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欢乐新旅程 2020-02-29

三月的初始,阴雨连绵。看似讨厌的雨水,却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滋润大地万物。

对于江浙的人来说,春天是四季中最重要的季节,农作物在地里悄然生长,这意味着,这个季节很有的吃。从野菜,荠菜开始,我们一路吃到了春笋,韭菜等鲜美之物。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两天前,父亲从菜场带回来一枚当地人手工包的青团子,吃到的时候忽然很惊喜,原来这么早艾草就都长出来了。

以前,吃青团对于我们而言是清明节前后才吃的,是作为祭祖的一种习俗点心。但由于青团太好吃,这两年,凡是春日一到,地里的艾草一长,家里的长辈就开始“剪青”,新生的艾草嫩得能掐出水来,艾草生命力特顽强,而且能维持很久的时间。

村人把剪下的“青”煮熟捣烂,揉进糯米粉里,做成青团子,于是,家中一整个春天都有吃不完的青团。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而江南这边村民们家中做的青团,没有市面上那么多网红的品种。

里面的馅料通常有两种,要么是咸菜鲜肉笋丁,要么就是豆沙馅的,质朴的味道才是我们最怀念的。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虽然,今年的春天很特别,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可能我们没法结伴出游,去山野之地踏青,心里自然有些烦闷,但好在,属于春天的美食从没缺席。我们可以在这枚小小的青团之上,脑补这春光的明媚。

1.青团的起源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江南人对艾草的钟爱,从《诗经》里就能看出来了。

在上古时期,艾草因为它的药用价值就被视作一种神圣吉祥的植物。

吃青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周朝时期,晋文公重耳火烧绵山,误杀功臣介子推和他母亲,追悔莫及的重耳下令在他们的忌日禁止开灶用火,“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全国寒食三日,是为寒食节。

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备好的冷食。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而青团的起源,就跟寒食节有着直接的关系。最初的青团是生冷的,而不是如今像我们农村家里会蒸煮的清明团子。

之所以要用青,是因为在古代的认知中,吃生冷的东西是会伤害五脏的,而用树叶浸染的青色饭食,则被古人认为可以有效地助长人体的阳气,克制寒气侵入人体,这就是古人在寒食这一天制造青色食物的最初动机。

从能找到的资料显示,在宋朝最先出现了把青用在食物加工之上。

据北宋温革所著的《琐碎录》记载:“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说的是北宋时期的四川人,在寒食节这一天有一个风俗,就是采集杨桐、细叶冬青等树木的叶子,用这些叶子制出绿汁染到要吃的饭上面,让饭的颜色泛青。

接下来,青团就开始进入一点点演变的过程。

早期宋朝出现的青团,不叫青团,而是称之粉团,早期用来做青的也并非艾草。

但艾草本身有祭祀意义,又有滋阳的药用,又符合寒食的需求,海艾影响又大。这使艾草在明代取代其他青草,成为江南寒食制作青团的原材料。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到了明代,青团已经作为专门的一种食物,被人记载在文献中。

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写的,“遇寒食……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这和我们今天吃到的青团已经很相似了。

青团的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到了清朝,清代《清嘉录》中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祖之品,皆可冷食。”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在汤若望的《时宪历》实行后,清明节与三月三寒食节相近,两者风俗逐渐合一。

而青团因为其自身特别的味道,也从祭祀食品向小吃进化了一大步,也就是不仅仅局限于清明寒食节前后食用了,而是成为江南一带的春日限定糕点。

在古代各种热闹的市集中,人们都可以买到青团。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算起来,青团作为时令美食,在中国人的食谱上大概已经有数千年历史。

2.传统技艺制作的青团

青团如今仍是江南的一带的流行美食,上海宁波叫青团,苏杭叫青团子,南京叫春团或清明团,温州唤做清明饼儿,绍兴则叫清明粿。

各地的名称叫法不同,形状不同,但好吃的青团,似乎都有一样的“灵魂”。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清朝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面写了青团的作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看起来青团的做法不复杂,但一枚纯手工制作的青团,费时费力费人工,时间和手艺,才是青团好吃的灵魂,而通过手工的处理,最大程度的是要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

如今这样的青团在市场已经很难吃到,除了一些老字号和个别老店,还保留着这种手艺。

而传统的手工制作青团,会从做青开始。

青团的青,来自揉入糯米粉团的绿色植物浆汁,这个“绿色植物”范围非常宽泛:三四月里,江南河岸,田边生长的漫艾草、麦草、鼠曲草都是很好的选择。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现在外面很多的店为了增加效率,做的时候会把麦苗汁、糯米粉、糖、油倒入和面机,搅拌成青团粉,但作为一个地道的江南吃货,我更喜欢传统的做法,不使用汁水,而是把处理好的草叶揉进糯米粉里的做法,这样做成的青团纤维感更足,一口咬下去清香浓郁,口感更丰富。

我小时候看村里的人做青团,他们会将采好的艾草洗干净,铺平晾干。然后放入石臼砸成糊状,再倒粉揉。这个过程需要两个人,一人揉一人打。面团不用任何染料,呈现自然的青色了。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这样的景象以前在江南的农村里很容易看到,如今慢慢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慢慢消失。

而如果自己在家中制作,没有这样的材料,就可以来煮。艾草煮的过程中,加一点点碱水,叶子会更容易煮得烂糊。连汤带叶一起倒入面团里揉面,不需要色素和别的东西,蒸制后就会呈现一种很漂亮的深绿色。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接下来要做馅料,如今青团的馅料五花八门,在前两年的时候,青团更是成为了一种新晋网红食品,有人甚至把蘑菇牛肉包入其中,让它摇身一变,有了意大利风味。

而我们小时候吃的传统青团,其实最经典的只有两种馅,一种是甜馅,一种是咸馅。甜的是豆沙馅,而咸的就是笋,肉和咸菜的馅。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而古人的青团以甜为主,其中豆沙馅最为经典,当时就是冷食,冷着吃。

传统红豆馅,需要彻底煮透红豆,磨烂成糊状,加猪油红糖翻炒两三个小时,时长不够浮油腻口,过火则会焦苦。完美的红豆馅,需要保证红豆馅的细腻柔滑,甜度均匀。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最后,把馅料包入面团即可。

包馅的时候,不同馅料包成用不同形状做标注。做好的青团我们会用一种树叶做底,蒸出来带着特别的香气。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如今,除了家人已经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耐心再将青团如此认真的制作。

3.日本师傅做的青团

去年的时候,朋友给我寄了一盒特别的青团,看着样子非常朴素,但吃一口,那种清新素雅的口感就出现了。

这和我小时候吃的有点相似,却又不同。相似的是那种天然清新的植物口感,而不同的是它的做法更接近古人的做的冷食青团,使用的是非常传统的工艺。

和朋友一聊,没想到制作的师傅竟是个日本人。这个师傅在当地以做青团出名。在日本,做食物讲究慢慢慢研磨,而不是全部机械化,师傅从头到尾,都是手工制作。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青团的制作过程,师傅对于食材非常讲究。使用半野生状态种植的艾草基地,不使用任何肥料,而红豆也是自种的,颗粒饱满。

制作的时候用艾草叶子纤维来做,加工的时候沿用江南的古老杵臼加工工艺,为的是让糯米在口感上更有嚼劲。而最后结合了日本工艺来制作而成的青团,有一点大福的感觉,入口香味正,不甜腻。

那么好的春天,怎能辜负吃青团的乐趣

这个师傅只做最传统的红豆馅,虽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选择,却让青团回归了它原本的样子。

日本人在食物的烹饪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坚持和精神。不单单以机械化和规模化去扩大食物生产,而是通过传承,保留着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枚小小的青团,也让人看到匠心不是做一件伟大的事,而是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最好。

对于食物而言,能够尊重它原本的味道,能够让它遵循自然的发展,本身就很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