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杂志,用45年绘尽最美中国

 关福 2016-03-29


《汉声》

文 | 物道


如果没有《汉声》,传统手工艺也会存在,但是它也许不会这么真实地展露,不会那么契合今天人们的审美。《汉声》以它45年的坚持,告诉我们知识分子在一个时代中的使命,他们应该是时代的良心,拥有深明的远见。这样的使命,在任何一个时代从来都不过时。


在北京的一个小区里,有一条民俗“老巷子”。在这些简朴的房子、走廊间,有威风凛凛的门神画、喜庆的剪纸、淳厚质朴的蓝布……阳光照耀进来,我们好像走在一座丰富、庞大的民间博物馆里。这里正是《汉声》杂志社在北京的工作室。

  图片来源于「汉声」微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间地头的汉声


1971年,黄永松与吴美云在台湾创办了《汉声》杂志。初衷是想让西方更了解中国,做的是民间文化,以英文出版,名为Echo。但渐渐地,他们发现其实很多中国人也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有些人会特地找Echo来看。于是,《汉声》中文版应运而生。


自创立之初,黄永松他们就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每一个选题,《汉声》的编辑们都要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民间手艺人朝夕相处。四十五年间,汉声人从台湾走到内陆,从南向北,一路寻找文化的根,详实地记录下丰富的民间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黄土高坡上,他们写了“剪花娘子”库淑兰坎坷的一生和那些美如天工的剪纸。为了曹雪芹一句风筝歌诀,他们用9年的时间与学者一起复原了曹雪芹的风筝谱。他们做大过年系列,讲述中国人怎么过年……他们是将时光扎在乡村田野、扎在心里的人。

 图片来源于「大虎」博客

 图片来源于「净慈小筑」博客


肚腹的声音


惠山泥人喻湘莲老师与《汉声》合作了二十年。她信手拈来的阿福栩栩如生,憨态可拘。她曾说自己非常感谢黄永松,感谢《汉声》。作为一个民间的艺人,他们更多地是在做,而不是在说,也没有想那么多。可是《汉声》的出现,让喻湘莲去思考自己做的泥人为什么是这样的。《汉声》让惠山泥人走向华人世界,而惠山泥人也让《汉声》做的事有了更为明朗的落点。

图片由「陈逸航」授权提供


曾有一位京剧家对黄永松说了一个比喻,现代文化是腿,拼命往前跑,而传统文化是头,跟不上。而《汉声》应该做好连接头脑与双腿的肚腹。也因为这样,《汉声》已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它有出版物,有展览,有相关的社会活动。它以它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出了掷地有声的声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声之于我们


1997年《汉声》出了第100期特辑,封面是一个个工作人员的名字,从上往下,从小变大。而左上角最小的那几个字是:黄永松。他说3分钟看这个封面,就读完了自己的40年。


这四十多年,对于《汉声》做的事,掌舵人黄永松始终有四点坚持:“中国的、传统的、民间的、活生生的”。他说,汉声要去记录和保护的民间文化,是生活里真实存在的。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汉声》的内容,让我们觉得亲切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于「汉声」微博


今天翻看《汉声》的每一本书,无论是像父辈在纳凉时讲过的最美童话,或是写尽中国米食、山西面食、宁波年糕的种种,还是让西方人震撼的中国结,即使有很多已是几十年前就已出版的内容,但是在今天它依然让人喜爱,让人景仰。这或许是因为本着对于时代的良心做出来的事,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