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配夏枯草妙治失眠 李某,男,43岁,下岗工人,主诉严重失眠3年。3年前下岗后,由于各方面压力较大,逐渐出现失眠,难以入睡,夜间睡眠不足5个小时,继而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经多家大小医院治疗,长期服用药品地西泮片、安神补脑液等,疗效越来越差,甚至无效。诊时见神思恍惚,表情淡漠,少言寡语,面色少华,头发枯槁发白,舌淡苔薄白而腻,脉沉弦细涩。 诊为不寐,气郁痰结兼心血不足型。治宜理气解郁,养血安神,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枳壳、元肉、炙甘草、大枣各10g,自芍、白术各15g,酸枣仁、茯苓各20g,远志6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时诉服药后每晚可睡4个小时左右,但仍觉入睡困难,神思稍清晰。上方加半夏、夏枯草,药用:柴胡、枳壳、远志、半夏、炙甘草各10g,白芍、夏枯草各15g,酸枣仁2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1周后三诊,诉睡眠较佳,每晚可睡上6个小时左右,且容易入睡,神思清晰,能言善语。续进20剂,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见复发。 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和调肝脾,平衡阴阳,交通季节,顺应阴阳变化规律而善治失眠。本例病案,严重失眠皆因气郁痰结,肝、脾、心失和,以肝气郁结、神思恍惚为主,累及心脾以致心脾气血不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半夏、夏枯草而获理想疗效,顺应了天人阴阳变化的规律,亦即“阳入阴则寐”之妙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