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与经典意识(一)

 聽雨軒sjh 2016-03-17

   经典与经典意识——关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宇按,文载《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书法导报》2011年第14期转载,有删节。

经典与经典意识(一)


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金石文字遗迹的大量出土与出版印刷行业的进步,让今天可资借鉴的书法资源远胜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摆脱了实用功能的书法,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适逢其时的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尽管金石简帛文字遗迹早已进入到书法学习领域,并大量出现在各类书法史论著作之中,但是,并非所有古代文字现象和文字遗迹都可以纳入书法艺术的范畴,其材料属性与艺术价值也不能与那些历代名家经典作品等量齐观。换言之,名家经典作品既是构筑书法史的核心部分,也是各种书体技法、审美批评、理论阐释的前提和基础。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文字遗迹则以其书体演进时期特有的“原生态”性质,成为我们寻根探源、变化出新的有益补充。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如何面对那些古代名家经典作品和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字遗迹,如何树立清晰的“经典意识”,积极探索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新经典之路,就成了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必须严肃对待的重要课题。下面,试以高等美术院校的书法教学为例,侧重从学习经典、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字遗迹的借鉴与学习,以及探索新经典之路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于经典的学习

 

在美院书法专业教学中,临摹取法与创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基础。对历代经典名家作品的学习和借鉴,也成为专业教学中的头等大事。其中,教师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阐释能力如何,则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讲,如果美院书法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就应当彻底摒弃重技法轻理论、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的教学思路,改变在实践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而缺少足够理论支撑的简陋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历代名家楷模、经典作品赖以形成的特定审美文化背景,特别是以作品为核心的风格流派、审美取向及艺术精神等问题不甚了了,取法和学习势必更多地停留在“冷漠的造型”层面。如果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批评能力低下,甚至缺少足以让自己一生受用的传统审美批评的尺度,那么,继承传统、开拓进取之类的办学理念,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逐步建立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为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建立正确的书法史观和审美批评尺度。在具体书体技法课程中,教师应当把临摹演示与理论引导结合起来,加强各种书体的审美基调及风格流派、技法美学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有明确的方向感和审美想象空间。事实上,在各种书体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均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书家,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临摹作品和心得体会。今天的许多研究成果,也颇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要真正做好解读经典作品的教学工作,就需要教师对古代书法史、书法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能对作品背后所隐含的书体演进规律、各种书体式样的风格变迁以及不同的时代风尚、审美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深层解读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预先做好专题性的材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尽可能地全面掌握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归纳和理论提升工作。

其二,深化经典作品的解读和学习。大致来说,临摹取法主要涉及以风格技法为中心的“静态解析”、“动态还原”两个方面。所谓“静态解析”大致包括版本流传、载体样式、书写的工具材料等背景知识,作品自身的点画形态、结体规律、章法构成等技法解析,以及相应的历代名家赏评、取法经验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介等。重在“形”的感知,是“知其然”的阶段。所谓“动态还原”包括具体作品不同的书写状态、笔势特征、节奏韵律等,以书写为核心的各种要素。重在“势”与“意”的体验,是“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临摹示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惟其如此,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及学术研究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尽管我们无法完全还原作品的真实书写过程,但依然可以通过大量的临摹实践与古代书论、书体演进时期的墨迹资料、古今名家的经典作品及今人学术研究成果之间的相互印证,尽可能地去还原、去接近真实状态。如果教师不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仅凭自身的悟性和书写经验去教学,便很容易形成自话自说、自我作古,甚至曲解经典、误导后学的不良后果。

下面,试以章草书体为例加以说明。

在具体教学实践之前,首先要弄清章草的书体特征、笔法基调及审美价值取向等相关问题。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称“齐相杜度,号善草书,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其中,“杀”字描述了书写时凌空奋笔、斩斫出入的动作与感受,与章草书体独特的险绝笔势相表里,为“神采”自生之源;“安”字描述了书写后的视觉效果,与章草字字独立的结字方式与章法有关,为“形质”可验之本,二字相合则揭示了草书体“狡兔暴骇,将奔未驰”、“畜怒怫郁,放逸生奇”的独特魅力所在[i] 。又,西晋草书名家索靖自称其草书具有“银钩虿尾”的美感意趣。结合索靖《草书势》“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的描述可知,“银钩”泛指轻灵圆润的飞动飘逸;“虿尾”泛指蓄势待发的沉着险劲。臻此二美,即可达到百钧弩发、沉着痛快的奇崛之境,用笔的节奏变化也显得格外重要。另,南朝书家王僧虔在评价钟繇、卫瓘、梁鹄、韦诞书法时说:“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ii] 。“笔力惊绝”的审美感受或为“杀字”的另一种表达,而务生气、重神采之意跃然纸上。唐代张怀瓘所言“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之意与此略同[iii] ,但更加形象生动。

在初步了解了章草书体特征的基础上,我们以汉魏时期的名家经典作品为核心,进行有针对性的临摹取法。其中,张芝《秋凉平善帖》、索靖《七月帖》、《月仪帖》、皇象《文武帖》等作品,皆具典范意义。当然,由于这些早期作品多为刻帖,还需要对其书写原貌、风格成因进行甄别和提纯:《月仪帖》欹侧劲利,但精致有余而古韵不足,且多有唐人笔意;《文武帖》雄浑劲健,但多作正局,沉着有余而痛快不足;相比之下,古雅流美的《秋凉平善帖》、天真烂漫的《七月帖》,当更近汉魏本色。其他如传世松江本《急就章》字字独立,波磔分明,但意疏字缓,楷化痕迹很重;隋人史孝山虽非正史名家,但所作《出师颂》笔致灵动,姿态奇绝,饶富古韵,皆以其时代近古,可作拓展之资。以此为参照,元代以《急就章》为核心的章草复古,特别是民国以降的个性出新,皆可作为深入探讨章草技法与风格,启迪新变的重要依据。

另外,近些年出土整理了大批秦汉魏晋时期的简牍墨迹,保留了很多章草类的作品,如西汉居延阳朔元年简、尹湾汉墓《神乌赋》,东汉居延永元七年兵器簿、敦煌建武三年简,魏晋敦煌残纸草书等。虽逸笔草草,但其“原生态”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已经引起今人的重视。随着系统整理与研究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其借鉴取法价值也将大大提高。



[i] 崔瑗《草势》,《历代书法论文选》标点本,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ii] 王僧虔《论书》,引书同上。

[iii] 张怀瓘《书议》,引书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