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贵为中原皇帝,为何被贬到雪域高原为僧?

 金石为证 2016-03-19

  影视剧里经常有皇帝出家为僧的情节,尤其清宫戏为甚,清顺治帝据说就到五台山出了家,此事还成为清宫四大疑案之一。再往前追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曾当过和尚呢。更别说历朝历代崇佛的皇帝有多少了。但是,一般说的都是汉传佛教,有到藏传佛教寺庙出家的皇帝吗?

电视剧《康熙王朝》顺治出家照 来源:网络

  翻翻历史书,还真有,历史还很早。此人就是南宋末代皇帝赵显。

  这个赵显也是身世坎坷。他年幼登基,不到三年,改朝换代了。七岁的赵显由其母全太后陪同,向元世祖忽必烈递了降表。忽必烈待他还不错,封他为瀛国公,领田庄三百六十顷,先是住在元大都,后来迁上都开平。但留着前朝皇帝,对新朝皇帝来说终究不是一件令人踏实的事。于是,忽必烈又钦命其剃度出家。去哪里出家呢?遥远的西藏,终点是萨迦寺。这一年,赵显19岁。

僧人 来源:网络

  对于这段历史,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这样提及:“(忽必烈)命令南宋在杭州降元的小皇帝和他的母亲同去西藏进修喇嘛教,虽说以后下落如何不见于经传,历史家却因这段记载推动了好奇心:要是这年幼的先朝旧主,虽退位仍有亡宋遗臣的爱戴,从此成了宗教领袖,回头又向异族入主之天子保佑祈福,这是何等高妙的如意算盘!可是我们也无法知悉这故事的下文了。”

  这位历史学家的无心话语,却令一位藏学家留了心。上世纪60年代,王尧读到这一段历史后,就曾花费心思在藏文史籍中打捞。故事的“下文”是这样的:

  赵显在萨迦寺居住多年,精通藏语文和梵文,成为当时著名的译师。他法名为“合尊”,合尊法宝,合尊大师。在藏语本义中,就是指天神家族的出家人,即为皇家僧。至于黄仁宇所设想的宗教领袖,藏文史籍中说他做到了萨迦寺总持的位置。《红史》《青史》《新红史》《贤者喜宴》《如意宝树史》等多部藏文史籍都提到了他。后两部书还将他列入藏传佛教后宏期智者、大译师名录。

  由此看来,赵显到萨迦寺之后,潜心研习佛法,也是一代高僧了。

 堪称“第二敦煌”的萨迦寺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