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温岭

 龙山园丁 2016-03-22

乡土温岭——清明习俗

(2015-04-05 22:30:15)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我第二个没有在家祭祖的清明节了。尽管不能回家,我还是想分享一下我的家乡的清明习俗。

     与国内许多地方一样,温岭的节日,都有一两种节日食品相伴,如二月二吃糕,四月初八吃乌饭麻糍(大溪、新河等地)、端午吃麦饼,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阳糕(以前很时兴,王伯敏先生在《中国民间剪纸史》一书附录中回忆,重阳吃重阳糕,还插剪纸剪成的重阳糕旗,现在好像不作兴了),过年吃粽子。而清明,温岭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吃青团(温岭话称青餣,即清明团子)。而石塘镇箬山那边人,在清明节这一天,则习惯于炊生糕,吃拭饼。
  清明团子是用糯米做的,与做糯米圆用料差不多,只不过,做青团时,要在糯米粉中加入地梅(鼠曲草)或苎叶打成的叶汁,后亦有以芥菜汁代之的,馅料(馅头)有咸甜之别,甜者取豆沙或红糖,咸的馅料则有猪肉、豆腐干、春笋、虾皮等,视各人喜好而定。糯米粉揉成团后,再用手工包入各种馅头,放锅中炊熟即可。经蒸炊后的青团,呈现出诱人的青色。
  “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除了箬山等地外,温岭大部分地方的人,清明祭扫先人,都要做青团。自然,清明吃青团的习俗不惟温岭独有,其他地方,也大多数在清明节时吃青团,记者曾在临海桃渚古城,看到当地人做的青团,他们的青团,在蒸炊时,还要在青团下面垫上树叶,类似桐树叶包以桐树叶作垫。
  而箬山人多为闽南移民后裔,他们的风俗是集中于清明节这一天扫墓,这一天,全家能出动的都出动,到山上家族坟地上祭扫逝去的家庭成员。他们的清明节食俗有所不同,记者曾两次在清明节时,走进箬山体验清明节,箬山人习惯于在这一天,炊生糕、摊拭饼吃,所谓生糕,与箬横等地的糕干坯实际上差不多,在箬山菜场边,还有专门为当地人加工的摊位,清明节这一天,生意都非常好。
   温岭其他地方,过清明节(或者是清明前后扫墓)时,除了必吃青团外,在扫墓之前,还必须准备一些清明菜,如春笋、蛏子(据泽国一位市民说,他们例用海狮螺,如无海狮螺,则以蛏代之)、猪肉、鱼、豆芽、豆腐、虾,一般以八碗为宜,去上坟时,还需带上老酒(配三只酒盅)、香、烛、千张(纸钱,一些地方叫福寿纸),到达墓所后,大家为坟头添些土,摆下祭品,点上香烛,烧些纸钱,在墓地上象征性地吃些菜,如是吃蛏,则要将蛏子的壳扔在坟头(根据调查访谈,吃海狮螺的则要将螺壳扔坟头的)。祭拜后,燃放爆竹,以示上坟结束。在箬横、新河等地(温岭各地习俗可能有所不同),人们上坟时还习惯于“分坟头”,而对于参与的人来说,则称“拦坟头”或“赶坟头”,不少与上坟者无亲无故者会赶到墓地,祭扫者则早就准备了零钱,分给这些“赶坟头”者,二三十年前,分坟头只需一分、两分、五分钱,而今,大概要一元或一元以上了吧,多少视祭扫者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没有定例。不过,此俗时常遭遇一些人批评,实际上,这可能是旧俗所谓的“散墓资”,不必苛责。
  写这篇文章时,查到清代温岭人黄治的一首《清明郊行》诗:“ 锦屏绣縠斗春妍,水次云窝笑拍肩。 古塞于君同走马,故山此日正啼鹃。投荒漫洒思乡泪,沽酒欣馀卖字钱。 只索烹羊图一醉,鲜蛏新笋忆年年。” 黄治, 一名福林,字台人,号琴曹,改今樵,是清代进士黄濬的三弟,禀贡生。黄濬在江西当县令时被贬到新疆,黄治陪兄万里随行至新疆乌鲁木齐,从诗意看,这句诗当是在新疆时所作,作者在清明节,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清明祭祖时的“鲜蛏新笋”。

乡土温岭——清明习俗

温岭的清明团子(青叶)

乡土温岭——清明习俗

乡土温岭——清明习俗
石塘人清明节吃拭饼
乡土温岭——清明习俗
炊生糕
乡土温岭——清明习俗

清明祭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