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及防治研究现状

 名天空间 2016-03-0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明功

代谢综合征定义命名演变及认识过程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在个体聚集的病理状态,既往通常认为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包括高血糖、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脂代谢异常等,这一与心血管病危险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又称代谢异常心血管综合征,它是一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与组合。

MS是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人群生活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致使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对这些疾病的集结情况诊断和防治日益受到重视。MS已成为内分泌—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学界医生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共同关注的焦点。

人们对MS的研究和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早在1936年Himsworth已发现不同个体对胰岛素反应有很大差异,提出部分糖尿病患者有“胰岛素”不敏感。20世纪60年代后期Avogaro及1981年Henefeld先后报道了MS,但未引起重视。

1988年Reaven发表了以胰岛素抵抗为题的文章,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X综合征”的名称,包括有:组织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的抵抗;糖尿病/糖耐量异常(IGT);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VLDL-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高血压。

1989年Kaplan将躯干肥胖、IGT、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血压称“死亡四重奏(deadly guartet)”;也有人称为“危险因素四重奏”,“内脏脂肪堆积综合征”。

1991年Defronzo从发病机制角度又命名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认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等既是各自独立,又是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疾病,这个内在联系就是胰岛素抵抗。

1995年Stem提出“共同土壤学说”(common soil hypothesis)。

1997年Zemmet认为Reaven、Kemp等提出的X综合征等症群共同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糖、脂肪代谢紊乱,故建议称“代谢综合征”,也有人称“多代谢综合征—代谢紊乱综合征”。

由于这些疾病或特征大多与代谢异常有关,故1998年WHO专家组将其命名为MS,并提出诊断的工作定义,1999年作了修订。MS的临床特征见表1。

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3次报告(NCEP-ATPIII);2003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CDS);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都对MS提出定义和诊断条件(见有关部分)。

表1  MS的临床特征

一、与心血管病有关的组成成分

1.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

2.胰岛素抵抗,可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3.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

4.血脂紊乱(高TG血症、低HDL-C血症)

5.高血压

6.高尿酸血症

7.血管内皮功能缺陷、低度炎症状态及凝溶异常(微量白蛋白尿、CRP及PAI-I增高等)

二、可伴MS的疾病

  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2.多囊卵巢综合征

3.痛风

4.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肪萎缩症

MS作为21世纪全球重大卫生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2003年MS曾作为一个正式疾病诊断名称编入“国际疾病分类-9”(ICD-9)的临床修订版中,编码为277.7。《Diabetes Care》开辟了“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专栏。美国纽约创办了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期刊《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 Related Disease》。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糖尿病学分会设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启动资金,举办“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专栏,以鼓励推动对MS防治的研究。然而,在2005年IDF关于代谢综合征定义的全球共识发布后,由于ADA/EASD的联合声明,引起对MS的命名、定义及临床重要性的争议。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IDF关于MS定义全球共识的争议

目前国际上无一致公认并适用于各种群的MS诊断标准,除WHO诊断标准外,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III(NCEP-ATPIII)诊断标准、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以及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MS或IR综合征诊断标准。(见表2)

2004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上海召开了“认识中国人MS和IR特征”专题研讨会,并根据在中国人群中对MS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诊断标准(CDS标准)(见表3)。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第一层国际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MS)会议上,提出“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IDF新定义)和诊断要求(见表4)。

在上述诊断标准中WHO预测糖尿病力度较高,ATPIII的标准显然对预测冠心病及心血管病力度较高。根据CDS诊断标准,目前中国城市社区20岁以上成人中MS的患病率为14~16%,与WHO及NCEP-ATPIII标准的诊断一致率均为87%,两者均确诊分别为58%/51%,CDS预测中国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危险性明显高于NCEP-ATPIII及WHO标准。2005年4月IDF提出的定义中强调中心性肥胖为必要条件,认为肥胖与IR都是MS的重要致病因素,按IDF定义诊断为MS的女性较按AIP-III定义诊断多近30%。2005年9月ADA及EASD发表一个共识声明,认为目前诊断MS尚不成熟的异议……

对代谢综合征的争议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2006年12月IDF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安排了代谢综合征的讨论,焦点是7个问题,各方通过争论得出了结论,见表

争论的问题与结论

问题

结论

1.代谢综合征是否存在?

存在

2.代谢综合征是否为一种综合征?

3.目前代谢综合征的定义是否精确?

4.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否清楚?

清楚

5.代谢综合征预测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

   的作用有多大?

不够好

6.在预测心血管时间时MS是否比其他

   因素的预测作用更大?

也许(perhaps)

7.在医学上的价值如何?

可能有价值(maybe)

2007年4月,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国际会议”上,来自澳大利亚国际糖尿病研究所的Zimmet教授对MS争论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做了清晰的回答。

并指出代谢综合征概念提出已有80年的历史,IDF提出的MS的新定义有益于人们的关注那些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个体,很有价值。

随着对MS研究和认识的深入,将对MS的定义、内容和诊断标准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便于临床操作,以促进防治工作开展。

表2  MS/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诊断标准比较

WHO(1999)

NCEP-ATPIII(2001)

EGIR(1999)

ACCE(2003)

初选人群

组成成分数

肥胖

  BMI(kg/m2)

  WC(cm)

  WHR

血脂紊乱

  TG(mmol/L)

HDL-C(mmol/L)

高血压

SBP/DBP(mmHg)

高血糖

  FPG(mmol/L)

  2 hPG(mmol/L)

胰岛素抵抗

微量白蛋白尿

  白蛋白(μg/min)

  白蛋白/肌肝(mg/g)

高血糖及IR人群中

初选人群中至少2项

>30及(或)

>0.90(男), 0.85(女)

≥1.70及(或)

<0.9(男), <1.0(女)

≥140/90

≥6.1

≥7.8

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的M值上四分位数

≥20

≥30

全人群中

至少3项

>102(男), >88(女)

≥1.70

<1.04(男), <1.30(女)

≥130/85

≥6.1

非糖尿病人群中

初选人群中至少2项

≥94(男), ≥80(女)

>2.0(或已治疗)及/或

<1.0(或已治疗)

≥140/90(或已治疗)

≥6.1~<7.0

空腹胰岛素值上四分位数

非糖尿病人群中有高危情况者*

初选人群中至少2项

≥25(作为危险因素)

≥1.70及(或)

<1.04(男), <1.30(女)

≥130/85

≥6.1~<7.0

≥7.8~<11.0

*MS高危人群:年龄≥40岁、非白种人群、BMI≥25(kg/cm2)[或腰围≥102cm(男),≥88cm(女)]、静息生活者、有妊娠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者、有T2DM、高血压或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及已确诊为心血管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或黑棘皮病者。

表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MS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

一、超重和(或)肥胖

二、高血糖

三、高血压

四、血脂紊乱

BMI≥25.0(kg/m2)

FPG≥6.1mmol/l(110mg/dl)及(或)2 hPG

≥7.8mmol/L(140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SBP/DBP≥140/90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空腹血TG≥1.7mmol/L(150mg/dl),及(或)空腹血HDL-C<0.9 mmol/L(35mg/dl)(男)或<1.0mmol/L(39mg/dl)(女)

表4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MS)新定义

必要指标:

·中心性肥胖(中国人)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

其他指标: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何两项,均可判断为MS

·TG水平升高:≥1.7mmol/L(150mg/dl)或已治疗

·HDL-C水平降低:男≤1.03mmol/L(40mg/dl),女≤1.29mmol/L(50mg/dl)或已治疗

·血压升高:≥130/85mmHg或已治疗,或已诊断为高血压

·空腹血糖(FBG):≥5.6mmol/L(100mg/dl)或已诊断为T2DM

如FBG≥5.6mmol/L,应做OGTT,但并非必需

代谢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危害

    MS的临床特征包括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的中心性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代谢调节受损(DM,IGT,IFG),高尿酸血症等组成成分及可伴有MS的疾病,如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病,PCOS,痛风等。

MS有较高的患病率。MS年龄校正患病率存在种群差别,在≥20岁以上全成人群中以WHO标准进行诊断,美藉墨西哥人为38%,美藉阿拉伯人及美藉非洲人为28%,美藉白种为24%,中国人为14~18%。

MS患病率在成人中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以WHO标准进行诊断,中国人50岁以上人群约70%以上至少有一种MS主要组成成分,其MS患病率为20~ <50岁人群的2~3倍。

MS为糖尿病的预测指标,IR明显人群MS患病率高,MS与高血糖密切相关。以WHO诊断标准,中国人NGT者中MS患病率约10%,在IGR者DM患者中分别为60%及70%左右。

MS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费明汉资料显示,MS独自可预告新发生冠心病总数的25%左右。

MS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

有研究报告(Saely等),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及LDL-C之后,无论有无糖尿病,MS均为心血管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糖尿病尤然。与非MS比较,MS组随着MS组成成分的增加(1个~5个),则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随着逐渐增加。

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发现,有≥4项代谢异常的人群比只有1项代谢异常的人群其心血管病发病率增加5倍。

一项随访6.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MS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3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5.5倍,微量白蛋白尿对心血管病相对危险性增加2.8倍,在所有因子中,微量白蛋白尿是最强的心血管死亡危险因子。

代谢综合征防治的重要性及策略

在2006年12月南非开普敦IDF第19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Branel-Miller教授报告了2006年令人震惊的数字:2名成人中一人超重或肥胖,3名成人中1人有代谢综合征,4名成人中1人血糖代谢失调,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异常非常普遍。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球20-79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将有2.46亿,占5.9%,如果不采取重大措施,到2025年DM患者将增至3.8亿,占7.1%,其中绝大多数(3亿)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1代谢综合征防治目标:

防治MS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减少临床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其危害,在策略上应针对两种人群,即

(1)针对有发生MS危险因素者。其MS发病高危人群指:①年龄≥50岁以上者;②有1项或2项MS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③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类型脂肪萎缩症者;④有肥胖、T2DM、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MS家族史者;⑤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2)针对MS者。因MS是非常异质情况,治疗必须个体化,针对每个个体的MS组成成分进行多环节联合治疗。

2.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1)积极实施治疗性改善生活方式:此为MS防治根本和首要措施,主要是控制饮食热量与营养成分摄入,调整饮食量和结构,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降低体重;

(2)严格控制高血糖。

(3)全面控制各项代谢紊乱: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存在的各项代谢异常,应用有效的药物积极治疗,即在强化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凝、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各炎症因子等,力争全面控制达标。其MS各组成成分理想的治疗目标:

①体重降低5%以上;

②血压<125/75mmHg;

③LDL-C<2.6mmol/L(100mg/dl)、TG<1.7mmol/L(150mg/dl)、HDL-C> 1.04mmol/L(男40mg/dl,女50mg/dl);

④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负荷后2h血糖<7.8mmol/L(140 mg/dl)及HbA1c<6.5%。

(4)改善胰岛素抵抗。

IR是MS的重要发病机制,双胍类和格列酮类药物从不同机制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近年报道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压,改善脂质代谢异常,降低微量白蛋白尿等。

总之,MS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也是21世纪多学科协同攻关大课题,尽管不同学者在认识上正存在争议,如ADA和EASD的联合声明几乎否定了MS,而制定IDF定义的两位主席Zimmet和Alberti教授认为MS完全适合作为一种综合征。不仅有供临床使用的全球定义(全标准),还有为MS研究而设定的标准――“白金标准”定义――是用于MS研究的更多代谢指标,作为与MS相关指标,以帮助决定他们对糖尿病和/或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以对MS定义的验证和修改。其内容是:①体脂的异常分布;②致动脉粥样变的血脂异常;③血糖异常;④胰岛素抵抗;⑤血管调节异常;⑥促炎症状态;⑦高凝状态;⑧激素因子。我们认为IDF关于MS定义有其特点和创新之处,是一个值得临床医师注意和重视的新诊断,有临床意义。但随着研究认识的深入对MS的定义、内容、诊断标准将有可能逐步进行修正、完善和科学合理。

MS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目前重点是根据MS个体具体代谢异常成分和异常程度进行防治。重点在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降低体重,戒酒、限酒、禁烟以及减少或消除腹部肥胖,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全面防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对已有血脂、血压、血糖等成分异常(增高)的必须给予有效药物,降脂(调脂)、降压、降糖治疗,使之达标,全面控制多代谢紊乱,并长期维持。对于已有心血管并发症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正确选用药物以及剂量疗程(包括对炎症及凝血异常,小剂量阿斯匹林应用),并注意监测副作用,以提高MS防治效果。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防止治疗MS,创造健康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