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大方)组方特点与临床应用

 真心人8 2016-03-10


点击
上方的蓝色小字

关注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作者简介】于俊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李克绍先生,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荣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等称号。在肾病中西医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出版了《学说探讨与临证经验》、《痰瘀相关学说与疑难病治疗》、《毒邪学说与临床》、《青岛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肾脏病经方论治》等13部论著。


接上期

二、薯蓣丸

★主审:曲夷

★ 编辑:孙立佳

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的虚劳病篇,虚劳病难治,到了这个阶段往往虚实夹杂,通过这样一个分析,我们知道薯蓣丸证的复杂性。虚劳病篇提出“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这个方有哪些药物组成呢?方中有薯蓣、当归、桂枝、黄芪、神曲、甘草、人参、川芎、芍药、麦冬、桔梗、茯苓、阿胶、白蔹、白术、杏仁、柴胡、干姜,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此方药味达21味之多,在仲景诸方中仅次于鳖甲煎丸。 

由于薯蓣丸证的复杂性,“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因此治疗上需气血双补,滋阴助阳,脾肾同治,扶正祛邪,其方药配伍也多重交叉。

而张仲景的描述又非常的简单,说:“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一个“诸”,一个“百”,太复杂了!是不是?气血阴阳都不足,而且“风气百疾”,那么多的病,他用薯蓣丸治疗。“风气百疾”这个“百”是很多的意思,用了那么多的药,我们怎么去理解?所以对这个方的研究很多。

而这个方里面有: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四物汤,当归、地黄、芍药、川芎,气血双补;有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补脾阳。这是按照《方剂学》的方法去分析,没问题,也可以说简单明了。但是张仲景就是按照这样的一个组方思路去组成这样一个方剂吗?

我认为研究大方,特别是仲景的大方,应该有这样三个原则:

第一,要紧紧把握该方证的病机特点;第二,要尽可能地还原张仲景时代,从仲景书中的相关记述来分析;第三,要尽可能地从距离仲景时代最近的医籍中寻求依据。

我们做文献的要按照这样一个原则,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一些经典理论也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去理解。尽可能知道张仲景的想法,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去进行。

欧阳琦教授在《杂病原旨·自序》中指出:“仲景治虚劳病,立祛风、补虚、破瘀三法。”薯蓣丸证的病机特点是虚劳诸不足,兼挟风气为病,因此补虚为治疗之首务。

薯蓣丸里面这么多的药,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补虚、祛风、祛瘀、散风祛湿。围绕这样的一个法则去理解它的21味药这样的组成,对我们在临床上解决复杂的问题非常重要。

(一)组方特点

1、补虚

为什么这么说呢?薯蓣丸由21味药物组成,薯蓣用30分,在方中独重。

魏念庭在《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六》:“方中以薯蓣为主,专理脾胃,上损下损,至此可以撑持。”

此外,甘草27分,大枣百枚为膏,也是方中用量较重者,这这两味药具培补中土、益气强力之功。三药用量之大,充分体现了仲景治虚劳重视后天以大补脾胃为主的思想

我们现在治虚劳要把握什么呢?虽然讲心肾脾胃,但是以脾胃为主。同时张仲景在这个方子里面,他以补脾胃为主,兼顾了心肾。

我们把一个复方打开,打开后它有很多小方,我们要从复合之方层面来研究其组方意义。

我们看这个方里面有什么?甘草、桂枝、麦冬、人参、阿胶、大枣、地黄,实际上就是炙甘草汤去麻仁,干姜易生姜,生地黄易干地黄。炙甘草汤是干什么呢?“脉结代,心动悸”为炙甘草汤之主症,也是虚劳病常见症候。

在《伤寒论》中特别谈到了“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涉及心气阴阳不足,他用炙甘草汤考虑到心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附方载:“《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正是因为这样,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十四·风眩第四》的“薯蓣丸方”,该方即《金匮》薯蓣丸去阿胶加鹿角胶、黄芩。主治“头目眩晕,心中烦郁,惊悸,狂癫。”

《千金方·小肠腑方》风虚惊悸第六,载方23首,其中的镇心汤、大镇心散、镇心丸等方由薯蓣丸合风引汤化裁而来。这就是虚与风的问题。

《千金方》很接近汉代张仲景生活的时代,他们领悟了张仲景里面的这种经方的精髓和治法。《千金方》里面用了很多风药,同时也用薯蓣丸比较多,我们现在不太用了,好多心脑血管病、脑病都用薯蓣丸和风引汤,这是一个方面。

我们说炙甘草汤存在于薯蓣丸里面,在虚劳篇里还有一个方子小建中汤。薯蓣丸里面有小建中汤的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大枣以建中气,温中补虚,也是围绕脾胃来的。薯蓣丸中重用大枣、阿胶,可替代饴糖补虚的功用。

大家看看小建中汤是怎么讲的,《金匮要略》中提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再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金匮要略》提到:“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这个方剂里面,肾气丸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干地黄、薯蓣、茯苓、桂枝,用这几味药来温补肾气。

2、补虚祛风

祛风药物首选防风,防风是风药,张仲景用的较多。《神农本草经》对防风的描述“大风、头眩、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痛痹,烦满”。

《金匮要略》中防风用于:有治血虚内风证之防己地黄汤;治虚中挟风证之侯氏黑散;治产后中风之竹叶汤;治身羸瘦,脚肿如脱,气血两虚痹证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薯蓣丸。《本草经疏》:“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

这些方剂有一个特点,所治各证都属于虚中挟风之证,都用桂枝、防风,为什么?桂枝也是风药,和防风一起行于周身内外,祛风散邪,内外兼治。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药,防风。

我们再来把薯蓣丸放在一个复方,一个大方中来讲,这个方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侯氏黑散。

侯氏黑散方药组成:“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三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我们看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说:“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而薯蓣丸中选择了白术、桔梗、防风、人参、当归、干姜、川芎、桂枝,为什么用这些药?

说到侯氏黑散,古人研究比较多,看看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谓:“考古人虚风,首推侯氏黑散,务以填食胃肠空隙,庶几内风可息。”我们的前辈经常用侯氏黑散作为培土宁风的主方。我们知道,肝阳可以化风,火可化风,而脾虚和风的关系也比较重要。“培土宁风”,通过健补脾胃来解决风的问题。

在研究薯蓣丸这个方子的时候,认为薯蓣丸与治疗慢性肾衰有关,慢性肾衰合并的钙磷代谢障碍又出现了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骨疼,皮服瘙痒,疲乏无力,不愿吃饭等等,这些症状往往只是单纯的补肾,实际上讲与脾也有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深入探讨,建立一个假说,什么假说呢?慢性肾衰合并钙磷代谢障碍与肾络瘀滞、土虚生风有关,我们建立一个这样的治则——和络泄浊法,我的博士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关研究。我们应该对培土生风有一个合理的理解。

我们怎么找思路?怎么去创新?大家都知道肾主骨,不管什么病变都去补肾,那么和土有没有关系?为什么会出现瘙痒?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表现?单纯的补肾并不能达到效果。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讲,从经典理论中去建立这样一个治则,进行临床观察,这就是我们做到临床、经典、科研相结合

薯蓣丸方子里除了刚才提到的侯氏黑散外还有一个方子:续命汤,它是治疗中风最早的代表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方药组成: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这个方子出现了大、小续命汤,治疗中风都会研究续命汤。它“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把它展开来讲,我们刚才有补脾的,有补肾的,有考虑补虚祛风。从祛风里面考虑到了侯氏黑散,考虑到了续命汤,这都是仲景的方子,它把这样一些方剂组合在薯蓣丸里面来解决百病。

薯蓣丸方中的“侯氏黑散”组成部分,是侯氏黑散方去菊花、牡蛎、矾石、黄芩、细辛,菊花、黄芩是清热解毒的,牡蛎软坚散结,细辛是温燥的药。方中的“续命汤”组成部分,是《古今录验》续命汤方去麻黄、石膏,去了攻邪的药。

为什么没有完全用侯氏黑散?没有完全用续命汤?

这些说明了这样一个思想:薯蓣丸所治“风证”是在“虚劳诸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阴阳气血俱不足,即使合并“风邪”,也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不宜过用攻祛之品,如麻黄、石膏、黄芩、菊花等。仲景之用药法度由此可见一斑。

3、养血祛风

通过薯蓣丸这个方子我们要提一点,仲景治风(尤其是后世所称的“内风”)方剂中非常重视养血行血药物的运用,薯蓣丸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诸药配伍,对后世“养血熄风”治法的建立以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则的提出深有启迪。

4、散风祛湿

我们再看两味药:一个是白蔹,一个是大豆黄卷。

方中为什么用白蔹和大豆黄卷?白蔹是干什么的?《中药学》大多把白蔹放在“清热解毒药”里讨论。但是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了“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薯蓣丸用之其意何在?

《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载白蔹薏苡汤,由白蔹、薏苡仁、芍药、桂心、酸枣仁、牛膝、干姜、甘草组成,治风湿拘挛不可屈伸。

张璐在《千金方衍义》中解释为“拘挛不可屈伸,首取白蔹以除风热,散结气”。

《千金要方·卷八·诸风》篇中载有白蔹散,药用白蔹、附子,为散酒服,治风痹肿,筋急展转易常处。风气之为病,取白蔹以散结气,附子以弛缓急,为散酒服,取行经脉之滞之意。

大豆黄卷大家来看它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载其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不足,益气宣胃,破妇人恶血,除胃中积热,消水气胀满。”

《普济方》有黄卷散,治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仲景薯蓣丸用之,正是取其治湿痹筋挛膝痛之用。

《本经疏证》说:“仲景薯蓣丸治风气百疾,取此与柴胡、桂枝、防风、白蔹为伍”,张仲景薯蓣丸用大豆黄卷也好,用白蔹也好,主要是与柴胡、桂枝、防风这些药物相配伍来散风祛湿。

(二)临床应用

《千金要方·卷十四·风眩第四》“薯蓣丸方”,该方即《金匮》薯蓣丸去阿胶加鹿角胶、黄芩。主治“头目眩晕,心中烦郁,惊悸,狂癫。”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载有“大山芋丸”,药物组成与《金匮》薯蓣丸同,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肢体沉重,骨节酸疼,心中烦悸,唇口干燥,面体少华,情思不乐,咳嗽喘乏,伤血动血,夜多异梦,盗汗失精,腰背强痛,脐腹弦急,嗜卧少气,喜惊多忘,饮食减少,肌肉瘦瘁。又治风虚头目眩晕,心神不宁,及病后气不复常,渐成劳损。久服补诸不足,愈风气百疾。”

你看看它这个,那个“百病”,多少症状啊!也提示我们有很多症状需要从临床上把握薯蓣丸。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认为薯蓣丸可用作强壮剂,主治以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的虚损状态,患者常有消瘦、贫血貌、疲惫无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大便不成形、容易反复感冒等表现。此类体质状态多见于恶性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也可见于其他慢性虚损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结核、慢性肝病、慢性胃肠病、慢性肾病,以及老年体虚、虚人感冒等。

我们看一些报道:梁晶晶等用加减薯蓣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减毒增效作用。武兴伟等从“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的记载,从理论上分析薯蓣丸治疗艾滋病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认为薯蓣丸体现了扶正重视滋脾的主导思想,指导临床治疗肺脾气虚的艾滋病患者。

(三)拓展思考

第一,薯蓣丸治虚劳尤重视后天脾胃。薯蓣用30分,在方中独重;甘草27分,大枣百枚为膏,三药用量之大,充分体现了仲景治虚劳重视后天以大补脾胃为主的思想。我们治虚劳病变一定要重视后天脾胃,不要忽视。大家看薯蓣丸里面那山药是最多的,这是第一条。

第二,是薯蓣丸方对后世脾阴学说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薯蓣丸对后世脾阴学说的发展影响。薯蓣丸方证,虚劳阴阳气血俱不足,风气百疾,治以薯蓣丸,仲景首重滋脾,以薯蓣、大枣为主药。周慎斋称“山药(按即薯蓣)则补脾阴。”张锡纯谓:“重用山药以滋脾之阴。”

后世的脾阴学说的发展应该说和薯蓣丸有很多联系。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薯蓣丸里面最主要的药就是山药。山药是补脾阴的。张锡纯特别谈到了“重用山药以滋脾阴”。所以探究脾阴学说的时候往往要和薯蓣丸联系起来,我们挖掘这些大方的同时要在理论上看它的发展。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滋脾之阴重用山药,其所制阴虚劳热方11首,用山药者占9方,以之为主者占5方,“虚劳咳嗽门”12案中更是无一案不用山药。谓:“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

《医学衷中参西录》将山药广泛应用于治疗阴虚劳热、喘嗽、呕吐、痢疾、泄泻、女子血枯不月等病症。山药用量大是其用药特点,如一味薯蓣饮,则重用达四两。

薯蓣丸要把握的第二点就是理虚兼顾心、肾等脏:放在复合之方层面上来认识薯蓣丸的组方意义,补虚方面,薯蓣丸包含了炙甘草汤、小建中汤和肾气丸诸方。

我们治虚劳,健脾的基础上要调理心肾。正因为这样,后来有些学者提出了从交通心肾来治虚劳。还不仅仅在于薯蓣丸,还有一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从心肾的角度来治虚劳,这是一家之说。

第三,是在补虚的基础上治风。薯蓣丸蕴含了培土宁风、养血熄风等重要治法,这也对后世医家运用风药治疗虚损类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薯蓣丸临床应用广泛。广泛用于脏腑虚损,气血俱虚,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的各种慢性虚弱疾患,每获佳效。可作为膏方的基础方剂。

薯蓣丸是补虚祛风之代表方剂,所说的“风气百疾”包括与“风”有关的多种杂病,如风眩、中风、风痹、惊悸等。

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可以扩展到诸多疑难杂病,如心脑血管病、免疫性疾病等,这类疾病病机上多与虚、风、瘀密切相关,薯蓣丸集补虚、祛风、化瘀三法于一方,恰合病机,临床可随证加减,变通化裁,拓展应用。

薯蓣丸里面蕴含了两个特别重要的治法,那就是补虚祛风。这对我们解决临床方面复杂问题、解决风证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后世运用风药治疗虚损的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气不足的问题,《中华中医药杂志》第十期有一篇文章,是我的博士孙云松发表的《于俊生教授用温风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就提到了风气不足的问题。风就像春天的风气一样,能够鼓舞阳气升发。我们能不能让风的运动来提高身体机能呀?我提出了“风气不足当用风药以鼓舞之”这样一个理论,后来他就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运用温风法解决风气不足的问题。

风为六淫之一,但也有生理之风。《金匮要略》有一段话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说明,生长万物之“风气”则为自然之气,为正气;害万物之“风气”则为客气邪风,为邪气。

风气于大自然是生万物,我们人体需要不需要这种风气的鼓舞?气血的流动需要不需要这种风气的鼓舞?阳气的升发需要不需要这种风气的鼓舞?怎么理解,怎么去把握?

我用了这么一段话说:”生理之风气,犹如春风之和煦,鼓舞人体之阳气生长、化生气血;还像风力发电之“风力运动”,激发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活动。若风气不足,则机体的动力不足,就会影响气血的化生和脏腑的气机升降活动,发生虚损性疾病。那就是虚损性疾病与风气不足的关系。

特别是清代的张璐在《千金方衍义·肝脏方》论及补肝汤时谈到“土膏发育,木泽敷荣”,尤赖“风力运动”,说明了风气在肝脾两脏发挥正常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若风气不足,则肝失敷荣升发,脾胃化生气血无力,导致疾病的发生。

谈风药最多的是李东垣。李东垣《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甲胆风也,温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气……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

东垣把少阳春升之气与风气联系在一起,若“风气”不足,胆气升化不利,则脾胃化谷升清及对血气化生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疾病。他用升麻、柴胡升阳,没问题。但他有没有鼓舞风气啊?为什么用大量的风药啊?他用风药认为是生春生之气。生春生之气干什么?鼓舞风气。

我们换一个思路去考虑,不要单纯地理解为只是祛邪。

因此我提出一个题目来重新认识“风药”的作用机理

风药只是单纯的祛邪?有没有补虚的作用?是不是在鼓舞风气?对于虚损性疾病我们怎么来用风药?治疗慢性肾衰的水肿用金匮肾气丸,温阳化气行水,用了水肿消不掉怎么办?

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用“风药”。风走起来了,水就流动了。加上风药以后鼓舞着气的运动,水也就消了。在好多情况下你稍佐一味风药,加点防风,稍用一点羌活,量不大。这种风药就是发挥鼓舞作用,而不是祛邪的,水肿慢慢就去了。

    研究风药要看《千金方》,要看《脾胃论》,要看《内外伤辩惑论》。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