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馨兰诗词】武陵春2 . 杭州西湖

 临泉书屋 2016-03-10
一点学诗的感悟

诗,根据自己的思路,见识,心境,知识,感情,修养等为前提,所以千百人写一个共同的体裁,也难有相同。

一首相同的诗,在各人看来,都不同,像苏轼的花影诗,很多人认为直白,但很多人认为形象传神,所以,诗有各解,诗有各评,你的心怎么想,就是一首什么诗

写诗,没多少技巧,天赋加努力,一般来说,诗有抽象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式一件事,一个人,一个道理,一个动作等等。。。。

诗,贵在自然,不可乱造,词语和句子要自多然,句子与整首诗中的意象,意义,中心,要能贯通得起来,让人能看懂你在写什么时候,你想表达什么。。。
诗意可以很广,可以很细微,可以雄阔,也可以婉约,可以写山水,也可以写闲情,可以表达爱国之情,也可以描述自己的闲愁,可以写现实的田园风光,也可抒发自身的感慨。。。。

诗可以写实景,可以想象,可以运用一些手法,一般而言,因个人的环境不同,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不同,写作时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了解不同,心境不同,所以写诗的风格也不同,写诗的风格,一般与一个人的性情有很大关系。。。
诗虽短小,但可以包罗万象,大到可以写江山四海,小至衣针小草,无论是什么体裁和事物,都能入诗。。。

诗语与口诗有一定的区别,有时,看你用什么手法去写诗,雅俗,并不一定局限于字面,应该着重于内容,大俗,也是大雅。。。看你怎么理解。。。

写作手法上,有些诗家总结出来了,意不写空,境不写实,这就是写作手法中总结出来的技巧,可以去领悟一下。。。。
因为意写空了,让人感到虚无飘渺,不知所以,境写实了,让人失去了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余地。。


诗小,却精深。短章蕴藉,可以从容开篇,自然铺垫承转,不必想方设法去生搬硬套,否则会有明显的雕琢痕迹。。。也就是说,不管你用什么意象做为诗的起句,只要承转中的意象与前面相关,意象不断,则可以自然成诗。。。



初学诗,多想,多练,多感悟,多积累,一般五年至十年,方可有所成,当然,练笔时也不乏有佳作,真正的境界,不是三年二年能够悟得到。。。每到达一个境界,你所看的同一首诗,你的理解是不同的。。。
特别是唐宋期间的诗,最好多看几篇,慢慢感悟。。。

写诗,当以意境和内容为上,格律,只是个框架,是个形式,慢慢就记得到了,意境则没有定律,非自己感悟不能得者,就算有人指点,也不会一下子在境界上有多少提高。。。

这些,多是我个人的感悟,诗有各解,所以,并不一定每个人都适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