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欣德教授讲授大小青龙汤

 驿动的心py 2016-03-24


史欣德教授讲授大小青龙汤

相铸笑:各位亲爱的同仁们,大家晚上好!下面呢由我们亲爱的史欣德老师说一说大、小青龙汤的临床的运用。大家热烈欢迎!

史欣德:各位晚上好,小相不用那么隆重,我只是谈谈我自己个人的一点理解啊,大家临床可以试试,用的对或者不对,大家多批评,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把这个方子用好就行了!

我先说一下小青龙汤的运用体会。

因为我是科班出生的,以前对小青龙汤印象最深的就是“寒饮”两个字,认为用小青龙汤一定要见到咳吐大量清稀泡沫样痰的情况下才能用。而实际在临床上,特别是在我们门诊上,真的很少遇到咳吐大量清稀泡沫样痰的咳嗽病人。所以就觉得很奇怪,难道很多的咳嗽都不是小青龙汤适应证吗?

我以前是经常咳嗽的,有一天突然又咳嗽了,那天咳的相当厉害,到了晚上咳到连觉都睡不了,当时咳嗽没有痰,口有点干,咳的是相当剧烈!当时仔细想想,我一到傍晚的时候,太阳一落山,身上就有点寒斯斯的感觉,体温当时并不高,口干也不想喝水。当时想到既然有寒冷的症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给自己熬了一剂小青龙汤,哪想到喝下去后,不但没有口更干,反而口中生津,咳嗽的症状很快就控制了,一夜安睡,第二天也没有再咳。从此以后就明白了,哦,原来小青龙汤并非要看见大量清稀泡沫样痰的时候才能用啊

一般只要发现这个咳嗽是寒性的,有可能就是一个小青龙汤证。所以后来在门诊上,我遇到这样的咳嗽病人,不管咳嗽时间有多长,甚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通常就会问他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个呢,每次咳嗽的时候,是不是只要喝热水,或者洗热水澡以后症状就能缓解;第二个呢,咳嗽是不是太阳一落山,温度一下降,咳嗽就会加重,到晚上九、十点以后症状会越来越重?如果是这样的话,再一看舌头,没有任何热象,大小便也没有发现任何的热象的情况下,那么我也会直接给他用小青龙汤,完全对证的话,通常1、2剂就好了。

印象很深的一个病人,就是我刚调到北京来的时候,当时门诊病人也比较少,看得很定心,来了一个30多岁的女的,咳嗽了一两个月了,始终不缓解。她告诉我一个最关键的指征,说只要一喝热水,症状就会缓解一点,洗热水澡症状也会缓解,说明是寒性的咳嗽,舌头也没有热象,所以就直接给她用了小青龙汤,服了三剂就好了。直到现在她还是一有病就会来找我看。后来门诊碰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也都是这样用的。

十多年以前,我用小青龙,剂量都非常小,因为细辛不敢用大量,都是3克,这个方子,原方基本上都是等量的,所以我用的剂量就很少,一般就是各3克,效果也一样非常的好。后来我发现,药材的质量、有效成分含量好像在下降,所以会用到各5克,细辛也还是只用3克。病重一点,寒饮之象很明显时会用至各10克,细辛还是用3克,偶然会用到5克,效果也挺好的。麻黄一般我用生品,也只用5、6克。

这是小青龙汤成人用法。那么碰到小孩子怎么办呢?

对小孩的话,我的体会是:小孩子脸色比较暗一点。如果怀疑是小青龙汤证,就会问负责孩子生活起居的家长,这个孩子这几天早晨起来眼睛是不是比平时小了?很多家长就会说:对的,这几天早晨起来,眼睛变小了。眼睛变小其实就是眼泡轻微肿的一个反应,是有停饮的表现,用麻黄的指征。另外就是让小孩伸舌头,一伸出来舌头如果是水淋淋的,恨不得往下滴水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就直接用小青龙了。

另外,不管成人还是小孩,要用小青龙的时候有一个症状我是一定要去问的,就是大便的情况,如果是纯纯的小青龙汤证,那么大便应该是偏溏的,因为方子里面有干姜、五味子,这两个药都有涩肠的作用。我是这样问病人的:咳嗽以后,大便是变干了还是变稀了,如果比平时干了,这个时候我会犹豫,如果病人说咳嗽以后大便比平时稀了,再结合上面我说的那些症状,直接就上小青龙汤了,一般基本上准确的。

大家再看看小青龙汤原文里面的“或然症”,就有一个“或利”,还有“或渴”、“或噎”、“或喘”、“或小便不利”就更加明白了。

那个“噎”说明什么呢?说明在食道有问题的情况下,这个病人也可能会用到小青龙。还有在妇人杂病篇里,也提到“妇人吐涎沫,心下痞”,也可以用小青龙。说明食道部位因为受寒引起水肿、痉挛,那么也可以用小青龙

所以这个方子,除了咳嗽以外,拉肚子、喘,还有小便不利,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会用到,不一定就单单治疗咳嗽,这是我对小青龙汤的理解。

接下来我再说说对大青龙汤治疗发热的体会。

我用大青龙汤治疗过好几例发热病人了,原文说:“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就是“烦躁”两个字不太好把握,这个“烦躁”呢,我是从儿子身上体会出来的。

儿子五岁的时候,一年夏天因为加班,孩子没有管,就跟着我去上班。办公室里面开着很大的空调,夏天又吃了很多的冷饮。小孩子在房间呆不住啊,就和同事的孩子一起到楼下去玩,中午在大太阳底下踢球,出了满头大汗,然后跑回房间,趁我们一不留意,他们就跑到空调下面,背对着空调直吹。结果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家儿子,另一个是我同事的儿子,两个人差不多大小,同时发高烧。

看他的舌头都是通红通红的,所以觉得应该从热症的角度去考虑,银翘散、小柴胡加石膏汤等用了好几个寒性方子,一点不灵,结果到一个礼拜的时候体温仍然不退,天天39度、40度,并发现他心律不规则了,有点担心了,就跟儿子说:看来中医不灵了,要去找西医了。然后就去了西医院,查了血象、心电图都没有问题,开了一瓶西药就回家了,结果服了两天后也不管用。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反复想儿子的问题,我发现:儿子平时喜欢肉食,火力壮,比较贪凉,洗澡水用的比我们的冷,而这几天会说:洗澡水怎么这么冷?这不就是恶寒吗?孩子小,直接问问不出怕冷不怕冷。另外发现:他平时喜欢喝饮料,我们一般会控制他喝的量,这几天看他生病,也没好好吃东西,觉得可怜,于是就老主动递饮料给他喝,结果他说了一句:你们不要再说话了好不好!哦,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不就是“烦躁”吗!是大青龙汤证啊!

半夜想明白以后,马上爬起来,配了一剂类大青龙汤(因为家里没有石膏了,就用了10克黄芩代替了,其他药的剂量是:生麻黄5克,桂枝5克,杏仁10克,炙甘草5克,生姜5片,红枣4枚),给他熬好,喝下去。这几天因为高热,孩子晚上睡觉时根本无法安睡,大概平均一刻钟或者半个小时他就要醒一下,然后哼哼唧唧很不舒服的样子。结果喝药后就没有再反复醒,一觉睡到天亮。看他睡得很安稳、没有老醒,我就知道药用对了,早晨一看,体温36度多,热退了。赶紧给我的同事打电话,让她也马上改用大青龙,结果也是一剂热退。从此以后就明白,大青龙汤应该怎样用了。

虽然知道大青龙汤的病机是外有寒、里有火。但方中有麻黄、桂枝那么多的温热药,当舌头通红、又是大夏天就想不到这个方,即使想到也不大敢用。

其实我用大青龙汤的时候是有些变化的,寒药与热药的比例是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的。也就是麻黄、桂枝是热性的,石膏是凉性的,按照原文的话,麻黄的量是很大的,实际我没有用那么大的量,生麻黄我一般也就用5克,桂枝一般用5克或者10克。石膏也就用30克。

后来又碰到很多发热病人,如我的一个同事,他家儿子是个中学生,经常发热,每次发高烧都要去医院挂水,通常一个多礼拜才能好。后来他听朋友说,史老师开方还行,正好这次儿子又发烧了,39度多,他来找我,我说可以试试啊!当时门诊也快下班了,怕拿不了药,孩子又在家里来不了,结果就打电话问诊,让孩子他妈妈去看看这个孩子是盖着被子还是不盖被子,结果说是盖着被子的,提示他是怕冷的;然后我说再看看出没出汗,结果说不出汗;再让他妈妈看看舌头红不红,结果一看舌头是挺红的。于是开了一剂大青龙汤(备注:按上述变通后的剂量),同事把药拿回家后,孩子他妈一看药这么少,就说了一句:行不行啊?同事说先试试吧。结果当天晚上服一剂,第二天一早体温就退清了。

还有一例是南京老朋友的孙女,小孩大概七、八岁,也是因高烧住院治疗一周不退,很着急,就一个电话打给我,问我怎么办?我问孩子怕冷不怕冷,她说怕冷;问问脖子、背、腰痛不痛,说是痛的;有汗吗?没汗。我说你看看她的舌头红不红,她说红的很。我说明白了,就开了一剂大青龙汤,也是按照我刚才讲的剂量比例。结果一副药喝下去,体温就退掉了!

后来朋友电话告诉我,她拿了我开的方子去问管床医生,说史老师没有看到病人,一副药就把体温退下来了,住在你们医院这么长时间,用了这么多药体温都不退!为什么?结果那位医生要过方子看了一眼后说:“这个方子,连我们主任都不敢用。”

我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哦,原来很多人跟我以前的想法一样,大青龙汤在大家的印象中还是比较猛的,是比较危险的方子。

其实如果判断准确的话,效果还是非常非常的好,也没有那么可怕,特别是我把麻黄和桂枝的剂量全都缩小了,好像危险度差一点,安全性要高一点

但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大青龙汤用下去以后,体温退了,不要再继续用了,如果继续服的话,真的会大汗不止。原文是这样说的“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后来儿子基本上一发烧多数情况全是用大青龙有效。结果有一次,喝了大青龙汤以后,汗出了,烧也退掉了,想想既然药也熬好了,那就再喝一碗吧,结果喝完以后,汗出不止。因为感觉也不是太厉害,也没有用桂枝加附子汤,就让他多喝水,再喝了点人参汤,让他补一下气,也就过来了!

再谈一下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的区别,有一条原文是这样说的,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里面:“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治,小青龙汤也主治。”那么大家就会认为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在溢饮病中,是完全一样用的。其实是有区别的,我的体会区别主要是在大便问题上,我觉得这个是挺重要的一点。大小青龙汤里用的跟咳嗽相关的药不一样,小青龙汤里面用的是干姜、五味子,大青龙汤里面是用的杏仁。干姜、五味子能涩肠止泻,所以呢,碰到大便稀溏的,我一般就选小青龙;如果病人说大便很干的话,我会考虑用大青龙,因为大青龙汤里用的是杏仁,杏仁是有润肠通便作用的。

关于“居士”第一次发的那个五岁小孩咳嗽的病例,后来用的是射甘麻黄汤好的,加了杏仁在里面,杏仁配麻黄有麻杏石甘汤啊,还有刚才讲的大青龙汤啊,等等。其实基本上是类似的一些方子,调好寒温比例很重要,大青龙汤是麻黄汤的底子,然后再加点石膏、姜、枣,是这样的一个配方。麻杏石甘汤其实就是把桂枝拿掉了,姜、枣也去掉了,病人热的问题严重一点,寒的问题少一点,所以用来治疗偏热性的“汗出而喘”,麻黄主要取它的止咳平喘作用。如果表闭的问题一直没去掉的话,当然是麻黄、桂枝一起上。

关键是,我们临床用经方的话,还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调节好寒和热的比例,这个非常重要,把握好每味药的药性,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再谈谈我自己临床的一些小体会,大家可以在临床上试试,对或者不对,还要经过各位同仁的临床实践验证。

大青龙汤的“烦”,有时比较难以把握的。“居士”提到的那个咳喘的小孩,他说小孩子没有平时乖了,一点小事容易发脾气,以我看,实际上就是一个“烦燥”的征象。大人的“烦躁”主要看表情,另外就是通过问诊了。“烦躁”是用大青龙汤的一个关键症,不一定有口渴的问题,病人可以不想喝水,所以大青龙汤用的时候,并非一定要看到口渴。

老邓好,你是经方高手,学的比我们好,研究的透,我讲的里面肯定有好多问题,多多指正啊,也希望把你的用方经验教教我们大家!

“居士“刚才问关于舌红的问题,我补充说说,当时我儿子得大青龙汤证的时候,舌头是通红通红的,而且全是裂纹,如果平时不认识的人,一看舌那么多裂纹、色那么红,真的会吓的以为是阴伤了,但我知道,他从小就这样裂,是先天的,所以也就没有被误导,照样用麻、桂。

另外,我在临床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不是一例、两例了,就是桂枝汤证的人,有时会碰到舌尖特别红的人

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朋友的70多岁的婆婆,腿疼到什么程度呢,一个人上不了楼,两个人架上来看病的,当时我一看舌尖那么红,舌苔还有点腻,吓得没敢用桂枝汤,以为是气郁化火一类的问题,就用了一点柴胡剂呀什么的,用了五天,根本都没一点效果。

因为没效,所以朋友带老太太又去找一个私人开业的医生看,当时花了一千多块钱,又是注射、又是服药,结果很快就好了。我那朋友还跟我开玩笑说,你一点不会赚钱,人家看一次就是一千多块钱啊。结果没过两天,老太太又疼得厉害了,我说再让我试一次吧!仔细问诊后发现:老太太出汗特别多,特别是晚上盗汗;另外呢,怕风冷,症状晚上加重。也不管舌尖红不红了,开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因为舌苔后部腻,加了四妙,就这样给她治的。没想到,服完三剂后症状大减,腿痛明显好转,出汗也明显变少了。复诊时去老太太家看的,一看居住环境,就更加明白了,南京那年冬天阴雨连绵,他们家的房子又一年四季见不到阳光,老年人阳气不旺,又被湿邪侵犯,所以腿痛不愈啊。看她已不出汗,就去了龙、牡,结果3剂后老太太说:这个方子不如前面有白色药末(牡蛎)的方子好,马上又加入龙牡,配了3剂。结果用药不到十天就可以自己轻松逛超市去了。

后来读《古方新用》一书(这本书真的很好,值得大家看看。作者是甘肃的名医权依经,这位老先生的看病风格就是按经络来的,跟他名字一致,很有意思!),发现他书里记载的一个纯用桂枝汤原方的案例舌尖也是红的。说明我们有的时候真的要放开一些个别的舌象、脉象,从全身情况分析问题,这个挺重要的。

至于黄苔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如果黄苔很干,整个舌头是坚老的,这个就从热的角度去考虑!如果这个黄苔浮在面上,又是腻腻的、润润的,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热证。还是要全身去看,不要一直纠结在一个舌或者一个脉上。症状与舌脉都会有假象,症状有假,舌也有假,脉也有假,所以我们还是综合分析才行!

关于大青龙汤,我又想起来一个例子,儿子大概六、七岁时,一年夏天,得了水痘,满身满脸的疱疹,大的都有绿豆大,高烧39度、40度下不来。我那时候一点经验没有,就带他去省中医儿科看,大夫给他开了柴葛解肌汤,结果吃下去一点没有用。后来我想,看他的痘疹都是晶莹剔透的,脸色也不太红,舌头是通红的,但不出汗,虽然教科书上说夏天不用麻黄,但是我一看情况不行,快一周了热退不下来,管他三七二十一,还是上了一剂大青龙。结果一剂热就退清了,水痘也很快就下去了。

啊呀,我说中医看病,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绝对不能有定势思维,不能让那些条条框框把我们的脑袋禁锢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