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蕨菜、薤白、鸭脚板、鼠曲草构建的湘西春季日常

 taoshu 2016-03-24

卷首   毗邻山野,蓁蓁野菜。

 

在经历了朔日阳春,即使是倒春寒也阻止不了嫩芽与花骨朵的屹立、绽放了。行于湘西的春天里尤其如此。

打破苗、汉、土家的聚居界限,对于同一野菜的认定却略有偏差,这里有地方性的不同,也有常驻于此的生活饮食喜好。不过对于大面积广泛存在的蕨菜、胡葱、鸭脚板而言,是湘西,乃至湘桂黔边界的常食菜,即使有苗语、汉话的不通,也不难促成各村寨对上述野菜的共食。而在乾州古城农贸市场的地摊上,来自凤凰、永顺、保靖地区的菜贩,所挖野菜者,也多为以上三种,不可谓不广泛。

在这场春天既定的盛宴里,有十七种野菜可供湘西人选择。大者有大野芋,可长一人高,如食芦荟。小者有鱼腥草、香椿芽,鱼腥草的匍匐茎倒是很长的,而想获得高于地面四五米的香椿枝头嫩芽,则需要一段长竹竿,一身好体力。

一些野菜,即使采上一天也难凑上一顿炒食,如阳荷笋尖,生于林下疏松土中,海拔适中,接近水源,一天野生的难采一二两,是附近苗寨相互转赠的春季美食。不过大部分野菜,如鸭脚板、蕨菜、胡葱,皆顺手拈来。甚至用于苗人挡猪阻牛的菜园篱笆——五加皮,其嫩叶也是可以食用的,细细品尝有胡萝卜的清香与回甘,饭前仓促采摘一点,汆烫、下锅拌茶油翻炒,即使是临时加菜,从菜园折来,也不费时间。

这是毗邻山野的好处,也是滋长乡愁的沃土。


野生的清香木姜子花蕾应是这个时节,湘西人提神醒脑的最佳口粮。


蕨菜是湘西采食最广泛的野菜。

 

要说在湘西去一个地方找野菜也并没有那么不方便,每初四、初九赶场的乾州古城农贸市场,可领略到湘西地界大部分的春食野菜,当然是广泛且被接受者。

37日,在跨过吉首市南城大部分街道之后,乾州农贸市场被安排在城市的最南端,这里人群熙攘,老远就出现交通管制,绵延1公里的街市被三轮车与菜农堆挤的水泄不通,只能背包潜行,在参杂着苗汉方言的街市,寻找刚上市的野菜。初遇几位买菜妇女,背着竹篓,可瞥见整齐码放的蕨菜与胡葱了,询问几句,才知一周前已有凤凰腊尔山地区的苗民前来兜售。

混居在吉首附近的苗家,大抵分吴、龙、廖、石、麻5个大姓,有来自腊尔山、永顺等远处,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挑着菜框子随车出现在乾州古城农贸市场,以两篮青菜萝卜计算,一天顶多挣个零头,供零花就行。

所以这里推销的野菜如蕨菜、鸭脚板、鱼腥草、魁蒿都是地道物产,又价格低廉,除了向地老百姓兜售,本地餐馆与外地游客或多或少采购一二,也兼具了传播湘西野菜的顾客。

所售各种“大宗”野菜中,蕨菜应该是湘西地区春季采食最为广泛的一种野菜。区别于其他种子植物,这种蕨类的植物在感应到春回大地后,一般都会在清明前冒出一根笔直的芽,顶部如拳头,北方人叫它拳头菜。这种菜被采食的历史比较长,《诗经》中已有“陟坡南山,言采其蕨”的记载。对于久生于武陵山脉的汉苗之家,采食蕨菜的传统依然在每年春天进行,且已出现收购市场,经汆烫、晾干之后制成干货,放在各大旅游市场去卖,一度成为湘西野菜对外出口的标志。

作为常食野菜,在乾州古城农贸市场,蕨菜也是少不了的。在大宗农疏产品构成的主流背景之后,这些蕨菜往往与胡葱扎码在一起,旁边堆着新鲜的青菜、白菜、胡萝卜或茼蒿。在各种鲜红、翡翠的色调之后,嫩青或稍染紫色的蕨菜尤其惹眼,一般沿嫩茎拦腰切断,几十根捆绑在一起,最多的也就是56捆堆放在路边,需要人力在山坡寻找一日之久了。

在菜市东侧遇一吉首双塘苗民,所采蕨菜甚为肥硕,说是昨日下午刚采的,于一半阴坡下,长着许多檫木、山苍子,采了半日,得三捆,一捆2块,索性全部买下。

卖菜人见顾客爽快,又介绍此菜吃法,汆烫后放凉再炒,以前寨里会用草木灰泡制,去掉蕨菜的苦涩之味,听说是从长沙来的,建议回去放冰箱里储存,去了毛再吃。

又建议买她的胡葱,本地也称小野蒜,是薤白的一种,目前已经进入可食的最后一段时间。满眼望去,长长的卖菜集市,拌合着卖药的吆喝声,远处几个凤凰苗寨早起的苗族妇人也在兜售这种野蒜。不过细比较之,偏远地区如永顺、保靖来的菜农其面前的野蒜更显鲜嫩,且根部晶莹剔透,小如露珠,不知是否因山路偏远有关。



3月5日于花垣县道二乡觅到香椿芽,时节尚早,大部分香椿树还未长芽。

 

胡葱、小根蒜皆为薤白,生于高海的卵叶韭却不常见。

 

细究几日内在湘西野外见到的薤白类小蒜,不下34种,有细如小葱的小根蒜,有本地呼为胡葱的,即薤白。另有在花垣县苗汉子野菜种植基地看到的本地野生韭菜,又分两种,一种如普通韭菜,另一种叶宽,中脉白色,全然不是韭菜的样子,倒像小麦。

与吉首大学植物分类学在读研究生张成探讨,上述小根蒜、胡葱皆为薤白,但野生韭菜确实未见过,但根据常年的野外调查经验,张成认为石老板栽种的两种韭菜,宽叶带白色中脉者为当地人常吃的宽叶韭,而另一种就是野生韭菜。

但苗汉子种植基地的老板石献云另栽培一种名为“弄弄葱”的,坚称与胡葱不同。“胡葱是空心的,而弄弄葱如蒜叶,却是葱味”。这种呼为“弄弄葱”的是石老板请人从花垣县山区弄来,引种了3亩多地,繁育培植,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此种售卖。

7日在乾州古城农贸市场所见皆为薤白,又名小根蒜,胡葱,是湘西苗寨打汤、炒鸡蛋的一道绝佳配菜。因含有浓烈的葱味,体白、头绿,深受宠爱。在乾州古城农贸市场所见,其数量甚至超过了蕨菜的份量。

吉首大学植物分类学教授陈功锡认为百合科葱属的植物大部分都可以吃,低海拔地区的胡葱为常见葱属野菜。也有少为人品尝者,如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卵叶韭,湘西地区只见曾为湖南屋脊的壶瓶山顶大范围生长这种野菜,因分布海拔高,当地人称为天蒜,或神仙韭。

吉首大学植物分类专家张代贵曾在壶瓶山镇品尝过这种野菜,“很贵,2块钱一根”,具有很浓郁的韭菜味道,叶片宽大肥厚,嚼起来有菠菜的口感,且多汁。卵叶韭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张代贵说,不过从高海拔向低海拔的引种栽培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一直以来只有居住在石门县壶瓶山脚下的土家族人得以享用。

20144月,《湖湘地理》记者途径壶瓶山调查长果安息香群落时曾特意登到山顶,沿途见本地村民采集,码放在路边,问之并非拿去卖,而是春季调节脾胃的口食。与普通韭菜相比,其浓郁多汁的葱、韭气味,窜入肠胃,对于吃了一冬白菜萝卜的山民来说,大有唤醒味蕾,刺激脾胃之效。而一年一次的口舌之欢,成为记忆,与栉比鳞次的山林一起成为故乡的感念。

作为武陵山区资深的植物分类调查者,吉首大学植物分类学专家张代贵提供了永顺县东的羊峰山顶也产这种野葱。经36日一天调查,这种生于高海拔山头,见光疏林地的“神仙韭”并未露面,或许是季节尚早,海拔1438米的羊峰山顶除了密集的灌木层以外,电视塔底下平地长满开紫花的婆婆纳,偶尔一株石蒜冒出尖芽,风却大得很。

返程途中与在电视塔职工食堂做饭的山下村民刘桂丫询问,她说那种韭菜要等天暖了再出来,这个时候尚早咧,“清炒、包饺子,几好吃的咧”。



3月6日下午于永顺县东羊峰山海拔1438米的山头寻找卵叶韭。

 

生于水田的鸭脚板、鱼腥草最合山间脾胃。

 

在乾州古城农贸市场,“鸭脚板”是湘西地区另一种常食的春季野菜。呼为鸭脚板,是根据它的外形。35日,于吉首去花垣路边采得鸭脚板,学名鸭儿芹,伞形科芹亚科,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其口味与生长环境相似的水芹又作不同。

37日,乾州古城农贸市场贩卖鸭脚板的菜农很多,多为穿着藏青色苗服,缠着头巾的苗族妇女出售。近前,会用听不懂的苗语招呼,大概的意思是介绍鸭脚板的新鲜程度,或昨日刚采摘洗净,大部分的价格在2块钱一把。

生于山区的苗民对这种形似鸭脚板的野菜投之以情是可以理解的,像广发繁殖于湖南水稻田间的水芹,簇生与快速生长的优势,可以保证鸭脚板向饭桌的持续供应,大部分的野菜如阳荷笋尖,在采摘数次之后,需待到明年春季再可取食了,而生命力旺盛的鸭脚板,据说栽培种可一年生长8茬,亩产在1000斤左右,不可谓不高产。

这相比喜好山间林坡地的蕨菜或数量并不出众的胡葱,方便也讨巧的多。也许是随季随销,并未出现鸭脚板的干货贮存,这种野菜只在春季清明前后数月供给吉首的大小餐馆或村民的各自餐桌,不然如蕨菜一样可晾干外售,湘西的野菜外贸可能被这种不起眼的野菜占据了。

那么这种看似取之不竭的野菜很快霸占着多数餐饮店铺的清炒系列是必然的,春季行至湘西,谁又不会在店老板的生动形容下,点上一盘地道的本地时令野菜——鸭脚板呢。这种喜爱也只有另一种极为普通常见的鱼腥草可以比拟了。

与鸭脚板一样极好获取的是鱼腥草,湖南人对此并不陌生,此草在湘西低海拔地区,翻种前的稻田里是极常见的,几乎是随意在田里刨上一个钟头,都所获匪浅。扯一把,洗干净,入锅汆烫后与茶油翻炒,放入辣椒,就是一道开胃的时令野菜。

如此常见之物,在古城菜市上也卖的低贱,几乎花一块钱就可秤34两回去,洗干净了、浇油盐酱醋即可吃,可能在方便取食方面,无它者可与其相比。

35日,由吉首去花垣县途中找野菜,毫不费力的在田埂边挖得匍匐根,紫色泛红的嫩叶刚钻出地面,地面刚落了雨,更适合其生长,松软的泥巴参杂着雨后特有的水腥味,为这种味道奇怪的野菜增添不少色泽、气味上的加分。


3月5日,途径花垣县十八洞苗寨梯田寻找鼠曲草、白蒿、鱼腥草,另觅得益母草嫩株,湘西地区少有食用。亦是地道野菜之一。

 

鼠曲草、魁蒿构建的口味民俗。

 

古城菜市不仅塞满了各式蔬菜,也堆满了各种小吃,凌晨4点即从凤凰扭仁村赶来的吴启英与儿媳在炸蒿粑粑,这种用鼠曲草或魁蒿碾碎拌入糯米的食物,在益阳、衡东皆常见,不过要分辨这种长在山腰间的蒿草确非易事。

蒿属的植物难以分辨,因其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产生变异。但常用来做粑粑的鼠曲草与魁蒿,对于常食野菜的湘西人来说并不困难,特别是清明前后,雷雨翻滚,鼠曲草如雨后春笋纷纷裸露地面,剜其嫩芽,捣碎、脱水,与糯米搀和,打制成“绿油油的”粑粑,掺入芝麻红糖、芝麻花生或者腊肉,入笼清蒸,后以油桐叶子包裹出售,就是乾州古城每日可见的“蒿菜粑粑”了。

而扭仁苗民吴启英炸食的蒿菜粑粑却为红豆馅的,拌入红糖,在油锅内滚过,碧绿的蒿菜粑粑,略显褪色,染上焦油之后,送入嘴里,与古城贩卖的蒿菜粑粑又是不同口味了。

在多日收集湘西地区春季野菜途中,所收录十七种野菜,大抵只蒿菜扮演一定的民俗角色,尤其在流行吃社饭之时,与切碎的腊肉相配,放入糯米、大米相伴的米饭中,定是一道敬奉土地,静待春耕的美味佳肴。

37日,漫步于乾州古城农贸市场,所见兜售鼠曲草,(本地称清明菜,以清明前后所出为最鲜嫩)或魁蒿(本地称白蒿)并不多。双塘镇两位苗民所售为魁蒿,端午时节可代替家艾使用,驱逐寒湿。相较肥硕的鼠曲草,这种发于去年老枝的蒿类,叶片略显单薄,叶背泛白,味道有蒿之清气,菊之干香,这也是蒿属植物的共同特征。

这两种蒿类在武陵山区也分布较广,35日于花垣十八洞苗寨休整平坦的高山台地上亦见到,生于尚未翻土的玉米地,以牛粪旁冒出最壮,渐次向杉木林褪去。魁蒿更易在田埂或坡地找到,而鼠曲草更喜松软、肥沃的平地。

而凤凰来的一位妇人,头扎酱紫色裹巾,苍黄的手里捧着“水蒿”,听说是长在水边的一种蒿菜,目前尚未露头,妇人卖的是去年干货,切成细丝,妇人道以此蒿拌米、腊肉做的社饭最好吃,秤了两碗带回,一碗3块,却不知具体为哪种蒿类,闻之,已无蒿、菊之香了,倒有淡淡的青草味。


3月5日于花垣县十八洞苗寨荒地中,村民在采撷鼠曲草。

 

摄影:杨旭

 

本文感谢吉首大学植物分类专家张代贵、硕士研究生张成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