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如何编好《农业志》

 yzsr273 2016-02-29

在《农业志》编修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李 大 北

(2010年10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厅《农业志》编修工作动员会议,主要目的是按照省地方志办公室审核通过的《河北省志·农业志》篇目结构,安排部署资料收集及志稿气撰写等后续工作。参加今天会议有《农业志》编委会成员、编辑办公室成员以及各编的编写组长、副组长、主笔人、执笔人。《河北省志》编委会孙凯同志和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杨胜旗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2007年《河北省志》续修工作启动以来,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地方志办公室的具体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篇目设计工作,即将进入资料搜集阶段。与省直其他厅局相比,总体上进度比较慢。因此,今天的会议,就是要动员全厅各有关单位和《农业志》编写有关责任人员,明确责任,集中力量,抓紧工作,加快进度,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修志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志》编修工作的重要意义

    志书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启示未来的重要任务。编修志书源远流长,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权的重要职责。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启动了第一轮省志编修工作,省农业厅完成了第一部《农业 志》的编修工作,上至远古、下至1988年,详细记述了河北农业的发展,对全社会认识河北、认识河北农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我国编修地方志工作已进入法制化轨道,使编修地方志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2007年,省委、省政府启动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全面记述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05年我省各重要方面的历史沿革和重大事件。省农业厅作为省政府主管农业农村经济的组成部门,编修好《农业志》是我们全厅各单位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厅属各有关单位、各位志书编修人员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全省农业发展负责的高度,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志》的编修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做好《农业志》的编修工作是真实反映、系统总结全省农业发展历程的迫切需要。按省委、省政府关于第二轮续修《河北省志》的断限规定,上限定为1979年(以1978年为基期),下限统一断至2005年。也就是说,这次续修的《农业志》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改革开放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历程的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政和存史价值。我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起始于农业,而我省农业农村的改革开放历程是曲折的,也是波澜壮阔的,更是辉煌的。改革开放之前,我省粮食总产1600万吨,是靠国家南粮北调才能勉强解决全省人民的吃饭问题,现在我们的粮食总产是2900多万吨,不仅满足了吃饭问题,而且有能力支援其它各业发展,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再看蔬菜,改革开放前,全省蔬菜总产550万吨,且是分淡季、旺季,不但产量低,而且品种少。现在我们蔬菜总产7000多万吨,实现了全年生产、均衡供应、淡季不淡,不仅满足全省供应,而且还供应外省,成为种植业中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主导产业。再看肉、蛋、奶,过去城市肉和鸡蛋凭票供应,农民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现在我省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我省年产肉类560多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年产蛋44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年产奶3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三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建设。所以说,我省农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有过许多辉煌,产生过许多独具河北特色的工作经验,值得我们认真记述、系统总结、大书特书,为当代、为后世留下一部农业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的历史财富。

    第二,做好《农业志》编修工作,是借鉴经验,切实推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对农业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承前启后,借鉴经验,开拓前进。在这次编修《农业志》的过程中,各单位都会涉及到搜集资料,整理鉴别资料和编写初稿,特别是在整理、归纳资料时,大家将会全面、系统地接触到跨度达27年的农业发展历程,接触到许多重要事件的历史脉络,接触到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进而归纳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为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历史,目的是更好地启迪未来。这个记述、总结、归纳、综合分析的过程,必将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认识,对做好新阶段农业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续修《农业志》的过程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深化认识的过程,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总结提升的过程,希望大家倍加珍视。

    第三,做好《农业志》编修工作,是贡献力量、顺利完成《河北省志》编修工作的组成部分。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河北省志》第二轮编修中,《农业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轮《河北省志》共包括54部专业志、5部特色志,在59部志书中,仅有6部志书规定编写字数在50万字以上,《农业志》便是其中之一,说明省委、省政府对编修好《农业志》非常重视。《农业志》的编修规定由我厅牵头,省扶贫办、省农业开发办配合编修。为此,能否按时高质量完成《农业志》编修工作,对于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按时完成《河北省志》编修任务责任非常重大。

    第四,做好《农业志》编修工作,是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全厅重点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第二轮《农业志》编修工作,需要系统总结和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既是省委、省政府明确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省直农口机构调整以后一次需要集全厅之力、合力推动的重点工作。此次《农业志》编修,包含了种植、畜牧、水产、农机、农垦、农经、产业化、新能源、科教、法制、外事、市场、质量监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涵盖面广、涉及单位多、编修时间长、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统筹协调、合理调度,又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是对全厅各单位协同推进重点工作的一次考验。编修工作进展如何,既能反映出各单位的工作组织能力和水平,更能体现各单位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编写大纲的要求,落实人员,明确责任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对有些编写任务需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牵头单位一定要负起责任,不仅完成好本单位承担的编写任务,而且要主动协调好相关单位的编写任务,协作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牵头单位把编写任务完成好,厅属各单位都有责任积极向修志单位提供修志资料,确保《农业志》编修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业志》编修工作的篇目设立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此次《农业志》编修涉及面广、内容庞大,科学合理地确定篇目结构十分重要。因此,在志书编修过程中,我们把篇目结构的设立作为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明确提出了七条基本原则。一是根据《河北省志》第二轮修志要求,同时为了与第一轮《河北省志·农业志》及有关专业志的篇目结构及内容相衔接,《河北省志·农业志》(1979--2005)采用编、章、节、目结构,卷首设概述,编下设无题简述,章、节下可设无题小序,目下直陈其事。二是根据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发的编写提示,所列内容凡相对独立的,单独设编;根据工作实际,内容相近且单独成编内容较少的,适当归并综合。三是由于《农业志》涉及省扶贫办、农业开发办等多个省直部门共同编纂,所以凡有利于部门独立完成的,单独设编。四是由于2005年省直农口机构进行了调整,《河北省志》续修时间下限定为2005年,本着有利于编写的原则,畜牧、水产、产业化经营主体工作单独设编。五是由于《河北省志·农业志》第一轮编修时,已设立资源编、制度编,而且其内容已作详尽论述,此轮续修不再单独成编,相关延续的内容纳入其它编。六是由于农业、畜牧、水产系统在法制、技术推广、科技成果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共性,因此将三个系统这些方面内容统一列编,具体撰写由相关单位分别负责,在有关章中独立成节,或明确牵头单位负责具体组织,由有关单位配合完成。七是由于2005年机构调整后,人事工作统一由厅人事处负责,因此机构设置与沿革编由厅人事处负责。涉及省农开办、省扶贫办机构设置内容由两部门分别撰写。根据以上原则,参照第一轮《河北省志·农业志》的篇目设置,并调研参考了《浙江省农业志》、《河南省农业志》、《广东省志·农业志》的篇目设置,由编辑办公室提出,并反复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经省志总纂会两次研究,最终确定《河北省志·农业志》除概述外,共设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垦、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农业市场信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新能源、农业法制、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农业机构等十四编。

    按照省地方志办公室要求和《农业志》编纂工作总体安排,编纂工作分篇目设计、资料收集、初稿编写和修改审定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和要求是:

    第一阶段:设计篇目结构。篇目就是志书的框架结构。它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整理资料的提纲,分工编写的依据,总纂合成的纲领。有了科学合理的篇目,对写什么才能心中有数,才可依照篇目,全面、系统、定向地搜集资料,进行合理的工作分工。编修《农业志》是一次举全厅之力、集全厅人员之智慧合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有了篇目,大家才能统一目标、统一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正因为篇目设计如此重要,我们才在这次篇目设计上花了较长的时间和很大功夫,宁肯后边的工作时间紧一些,我们也要多下功夫设计好、修改好篇目结构。这项工作截止到现在,我们在多次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已经反复修改五次,经省志总纂会研究两次后最终确定,现在篇目结构和责任分工已在这次会上正式印发,作为今后《农业志》编修工作的总纲。这里值得提出表扬的是省水产局和厅科教处,在征求篇目结构及责任分工意见时,他们的组织工作不仅做得非常认真仔细,而且提出很好的补充完善意见。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整理。这一阶段工作做的是否扎实,是决定《农业志》志书编纂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志书编纂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订和编纂成书的过程。志书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翔实、科学,都是以资料为前提条件的。所以,这一阶段要求各单位要按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广泛搜集、力求全面,由远及近、注重规范,分门别类、整理保存”的原则,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按照突出重要性、增强系统性、保持连续性、力求广泛性原则,按以下要求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一要以章为单位逐年收集。按《农业志》篇目结构,为使各章内容相对系统和独立,各收集单位要按每章的重要内容和主题(如有必要,也可以以节为单位),按照厅通知规定资料收集的七个主要来源渠道,认真查找1979-2005年每个年度的相关资料,做到不缺年份、不缺重点事件、不缺重要文件、不缺主要内容,做到凡是篇目结构中提示的编写内容,每个年份都有若干主要资料,并做到年度间相连续、年度内容全、内容上相连接,涵盖编写主题的各个侧面,横向、纵向形成体系和网络,为志书初稿撰写打好基础。二要每份资料单独建卡,每年度资料单独成册。厅统一印制《河北省志·农业志》(1979-2005)资料收集卡。收集到的每份资料,都要填写收集卡,一并保存,手工摘录内容直接入卡,收集到的资料连同收集卡,分年度装入档案袋,注明章(节)、年份、资料份数,由收集人集中保管,作为撰写农业志初稿的素材。所收集资料在农业志修改审定阶段统一交厅农业编辑办公室,以备检索参阅。三要认真做好资料的复制和摘录。资料收集过程中,能够保存原件的尽量保存原件,不能保存原件的可以保存复印件。对于只保存有关文件或资料中的一部分的或手工摘录其重点内容的,一定要注明原件的完整名称和来源。四要搞好电子文档收集。要针对计算机使用日益普及的实际,在资料收集中必须高度重视电子文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收集到的每份电子文档资料,也要认真填写资料收集卡,按年度单独成册。五要鼓励用现代手段收集整理资料,编写志书初稿。二是资料的核实。真实是志书的灵魂和生命。对收集到的各类资料,由于来源广、数量大,其真实性不一定完全可靠,有些文献、图书和口述资料难免有误,有些资料还因记述者的立场观点不同有隐讳和出入。要在首先保证资料收集的数量,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可能有误或不确定的资料进行必要核实,核实后的资料连同原资料一并建卡,立档保存。三是资料收集的责任和时限。根据农业志篇目结构和责任分工,每编的编写小组组长、副组长为资料收集牵头人,负责综合协调本编的资料收集工作。每章的主笔人、执笔人为本章资料收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章资料的收集、建卡、成册、核实、整理等工作。各章的主笔人、执笔人要按照厅关于做好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中所列的资料来源及收集整理要求,制定本章资料收集的具体渠道、范围、方法和步骤,明确责任和要求,做到责任到人。资料收集的时限,全厅统一从10月份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关于资料收集工作,厅志办室已起草了正式通知,在这次会上印发。今天这次会后,资料收集工作就宣告正式开始。各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单位在做好资料收集的同时,可着手安排志书初稿的起草工作。工作中有什么问题要及时与厅农业志编辑办公室联系。在资料收集期间,厅农业志编辑办公室要做好协调和调度,要定期掌握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厅确定的各编联络员在加强与分管单位主笔人、执笔人的联系,了解情况,掌握进度,帮助督促各单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各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快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第三阶段:初稿起草修改。这一阶段按我厅修志工作安排时限定为明年上半年完成。主要任务是各编修单位在完成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各编写小组研究制定的初稿编写方案,在熟悉掌握资料的前提下,由执笔人集中精力和时间,尽量一气呵成完成初稿编写任务。为编写好初稿,各承编单位一定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确定主线,划分阶段。《农业志》书初稿的起草,承编单位不论是承编一编,还是承编一章(节),首先要细化确定提纲,以本行业(事业)30年来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关键时期为节点,按其发展的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勾勒出30年来其兴衰起伏的发展变化。划分阶段的方法可以按历史时期划分,或按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划分等。二是分阶段选取关键事。根据划分的阶段,选择各阶段的代表性年份、转折性年份内发生的关键事件,进行详细记述。所说关键性事件是指在本阶段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事件、重大成果等。结合我厅实际在这里给大家提示归纳为以下七类:1、重大成就:指的是在全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大成就或改革措施。2、重大成果:指的是在全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如获省长特别奖,和获国家或农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等。3、重大事件:指的是在我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事件以及重要会议等。4、重大决策:指的是对我省农业事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决策,如法规的制定、颁布、重要决定的出台等。5、重要活动:指的是对全省农业事业发展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活动等。6、重要机构:指的是对我省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影响重大单位的成立等。7、重大项目:指的是对我省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重要作用的项目等。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详细记述,即“点”的记述,使我们的各项事业的“闪光点”密布其中,把发展的各阶段写活、写实,就能突出写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三是突出时代特色和农业特色。这次农业志的断限,与改革开放30年基本吻合,为此在编写中要突出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条主线,以改革开放为主体内容写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记述在改革中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的措施与步骤,改革的经验与成果,改革过程中失误与教训等完整地记述出来。四是详略得当,特色鲜明。如何在记述中把握详略,结合我省实际,对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事物要详记,一般性工作可略写;对具有典型代表性、影响重大的工作要详记,对一些背景性材料可略写;对具有河北特色的工作或河北在全国突出的工作要详记,各地共有的事物可略写。

    第四阶段:志书修改审定。由编辑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志稿初审小组,对各小组上报的志稿初稿(送审稿)进行修改和文字把关,形成志稿初稿(修改稿),分送各起草小组和厅属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再次进行修改后,形成志稿初稿(送审稿)。送审稿报厅编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征求意见,再次进行修改后,形成志稿(送审稿),经厅编审委员会通过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以上四个阶段,是《农业志》编修工作的大体划分,志办室和厅属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时间、质量兼顾,边收集、边整理、边起草、边送审,尽量加快编修进度。

    三、准确地把握编修工作的关键问题,正确处理好修志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编史修志,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作记述和总结,有其自身特定的写作要求,可以说专业性、业务性很强。在志书编写的各个阶段,厅志办室将邀请省地方志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对主笔人、执笔人进行修志业务培训,保证志书编写质量。在整个编修过程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四个最为重要的关键问题:

    第一,关于以发展为主线记述好改革的问题。省政府明确规定二轮志书时限为1979至2005年,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27年,我省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又是从农村开始的,这样的历史阶段是很难遇到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归纳和总结。所以要求各单位要围绕着农业工作的改革,一项一项地把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探索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遇到的挫折,取得的成效力求完整记述出来。要做到完整记述,最重要的是要在搜集资料上下硬功夫,资料要全面系统,写作上要科学选取记述点。编修农业志既不能写成工作总结,又不能写成流水帐。因此,科学选取记述点很重要,在记述点的选取上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善于抓住关键阶段、关键事、关键点作为基本记述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二是要选择好典型记述点。从微观上具体记述某一史实或事件的完整性;三是对改革中出现的转折点,重大技术和难题的突破点加以重点记述,以此可增加我们记述的深度。总之,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点线面结合地记述,这是保证志书完整性记述的重要方法。

    第二,关于纵不断主线,横不缺要项问题。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这是志书写作中的一项很重要原则。纵不断主线,这是从时间上要求做到的,也就是要求我们修志人员把断限期内重大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按时间顺序对事物不断线的进行记述。竖写要求一事一记,切忌把多件事物交叉记述,这样就会导致线索不清和文笔混乱。记述某一项事件,应该按事件的发端、发展、转折、结果以及现状的顺序写清楚,以展现事物的兴衰起伏,彰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所谓横不缺要项,这是从空间上讲的,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不仅含的行业要全,而且记述事物的要素要全,重大事项无遗漏。

    第三,关于秉笔直书,述而不论问题。这也是志书编写的又一原则。秉笔直书就是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写出事物和事件的实际情况,不夸大,也不缩小,既要写足成绩,也要写清问题,这样我们编修出来的志书才能客观、真实、可信,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现在我们参与修志的人,可以说是当代人修当代志,一些政策的制定,事件的发生等,必然会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甚至是在职的负责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带有任何偏见,不存任何私心,秉公记事。把历史人物和领导者都放在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去记述,用事实说话,述而不论。另外,参与这次修志的人,基本上是写我们自己所在单位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出于对自己所钟爱事业的偏爱,往往不愿意写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挫折和失误。但我们经历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一些失误和不成功都在所难免,路已走过来了,记述失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记述,因为对后人来说,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更有借鉴意义、更对得起我们所钟爱的事业。

    第四,关于处理好志书编修与业务工作的关系问题。新一轮《农业志》编修大纲的确立,既注重了与第一轮《农业志》的继承与衔接,又根据近年来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设置了一些新内容。从总体上看,《农业志》的编修内容基本上是以农业厅的主要工作紧密衔接、密不可分。因此,正确处理好修志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是编好《农业志》的重要一环。一是要以业务工作资料为主要内容,做好志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业务工作的内部资料要全面,向外拓展的外围资料要尽量丰富。二是可以以业务工作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合理安排志书编写内容。全面准确地记述工作发展情况,突出叙事,详略得当,避免写成简单的业务工作总结。三是要以业务工作为核心,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收集资料,拓展延伸,力求写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全貌,做好既以业务工作为核心,又不仅仅描写业务工作。

    四、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农业志》编修工作

    为加强对志书编纂工作领导,省农业厅成立《农业志》编审委员会,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岭同志任主任,其它厅领导为副主任。编委会下设编辑办公室,由厅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孙悦明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厅法规处处长周建新、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宋建国、省水产局综合处长李建军等同志任副主任,厅办公室、法规处的有关同志为成员。同时,按省政府规定要求,厅属各单位一把手对本单位修志工作负总责,其它领导成员负专责。另外为强化修志工作的内部协调机制,厅还为每一编的编写设立了联络员,由厅办公室、法规处的同志担任,以加强沟通、督促和协调。为了加强《农业志》的编修工作,厅专门成立了常设的《农业志》办公室,由孙悦明同志牵头,抽调了杨林、李红玉两位同志,专职负责《农业志》编写工作的组织协调。今后根据工作需要,还要陆续抽调人员,充实加强这方面工作。

    根据我厅农业志篇目结构和责任分工的实际情况,为做好志书编纂的各项工作,厅确定每编成立一个编写小组,并为每小组明确了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综合协调本编的全面工作。每章明确的主笔人和执笔人,为本章编写各阶段的工作直接责任人。希望各组长和主笔人负起责任,制定具体编写方案,做好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和要求,落实责任到人。

    我厅农业志编修工作从省政府要求的进度看,进展相对较慢,落在了其它厅局后边。因此,从现在开始,要抓紧时间,明确责任,加快进度,力争尽快完成修志工作。一是厅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引起高度重视,决不能因为农业志的编修拖省志编修工作后腿,影响省志整体进度和质量。各单位要把按时保质完成农业志编纂工作作为一项检验各单位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落实能力的政治任务来完成,集中力量抓好落实。二是各单位要安排足够的力量从事编修工作,这次农业志的编修相对第一轮编修工作虽收集的资料年度少,查找的难度也小,但我们进度慢了,总体编修时间已经很紧了,所以,各单位要下决心舍得安排足够人员,提供工作条件,确保农业志编修工作的需要。三是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各单位要按照修志工作各阶段主要任务和时间要求,做好细化和量化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四是各单位要为修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修志工作是个苦差事,一定要为参与修志人员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安得下心,舍得卖力。五是厅办公室、法规处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份内事,加强对全厅修志工作的督促检查。各位联络员真正负起责任,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使我厅修志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

    这次会议上,印发了《农业志》篇目结构及责任分工、关于成立《农业志》编审委员会的通知、关于做好资料收集阶段工作的通知以及志书编写培训材料等几个文件,这几个文件发到了有编写任务的厅属有关单位和每位组长、副组长、主笔人、执笔人手中。各单位回去后,要在认真学习这几个文件、熟悉掌握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主要领导要尽快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再动员和再部署,把涉及到本单位的工作责任理清楚,分解到每位同志头上,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尽快开展工作。

    同志们,《农业志》编写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都已经明确,各项工作也已经全面开始,让我们举全厅之力,集全厅人员之智慧,以优良的工作业绩,编纂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农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