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气升提法

 安康阁 2016-04-01
第三节  补气升提法
    [概述]  补气升提法,是根据“虚则补之”、“陷者举之”的理
论立法。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要冲,倘使脾气下陷,在
上见短气懒言,在下可见脏器下垂,均宜补气升提,举下陷之阳,
使气机复其常度。故本法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
桔梗、枳壳、陈皮、大枣、甘草等药组成方剂,以治中气下陷,
内脏下垂诸证。凡因中气下陷之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直
肠脱垂者,以及中气下陷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泄泻,头目昏
眩等证,均可用本法治疗。 
    (常用方剂]
    1.补中益气汤(见补中益气法)
    2.举元煎(<景岳全书》)
    本方由人参10克,炙黄芪20克,炙甘草、升麻各3克,炒白
术6克组成。功能益气升提。主治中气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
危等证。
    本方实脱胎于补中益气汤,以治中气下陷,血崩血脱、亡阳
垂危之重证。故方以大剂人参补脾胃之元气而固脱止血,配以黄
芪、白术,升麻补中升阳,甘草和中补脾。药虽五味,功力宏著,
对中气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急宜补气者,用本方疗效颇佳。
    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均有益气升阳之功。然举元煎人参配黄芪,
白术,且人参量大,重在救危,而治中气下陷之血崩、血脱、亡
阳之重证,补中益气汤以升阳为主,且剂量较轻,重在中气下陷,
内脏下垂诸证。可见方剂组成的发展,虽在功用上有共同之点,
然在配伍与剂量上有所侧重,其中联系区别之处,临证组方选药,
又不可不知.    .    ‘
    (主治瘸证}    、    、
    1.中气下陷(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腑降至正常位置以下,以张力减低为主耍表
现的一种疾病。屑中医“中气下陷”证范畴。发生原因多由禀赋
不足,精血亏乏,或因病致虚,脾胃不健,升提失司所致。
    本病的辨证,因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可见脘腹胀满,
呕腐泛酸,大便不调,腹内坠胀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号舌淡苔
白,脉濡或缓弱等症,治当补气升提,补中益气汤主之。
  3。腰痛(肾下垂)
  正常肾盂位于第一或第二腰椎水平,右侧略低于左侧,呼吸
与体位变化时略有移动。若肾盂位置在立位时低于第二腰椎以下,
50之肾下垂。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豫肝气郁滞;气机不利,或寒湿引
起外,主要的还是劳倦内伤,脾虚及肾,中气下陷,升举无力所
致。临床见证主要以腰背时感酸痛,牵拉不舒,少腹坠胀,纳差
腹账,大便不调,疲乏无力,妇女月经紊乱.舌多淡白,脉来沉
细。宜补中升提为主,佐以治肾。补中益气汤合强阳壮精丹化裁。
药如黄芪、炒白芍,党参,升麻、柴胡,续断、当归、白芍、巴
戟,补骨脂,益智仁、枸杞,覆盆子,肉桂、附片等。若配合针
刺关元,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脾俞,百会穴等,或耳
针取交感,肾,神门,皮质下穴位,则疗效更好.
  3、阴挺(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中医谓之“阴挺”,俗称“掉茄子”。是子宫从正
常位置沿阴遭下堕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脱出阴道口外,谓之
子宫脱垂.
  本病的发生,除与肾关系密切外,与脾胃虚弱,产后气血受
损,或劳倦过度.导致中气下陷,胞宫脉络松弛.不能固摄胞体
有关.其证阴户物垂似卵,小腹坠胀,腰骨酸痛,神疲乏力,纳
整,便溏,舌质淡。脉细弱。治宜朴中开提,用斡中益气汤加减.

若兼肾虚,坠物难收,尿频尿急,性欲减退者,合大补元煎,以
补脾益肾升提。
  4.脱肛(直肠脱垂)
  脱肛,是指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门以外的一种病证,临床
多见于体虚小儿及年老之人。其发生之因,多由中气不足,气虚
下陷,肛门松弛所致,亦有因大肠湿热下注而成。
    本病的初期表现,常因大便时发现直肠脱出,但能自行回纳,
迁延日久,脱出较长,则需用手托方能纳回,每因行走,劳累,
咳嗽、负重用力等而发。可伴食纳减少,下腹坠胀,腰骶部胀痛,
大便不调,便后不舒。舌质多淡,脉虚细。若久脱而不回纳,蛔
局部紫赤,肿痛加剧,甚至溃烂。对于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
汤加五味子、五倍子、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诃子肉等。
  5.狐疝(小肠疝气)
  狐疝是指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小肠
可回缩至腹腔,站立时又坠入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用补
气升提法治疗本病,对轻度有效。笔者曾以补中益气汤加炒枳壳
10克,石彭子6克,橘核,荔枝核,淡吴茱萸各3克,炒川楝7.5
克,治疗工例狐疝,药进工0剂,疝即还纳,腹胀疼痛等症状亦消
失。但必须提及的是对重症小肠疝气,或有嵌顿者,宜手术治疗。
  6.气虚崩漏
  气虚崩漏,乃中气下陷,冲任损伤,失其固摄所致。崩漏失
血,阴血亏损,又损于气,气虚气陷,血无所附,常致危候。所
以《医宗金鉴》云;“产后阴血已亡,更患崩漏,则是血脱气陷,其
病非浅,当峻补之。”宜补气升提,填阴止血。举元煎加阿胶、血
余炭、炮姜炭。若证情危急,应积极抢救,必要时输血补液,中
西医结合抢救。
    [临证心得]  补气升提法,是治疗中气下陷所致诸证的常用
方法。人之脏腑,各居其位。若脾气虚弱,中气下陷,脉络松弛,
则导致脏腑离位,内脏下垂发生。究临床所见,子宫脱垂,胃下
垂.直肠脱垂较常见,而肾下垂又与肾气不固相关。笔者体会,

诊断中气下陷的主要症状是短气。但短气一症在寒饮结胸中也会
出现,临证当鉴别之。鉴别要点是;寒饮结胸所致短气者,必胸
间似觉有物相压之感,而中气下陷之短气者,当有上气与下气不
相续之感,再加之舌脉见症不同,还是可区分的。
    中气下陷,当“陷者举之。,用补气升提法,使下移之脏器复
其本位,此乃正治。笔者认为,使用本法时,贵在升阳,而升阳
之品,又在升麻、柴胡。因为,升麻能升能散,能补能缓,以升
阳明之气,柴胡其性苦平,气味俱轻,升少阳清气。升麻柴胡合
用,一升脾胃之清气,一升少阳之清气,使下陷之中气归于复平。
然清浊之气,皆从脾胃而生,故东垣升阳法,用升麻者常多于柴
胡。正如张山雷说:。脾胃虚馁,清气下陷诸证”,“即当升举清阳,
非升麻不可,而柴胡犹为升麻之辅佐。”但笔者认为,升阳之本,
又在益气,所以补中益气汤以参,苓、术、草甘温补中,中焦
实,才能健运,健运正常,才能谈到升发,故甘温之剂补其中,
升其阳,以推动气机升降出入之枢运转,而佐以升麻、柴胡斡旋
中州,布散中气,而使阳气升发。
    临床观察到,在使用补气升提法治疗内脏下垂时,尤以黄芪
与升麻之配伍剂量十分重要。黄芪之量不少于30克,少则乏效,
若再加桔梗配柴胡,更能加强其升阳作用,临床上有时不用补中
益气汤,而用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桔梗、黄芪、枳壳治疗胃
下垂,也可同样收到异曲同功之妙,虽方不同,然法乃一致。
    补气升提法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卓著,但对III度子宫脱垂则
疗效较差,此时若配合针刺百会、足三里、长强、气海、归来等
穴,外用子宫托,可增强治疗效果。近有报道用枳壳二两煎水内
服治疗子宫下垂,笔者验之,确有良效。按中医文献记载,枳壳
争苦而凉,乃破气之品,“气虚血少不可服”,又何能升提中气呢?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枳壳煎剂对动物子宫肌有收缩作用,张力增
加,甚至出现强直性收缩,可见前人记载枳壳破气也未可全信,
况在大队补中升提药中仅枳壳一味,也无关大局。
    补气升提法,除治疗中气下陷所致诸脏腑下垂之病证外,对

于湿热证误下后,致中气下陷也是常用的救误之法。湿热证,邪
犯中焦,本宜辛开、苦泄、芳化、渗湿,不可妄下,若误下之,
每致中气下陷,出现泄泻、便溏,此时,若选用黄芪、升麻、柴
胡、青蒿、防风,羌活等升举清阳之品一二味,于除湿方剂中,
则疗效确切。
    此外,通常言及补气升提法是治脏器下垂为主的治法,其实
此仅一宗也,应知中气下陷的另一途,则表现为脾气应升不升,
见之于下者如腹胀、泄泻、便秘、便血等;见之于上者如头昏、
四肢乏力,少气懒言,气不续接、低血压等,亦应以补气升提为
大法,结合症状加减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