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教育繁星 2016-04-02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都作了重大的修订,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会他们掌握这个工具,也不可忽视了其所负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多元的,但毫无疑问,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本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其核心任务,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挖掘其所负载的思想内容、美学意境,那不是语文课,那是政治课、历史课、美学课或者自然常识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应是语文课的根本。

朗读,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就应该作相应的调整,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师,包括一些名校名师,似乎仍在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这里既有观念的问题,也有习惯和操作技术的问题。课堂究竟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还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少教师,尤其是那些“学问”深,口才好的教师,总是把课堂当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而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不分析讲解,似乎就无所事事,无所措手足。在戏曲舞台上,配角是不容易当的,既不能抢了主角的戏,也不能站在那里发呆。如果课堂角色真要换位,那些当惯了主角的教师怎么去当好那个配角,这既要转变观念,改变习惯,同时也要练习好“技术”。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分析讲解也许是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朗读。洪镇涛先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关于朗读,我们的古人有着极朴素却又是极深刻的认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古代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都编得极富韵律美,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著名作家李国文具有扎实的古文根基,他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自己的语言功力就是得益于读私塾时的诵读训练,(见《语文建设》2001年增刊第28)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他说:“诵读就是儿童将声音与意义结合的一种‘发表’。除预习时的诵读,不过研寻意味外,要声音真与意义相结合,便要练习论理的读法----注意词类和句法的断续和轻重;要表现文学的意味和兴趣,就要练习审美的读法----注意声音的抑扬抗坠。”(转引自《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01)先生的这段话概括起来有三个要点:一、诵读是声音与意义相结合的一种“发表”。所谓发表,即发之于声。这里强调的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二、诵读有三种,其实也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预习时边诵读边研寻语言的意味,这是声音与意义的初步结合。第二是论理的读法,是声音与意义的真正结合,要从词类和句法上注意停顿和轻重。第三是审美的读法,要能表现文学趣味和兴趣,要注意声音的抑扬抗坠。三、黎先生从朗读学的角度提出了朗读要注意停顿、轻重、高低、语调等几种技巧。循着这条思路,我们可以将朗读教学法作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朗读的关键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什么样的“意义”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要讲究技巧。朗读的技巧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语速、停顿、重音、高低、语调等问题。技巧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喜怒哀愁发之于声,各有不同的特点。声音甚至还可塑造不同的性格,忠厚木讷、奸邪狡诈,声音形象一定会不同的。这一切,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做系统的讲解,但在朗读训练中,却应适时点拨。

其次,朗读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功能。

第一,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进入作品优美的意境。不识结构,不明句意,无法确定停顿、重音。要不读破句,读准重音,处理好停顿,就要弄清句法结构、句子含意。将句子读完整,处理好停顿、重音,应是朗读的起码要求。

感情深挚的语言,意境深远的作品,不读无从感悟得出。像《雷电颂》激愤的感情、磅礴的气势,《记念刘和珍君》义愤而沉痛的心情,《绿》中作者见到梅雨潭的绿时如痴如醉的情态,《荷塘月色》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意境,不读是难以真切地感受得出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声情并茂,也就真正感悟到了作品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感情,这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人格的陶冶。

第二,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

朗读是一种反复的口头训练。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重视朗读训练,让受训者的发音器官习惯这种语言的发音。当然,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是自己的母语,但我国方言复杂,各种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很多学生都不习惯用规范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因为缺少这种训练。反复朗读,不仅练习了普通话的发音,更重要的是习惯了普通话的语言组合规律,形成正确的语感。

我们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语言材料,一般都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明其义理,悟其趣味,读之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古人读书时,读到佳妙处,读得忘情了,常常是摇头晃脑,抚掌击节,到了这种境界,所读之物,仿佛从他心中流出,优美细腻的语感,就是这样形成的。

语感是一种感性经验,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培养语感,亦如训练乐感。乐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不是默记乐谱记出来的,也不是听教师分析讲解出来的,而是受训者自己去听,自己去唱出来的。感觉得出某种旋律的优美,是有乐感的开始。知其所以美,某个小节长了还是短了,某个音重了还是轻了,什么样的曲调适于抒发什么样的感情,抒发得好不好,乐感细腻的人一听便知。演唱技巧的高下,常常也是乐感的问题。《琵琶行》里琵琶女一曲琵琶引发了诗人心灵强烈的共鸣,这离不开琵琶女与诗人细腻的乐感。语感的形成与乐感的形成,不说相同也是相似的。语感靠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都难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反复诵读、品味而习得。辨得出语言的正误,是有语感的开始,识得语言的优劣,说明已有良好的语感。与音乐一样,语言同样也有声音,也是表情达意的,如果不仅能感觉得出用词、组合的正误优劣,甚至连词语的平仄、句式的长短、整散处理得是否恰当都感觉得出,那么这种语感就是很细腻的了。

培养语感,朗读可以分步进行,始求其速,终求其美。求速是训练口齿的流畅,熟极而流,慢慢便可积淀成语感。求美是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是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涵咏,是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求速可课外完成,求美需要教师的分析点拨。教师的范读是不可少的,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美读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创设情境,如配乐、分角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披文人情,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意境。

不同体裁的作品,具不同的美质。多读诗歌韵文,可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词赋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句式的整齐与参差的错落美。律诗讲平仄,讲对仗,充分展示了语言的整齐对称美。对偶句子还包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多读,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形式中悟出语言的组接规律。散文,尤其是文赋中大量运用排比,表现的是语言的流畅美和宏富美。议论文讲究的是严密的逻辑演绎,记叙文追求的是活泼的叙事描写。不同作家的作品,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幽默诙谐,有的端丽典雅,有的庄正朴实,有的睿智宏富,感受一下不同风格的语言,可以丰富自己的语感,选择追求某一种风格,则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把朗读推为语文的第一教学法,不仅需要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更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高手。在新大纲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摸索出一套以朗读为重点,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28】

(来源:特级教师家园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