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富的潮汕“海丝”文化(收藏)

 凤州鸣 2016-03-19

丰富的潮汕海丝文化

  海丝文化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文化。历史上,潮汕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中外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中外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富有特色的海丝文化圈,造就了丰富灿烂的潮汕海丝文化。潮州陶瓷、南澳、红头船、樟林港、汕头埠等,都是潮汕海丝文化的主要代表。综观潮汕海丝文化,其构成主要包括商贸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华侨文化等多方面。

  商贸文化

  商贸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商业贸易活动中创造的,反映商业贸易背景、环境、过程、心理和结果,体现商品贸易精神的一种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就是通商贸易,商贸文化是中国海丝文化的主要构成,当然也是潮汕海丝文化的主要构成。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海上陶瓷之路。潮州是中国古瓷都之一。早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潮州瓷器就已远销罗马和埃及;宋代潮州笔架山窑场盛极一时,韩江两岸沿江十里,烟火相望,潮州因此有南国瓷都之称;明代潮州瓷器又迎来一个生产和出口的鼎盛时期,所产瓷器远销日本、东南亚、中西亚以至非洲和欧洲。据记载,当时潮州富家大贾往往公然修造大船,遍历诸部,扬帆而去,数月后满载而归,金宝溢于衢路,周边百姓往往见之目夺心骇,都以为富拟王公,可一苇杭之而得,于是不顾官令,纷纷驾船出海行商。他们一往一来,获息几倍,以此起家者甚多

  南澳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南澳县云澳三点金附近海域的商船,最初发现于20075月。从2010年至2012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对南澳沉船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近3万件。这些出水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了以海通商达易的浓厚商贸文化,是潮汕海上丝绸之路商贸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成为潮汕海丝文化的一大构成。如今的南澳又肩负重任,成为潮汕海丝申遗的文物史迹点。

  红头船文化也是一种分量厚重的商贸文化。红头船是指清代潮汕与南洋(东南亚一带)航运远洋船队所用帆船,这些船因船头油刷朱红色而得名。船头油刷红色有趋吉避凶,顺风平安的意义。史载,广东省潮州府领口字双桅一百四十五号蔡万利商船。可以推知当时在潮州府注册的双桅商船,至少有145艘之多。

  红头船始于雍正元年,澄海樟林是红头船的故乡。红头船最初从泰国运米,是为了解决粤闽两省的米荒。从1772年起,清朝改弦更张,鼓励暹罗向中国出口米谷,要求官运“30万大米到中国,甚至一概免税。暹罗成为粤东及闽西南严重缺粮区的主要供应地,红头船商人成为中暹米谷贸易的主角。红头船商贸活动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红头船商人集团,形成潮州——台厦——苏州(天津)——海南——东南亚的近中国海贸易圈,亦即红头船商业贸易圈。红头船商人创造了充满商贸意义的红头船文化,红头船文化加重了潮汕海丝文化。

  除此之外,澄海凤岭古港以及近代兴起的汕头港等港口、以汕头小公园为中心的百载商埠等等,无不充满商贸文化,都属于潮汕海丝文化。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开发利用与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一种文化。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海上丝绸之路以海洋为背景,以大海为舞台,以航海为途径,持久地进行商品贸易,开展文化交流。离开了海洋,就无所谓海上丝绸之路,正因为如此,才与陆上丝绸之路区别开来。海洋文化是中国海丝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潮汕海丝文化必定包括海洋文化。

  潮汕地处南中国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众多的岛屿与优良的港口,又濒临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古以来,潮汕人就与潮起潮落的海水一样,永不停息地冲向大海,向大海索取生活资料,与大海结下不解情缘,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距今8000多年前的南澳象山文化,展现了潮汕海洋文化发育之早;郑和下西洋,途经南澳,留下不少历史遗迹;林道乾、吴平、张链等海盗、海商,勇闯大海,演绎一幕幕悲壮历史活剧;南澳的勇士们,冲破海禁,扬航通商,体现着潮汕先民战天斗海,敢冒勇闯的海洋文化精神;南澳古沉船长27米,宽7.8米,共有25个舱位,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明代沉船里舱位最多的。一艘古沉船堪比一个博物馆南澳I沉船反映了明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南澳I、红头船表明,潮汕人早就有强烈的海洋意识。遍布各地的妈祖庙、天后宫,尤其是遐迩闻名的汕头市老妈宫、妈屿岛;风情万种的渔民生产生活习俗、达濠渔歌、气象谚语、讨海禁忌;敢生死,欲拼才会赢的讨海人性格……无不显示潮汕先天富足后天营养得调、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具有丰富海洋元素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无疑是潮汕海丝文化重要构成之一。

  港口文化

  港口文化是因港口而形成的反映港口建设,体现港口管理制度,凝聚港口人精神意识的一种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港口,因港口而兴丝绸贸易,而实现文化交流;丝绸贸易与文化交流造就了港口,推动了港口的发展与兴盛。古代潮汕就有不少港口,它们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宋代之前,潮汕地区最主要的商贸港是潮州港,其出海主要通道是韩江支流古潮州溪和古彩塘溪。潮州港是古代瓷器出口的一港口。

  庵埠港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到南宋时期。在《汕头水利志》(稿本)第四册中记载:潮安的庵埠镇,南宋此处是韩江西溪出海口……从湖头到水吼桥一带,有咸鱼路头咸路头等古码头遗迹。可见,清代以前庵埠港的对外贸易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康乾盛世时期,庵埠港进入了繁盛时期。当时的庵埠港,有潮州、樟林、东陇等潮汕沿海几个最繁荣的港口的货物汇集于此,并通过这里分别运到内陆。海(阳)、潮(阳)、揭(阳)、澄(海)四邑商贾辐辏,海船云集,港内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船只,集百货之舟,若蜂屯蚁聚。

  清代粤海关在庵埠设立总口收税,总管潮州府各口。据《粤海关志》提供的资料,庵埠总口下属有16个子口之多,为粤海关所属总口之最,可见庵埠港口在清代前期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至今庵埠仍保存着雍正八年(1730)设立的庵埠海关地界石碑。在乾隆二十三年(1757),清政府又宣布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留粤海一关对外通商。从此,粤海关便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宋代的南澳就是番舶出入之地,为诸夷贡道所必经。明清时期的南澳,不仅是沿海南北走私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东西二洋国际走私贸易的中转站。在中外海盗海商的经营下,南澳由季节性的贸易港发展为永久性的商港。

  位于澄海韩江干流东溪江海交汇处的凤岭古港,唐宋时期十分隆盛。当时潮州盛产的瓷器,由小船沿韩江运到凤岭港,再装上大船,远海航行,运往海内外各地。1950年,在古港东南面管陇村打索铺发现了规模庞大的缆绳工场,遗址达五、六千平方米,出土大量巨缆。从1946年起,该村中多次发现大船桅。1958—1960年,古港边沿陆续发现大批宋代瓷片及船板。这些历史文物,记载着凤岭古港辉煌的商贸历史与文化交流历史。

  清康熙23年撤销海禁后,位于澄海东北部的樟林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日趋兴旺,成为汕头开埠之前粤东一个重要的海运港口,繁荣达两百年之久。该港航线北通福建、台湾等地,南达广州、雷州及安南、暹罗、马来西亚诸地,史称粤东通洋总汇,既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又是中西贸易和转运枢纽。在乾隆、嘉庆年间进入全盛期的樟林港,关税占了全广东的1/5。光绪元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已赫然标上樟林的名字,发来中国的英国货物,只要写上中国樟林就能够收到。如今,已有200岁高龄的樟林新兴街依然保存完整,安平栈、天后宫、永定楼、藏资楼等遗址和碑记石刻,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汕头港虽然到1860年开埠才出名,但早在开埠前就已经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埠后的汕头港,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商船总泊之要汇。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今遗存的厦岭妈宫、升平路头老妈宫、妈屿潮海关、海滨路汕头海关遗址等老建筑,无不见证了汕头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作用。

  此外,潮阳海门港、揭阳港、饶平柘林港、惠来神前港等,都是历史上潮汕的重要港口,都为海上丝绸之路作出过重大贡献。凤岭古港、樟林港、南澳港等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据重要地位的港口,在长期的海内外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形成丰富的港口文化,并且与海洋文化等相辅相成,汇成潮汕海丝文化。港口文化无疑是潮汕海丝文化的又一重要构成。

  华侨文化

  华侨文化是由于华侨出国,侨居异地,将中国文化与侨居国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是海外华侨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是海外华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以及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华侨文化一部分在内陆,另一部分在海外,具有跨地域性质,其文化特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

  历史上,因人多地少,生活所迫,从南宋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潮汕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胆向海外移民,拓展生存空间。特别是从明朝开始,在海商的引领下,一批批潮汕人荡到无,过暹罗,乘坐着红头船,踏海而去,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几百过去了,潮汕人遍布世界各地。目前,潮汕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000多万人,遍布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海外一个潮汕,海内一个潮汕,本土一个潮汕之说。

  海外潮汕人在艰难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长期与侨居国居民的交往、交流中,吸纳、融合侨居国文化,并以人员的往来流动为主要方式,有效地反哺家乡,濡染故土,创造了丰富的华侨文化,包括海外与本土两大部分。获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澳I、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澄海陈慈黉故居、潮安彩塘从熙公祠、樟林新兴街、侨批、潮汕小公园骑楼、潮汕话中的借词、郑信王传说、三保公信仰以及祖根意识等等,都是因海上丝绸之路而产生的众所周知的潮汕华侨文化。潮汕华侨文化凝聚着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潮人精神,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主体性、务实性、灵活性、差异性等文化特色。华侨文化是潮汕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可厚非,谁人怀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