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原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的。肾前性氮血症是因为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等引起肾脏血流量减少,经正确的治疗可以完全消除,否则可能发展成肾病和衰竭。肾性氮血症可以继发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肾后性衰竭原因包括泌尿道损伤、结石或血凝块等造成尿液流出受阻而引起。 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当肾脏严重损害导致不能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时,发生急性肾衰竭,出现尿液减少、正常或尿量增大。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长期渐进性破坏形成的,常发生在年龄较大的狗,伴发氮血症或尿毒症。本病是狗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病狗死于尿毒综合症。 〔病因〕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包括:毒物中毒(重金属、乙二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甲氧氟烷、非那西丁),脉管炎(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和红斑狼疮),长期局部缺血,细菌性心内膜炎骤发栓塞性梗死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肌红蛋白尿或血红蛋白尿,高血钙等。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有:肾盂肾炎,肾淀粉样变,慢性尿路阻塞,先天性疾病,肾小球肾炎和肿瘤等。 〔症状〕 急性肾衰竭时,病狗厌食,沉郁,脱水,口腔溃疡,体温低,呕吐,腹泻。 慢性肾衰竭主要症状是氮血症和尿毒症,出现临床症状时肾组织的60 %以上已受到损害。初期病狗表现为烦渴、多尿,有时呕吐;发病数周甚至数年后,体重减轻,脱水,口腔溃疡,呕吐和腹泻,严重时病狗抽搐、昏迷而死。可能继发掉牙、骨折。 〔诊断〕 急性肾衰竭的狗,血液中尿素氮、肌苷和无机磷浓度上升,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或无尿,尿相对密度为1.008~1.029 ,高血钾。必要时做肾活组织检查。慢性肾衰竭时血液中尿素氮、血清肌昔和无机磷含量增高,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骨质疏松,尿相对密度为1.0088~1.012,肾脏缩小。 造影、腹部B 超、特定肾功能试验、尿液培养、肾活组织检查可确定病因和病的程度。 〔治疗〕 急性肾衰竭时应根据病因治疗。静脉补液是必需的,当出现高血钾时,选用生理盐水,其他情况下用多离子液体(如乳酸林格氏液)效果较好。纠正酸中毒用碳酸氢钠。监检尿量,若排尿量少于20ml/kgbw·日,应促进排尿,例如用速尿、渗透性利尿药(20%葡萄糖或甘露醇,0.59/kgbw缓慢静注,与乳酸林格氏液30~6Oml/kgbw,交替使用)或肾血管舒张药(用多巴胺稀释于5%葡萄糖液中,以每分钟1~5μg/kgbw , 静脉注射)。必要时做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是不可逆的病变过程,但对症治疗加上合理的食疗,可以延缓病狗的病程,提高生活质量。饲喂宝路低磷低蛋白质高能量的狗粮,喂给新鲜饮水,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服用含氢氧化铝的磷酸盐结合性凝胶,给予西米替丁(5mg/kgbw,口服,3~4次/日),以减少胃酸和呕吐,并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口服维生素B以补充因排尿而丧失的水溶性维生素;给予红细胞生成素、钙和钙三醇;必要时输血。重症病例或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安乐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