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阅读认知的偏狭性

 江山携手 2016-03-20

骗听有偏信。诚然。

读书也如此。一般而言,选择性读书,带有认知倾向,即在潜意识里,我们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读书则信书。

这不是坏事。读书多,广博见闻,也可以开阔思路,使得自己思想上不狭隘。可是相对于一个问题,一个现象而言,听一本书所说的,就相信它,却不免接受了单一性认识。

自己有认知局限,一本书的那个幕后人告诉你的,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讲得很睿智。

了解这个问题,则需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一篇文章,一个作者,一个老师,单一信息源,使学生获得那个统一性的认知,有所反思。

现实中的阅读教学,侧重在欣赏,即我们作为读者,乐于接受文本背后的那个人,告诉我们的一切,似乎他说得都是事实,他所言也绝对正确。——这种敬畏心,让我们把别人的思想和道德举得高高,而自己则矮下去,矮在尘埃里。

这样的认知姿态,不是平等的人际关系,而是听人训导和告诫。

若一个社会的信息渠道闭塞,专门性知识往往被垄断。如西周奴隶制体系崩溃之后,原来的很多贵族,失落在民间。于是很多宫廷垄断的文化知识也就被这些人带出来,以至于衍生出后来的所谓百家争鸣的多样化文化。中国的道统延续而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文化散播有局限的环境下,少部分人占有特别知识,而给有需要的人——当时的新生贵族,提供服务的一种知识传播过程;并且一代代,依靠师道文化继承了传统的东西。在中国的科举文化背景下,信息垄断造成了对于知识的崇拜和对于有知识的人的信赖,所谓尊师重教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中国教育的传统,客观上,脱离不了时代背景,在特定知识的学习中,“相信正确”,知识信赖,恐怕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心理。

此外,在孔子开先河的教育之后,官学也逐步发展起来,甚至形成了完善的科举制度,目的在于实现思想的“教化”。所以,在教育中特别强调思想统一在标准认识上来。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了语文教育传承下来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视寻找唯一性的答案,而且对于课文、教师认知的绝对性认同。

你看,现实教育中,是不是学生还是乐于接受来自另一个权威的诉说,即老师在耳畔不断讲解,告诉你一个所谓的真理。学生以为,教师知道的作者,了解心声,总是多于自己。

接受和倾听式的阅读,慢慢闭塞了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进入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书上说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高明的。

这样的阅读学习最后导致这个结果:获得知识,而失去思考力,以及独立的事实判断力。

缺乏思考的阅读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打开视听,增进思考,无疑需要在阅读教学里,有两个改变:

其一,由单一性的文本阅读,变为以问题讨论为核心,汇聚多样的,多文本阅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信息源扩展后,各样的复杂信息,广博的知识,以及彼此冲突的认知,一时充塞视觉,搅动起头脑风暴,这才会引发比较分析一类的思维活动。

其二,由单性的教师讲述,变为以多元对话为形式的课堂教学形态。即不要绝对崇拜教师或某一个人的言论,而要与之在主动认知与思考的基础上,有思想交锋。

会思考的人,远比那些习惯装下知识,把头脑视为一个存储器的人,更有益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以我的阅读经验看,几十年读书,其实在与自己认知的偏狭,与轻易相信宣战。从相信到不信,只是因为你的思考力,不知不觉间,有了变化,变得强大了。

思考,这样的脑力活动,一定是发生在多样化的信息场里,而且有多元化表达空间里的。

这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单一的事实面前,其实没有讨论的余地。让学生说,也是默认这样的结论。非要用不同的思想,或相异走向的事实,来激活学生,才能产生有差异的对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对话,未必是表达认同,而是传达出不一样的认知。和而不同,有所争鸣。这才是对话的基础。

由此看,基于单一文本事实的阅读,很难产生有独立性、有活力的思考,也很难让课堂上的阅读交流,有所争鸣。

我国语文教育,凸显阅读份量,而阅读以单篇课文阅读为主,即把一篇文章做为审美对象,接纳其叙述事实和基本观点,而且这个认知又是完全被老师控制或诱导的,自然存在认知偏狭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