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读片】头颈部病例专栏

 懒汉真多 2016-03-03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唯一分系统影像病例库上线哦。小编微信:yxyxfwzx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整理

病史:

女性,66岁。因口疮发现左侧上颌窦占位一年余。

影像描述

左侧上颌窦窦腔消失,被软组织密度影取代,邻近骨壁受累,溶骨性改变为主。(补充说明:留意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诊断提示:

副鼻窦病灶判断良恶性的一个要点是看骨质情况,是破坏为主还是压迫为主。破坏范围大还是小,破坏形式是否有溶骨性改变等等。淋巴结的肿大也可以作为参考意见。





病理:上颌窦癌
讨论:

鼻旁窦癌中以上颌窦癌最常见,多为单侧,多见于中老年,以男性多见。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是各鼻窦中最大的窦体, 分前壁、 后外壁 、内壁、上壁 、底壁。分别与面部、 颞下窝、及翼腭窝 、中下鼻道外侧壁大部分、 眶底、牙槽突相毗邻。 


由于解剖的原因,上颌窦癌不易早期发现,待症状明显时,癌肿多已破坏骨壁而侵及邻近结构,临床上已属中晚期。晚期上颌窦鳞癌多以面部肿胀或肿块, 面颊部疼痛 ,鼻腔异常分泌物, 鼻塞为首发症状。

影像学表现:

1、窦腔内呈软组织密度的肿块;

2、窦壁骨呈溶骨性破坏;

3、肿块突破窦壁可向周围侵犯。


CT能判断上颌窦癌浸润的方向及范围

起源于上颌窦下部的癌,可破坏上牙槽突,引起牙缺失和口腔内肿块;


起自前壁者,窦前壁骨破坏并形成脸面软组织肿胀,颊唇肌与窦壁间的低密度脂肪层消失;


起源于上颌窦顶的癌,向上侵犯筛窦和眼眶,下直肌周围脂肪消失是眼眶受累的可靠征象;上颌窦-筛骨板破坏是筛窦受累的依据。


上颌窦癌也易破坏窦内侧壁进入鼻腔,并可延伸至鼻咽部,也常破坏后壁和后外侧壁,进入颞下窝、翼腭窝,CT示上颌窦后壁的后外侧及翼腭窝脂肪界面消失。


鉴别诊断:

1)副鼻窦黏膜下囊肿:表现为窦腔内均匀、中等或偏低密度肿块,边缘光滑,基底与窦壁相连,无窦壁骨质改变;


2)副鼻窦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也可表现为窦壁甚至眼眶壁骨质破坏,但是其病程较长,范围较局限,骨质破坏常见于内侧壁,尤其是窦口处,窦腔的形态基本存在;而腺样囊性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窦壁骨质破坏更广泛,呈溶骨性破坏,窦腔轮廓消失;


3)乳头状瘤:是鼻腔和副鼻窦常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CT表现为鼻腔和鼻窦内充满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呈不规则结节状,可以使鼻甲骨及上颌窦内壁骨质吸收变薄,增强后肿块有中度均匀强化。当然,严重者也可引起窦腔扩大,上颌窦骨质及筛窦间隔吸收破坏。这一点与腺样囊性癌难以鉴别;


4)血管瘤:发生于鼻腔和鼻窦的血管瘤较少见。临床检查可见鼻腔内暗红色或褐色肿块。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较明显,病灶较大时局部骨质受压变形,甚至破坏吸收,不过,血管瘤常表现为压迫性破坏。另外,血管瘤中尚可见静脉时,也可区别于腺样囊性癌;


5)鼻窦黏膜炎性息肉:癌肿可有骨质吸收或破坏,而炎性息肉常为窦壁增厚硬化。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