业,都没有听过一句批评的话,更不用说是承认错误和道歉了,在家庭中、学校中,大量的学生一受到批评就和家长吵,就顶撞教师就不足为怪了。对家长和教师都是如此,他们又怎么去承受社会中那些羞辱性的话呢?遗憾的就是,我们的现实,还没有办法让任何一个人都用表扬与人相处,很多人快人快语,就是专挑缺点错误来直言不讳;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给“韩信”胯下之辱。面对这些突然到来的“灾难”,孩子又怎么不出现极端行为呢?殴打同学、刀刺他人这些极端行为的出现,与他们平时没有经历承受批评或者某种羞辱的训练有关系。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什么不专门给孩子正确对待社会、正确面对错误和批评、羞辱或者更严重的人生问题的能力训练呢?
  承受生活的“苦”,承受人生路途中的挫折,这也是我们的环境没有给孩子的。我们今天的孩子都成了“国宝”了,从小到大,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家长给准备得好好的。更可怕的是,家长们还在津津有味地满足着孩子的攀比,与同学比吃、比穿、比用、比玩。在今天自己找工作的时代,我们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不惜脸皮,去寻找人海茫茫中的贵人,给孩子安排好工作,孩子一到单位就只需领工资了。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去承受工作单位那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去承受现实中那复杂的工作?怎么去面对那劳累之后的低报酬?怎么去承受与同龄人在多方面的巨大差距?怎么去承受社会的冷言冷语和上司的责备?缺乏对这些现实的承受能力而走上极端的孩子没有吗?
  要防止孩子极端行为的出现,我们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现实社会需要的正常的成长环境。给孩子足够的关爱,给孩子以善良、仁爱思想的沐浴;不要夸大社会的“恶”,也不要把现实变成“真空”世界,让孩子无所适从,要让孩子敢于去面对错误、批评甚至屈辱;要让孩子有吃“苦”的机会,要让孩子有挫折的经历,要给孩子装上正确面对收入和消费的心脏……这些就是我们现实的环境。在这些环境中长成的孩子,极端行为自然会减少或者消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