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子罕篇(5)为何有难上天就保护孔子

 歌柏安妮 2016-03-08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释


(1)畏,《说文》:“畏,恶也。”即厌恶。恶,《说文》:“恶,过也。”即罪过。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


(2)既,《说文》:“既,小食也。”本义是吃罢、吃过。 本章是已、已经的意思。


(3)没,《说文》:“没,沈也。”即下沉。本章指死。


(4)文,指礼乐、法度、文明、教化等文化系统。


(5)兹,《尔雅》:“蓐谓之兹。”注:“兹者,蓐席也。”《说文》:“兹,草木多益。”即草木大量增生。本义是草木茂盛。本章指这里。


(6)将,《说文》:“将,帥也。”即军队最高统帅。


(7)丧,《说文》:“丧,亡也。”即失去亲人。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是丧失。


(8)与,《说文》:“与,赐予也。”本章结合前文指上天赐予。


(9)后死者,指后来人。


(10)未,还没有。



译文


孔子在匡地被误以为有罪过而遭到厌恶。孔子说:“文王已经死了,他所传承的文化系统不是在我这里吗?上天将要丧失这个文化系统的话,就不得赐予后来者这些文化了。上天还没有丧失这个文化系统,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解读


孔老夫子是信命的,是绝对相信天命的。这里所说的信命,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命运之谈。我们平常人面对命运往往是一无所知的,是盲目的地面对命运,关注的只是自己的贫富贵贱、穷通寿夭。孔老夫子则不同,他是有使命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孔老夫子承担着上天所赐予的“使”命,所以遇到什么样的逆境和困难,都可以化险为夷。本章所讲的就夫子因为被别人憎恨而困于匡地的事情。



子畏于匡。这里的匡地是何地,历来说法纷纭。《左传·定公六年》记载“公侵郑,取匡。”后人认为属于郑国,匡地在今河南省陈州府扶沟县的东北。同时《左传》中也记载“晋使归匡于卫焉”。后人认为属于卫国,匡地在今河北省大名府长垣县。《左传》中还记载“会于承匡。”后人认为属于宋国,匡地在河南省睢州。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总之匡地究竟指的是何处,无法知晓,我们暂且只能认为是这么一个地方。孔子在匡地的经过,综合历史记载是这样的。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经过匡地,遭到匡人围禁五天。因为在此前,鲁国的季氏家臣阳虎曾经侵入匡城,施以暴虐,匡人深为怨恨。孔子的一个学生颜克参加了侵扰,并且为阳虎驾车。由于孔子和阳虎的相貌十分相似,并且这一次是颜克为孔子驾车来到匡地。匡人就把孔子当做了阳虎,并把孔子拘禁起来。对于当时孔子的处境和心情,本章用“畏”字记录,这便引起了争议。钱穆先生认为,古代称私斗为畏,匡人拘孔子也是社会私斗,不是政府之间的公讨。南怀瑾先生认为,畏,代表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畏,朱子注为“戒惧”。俞曲园《群经平议》引《荀子·赋篇》:“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拘留,就是走不了的意思。《史记·孔子世家》云:“匡人于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孔子畏于匡,就是被拘留在匡。《礼记·檀弓》云:“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就是以“孔子畏于匡”做为证明,畏是拘囚的意思。这就是后人觉得“畏”字若做“畏惧”解,不符合孔子处危险之境而不会畏惧的心理,直接翻译为“拘禁”或者“拘囚”。那么,为什么本章要用“畏”字来表达孔子在匡地的时间呢?畏,《说文》:“畏,恶也。”即厌恶。恶,《说文》:“恶,过也。”即罪过。由此,畏的含义是因为有罪过而遭人厌恶。清段玉裁注:“恶,过也。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恶,就是因为有罪过而遭人憎恨。我认为,孔子被拘禁再匡地,既不是孔子的错,也不是匡人的错误,其罪过在阳虎。夫子及夫子的弟子们,是通过这个“畏”字表达自己对这个事件的观点。所以,“子畏于匡”应翻译为:孔子在匡地被误以为有罪过而遭到厌恶。试想,如果将“畏”字换做“拘”字甚至其他字,夫子的心思我们又如何读得到呢?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接下来是孔子的解释,共三句完整的话,意思是层层递进的,文王既没。文王,就是周文王,文王是中华文化在孔子之前的集大成者。既,已经。没,死。意思是,文王已经死了。我们梳理过,孔子之前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周公,文化传承的脉络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为什么孔子在这里不提周公而提文王呢?其原因是文王也有一段被囚禁的经历。历史传说,商纣王听信谗言,将西伯侯囚禁在羑里,《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孔子拿文王来说事,而不提周公。文,指文王所集的文化系统。兹,这里,指在孔子这里。本句意思是说,文王已经死了,他所传承的文化系统不是在我这里吗?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这句话是孔子的一句假设。理解本句的核心是“后死者”指谁?一般认为,后死者指的是孔子。这句话的主语是“天”,即上天。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将,将要。丧,丧失、失去。斯文,即文王所传的文化系统。因为孔子是这个文化系统的继承者,上文已经说了这个文化系统在孔子这里。我认为,这个“后死者”不是指孔子,应该指后来人。这是孔子身处险境,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说,上天将要丧失这个文化系统的话,就不得赐予后来者这些文化了。这句话应为“天之将丧斯文也,不得与后死者于斯文也。”这些文化系统是上天赐予后来者的。对文王来说,孔子是后来者,对后来者来说,孔子就是文王的角色。本句将“后来者”在句子中前置,就是为了强调孔子和文王一样的作用。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未,还没有。这是孔子言当下文化传承的状况,借以说明自己没有危险。孔子说,上天还没有丧失这个文化系统,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读到这里,我们明白孔子这话不是说给匡人的,而是讲给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担心他生命有危险的人,也就是他的门人弟子。孔老夫子是悟道的人,是明了自己生死的人,对生命历程中的变化,已经不再是常人的喜悦和畏惧。孔子说这一番话,都是说给平常人的弟子们。所以,我们万不可用凡夫之心度圣贤之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