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濡脉为湿盛,细脉为津伤,湿热脉亦濡,细亦主无阳。
濡脉如棉在水中,细脉如蛛牵细。
濡而似缓有湿热。
细而无力为阳虚。
津伤之细,细而有力。
津伤则生热,故细而有力。
细而有力着骨,则为积聚。
濡中藏细,则湿伤津液,故濡溢于外细现于内。
故湿用利水药,有不效者,利水药伤津液之故。
善治湿者,养金气之收敛,调木气之疏泄,扶土气之运化,湿乃自去,津液不伤。
来自: 修得大自在 > 《脉法》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彭子脉法三层
学脉忌以脉猜病,应问病而候脉气, 所问之病是外感,所得之脉乃内伤, 里气调则营卫和,内伤愈则外感愈, 里气不伤脉弦紧,束迫不舒现躁绷, 脉不微细阴不亏,疏泄收敛其意真。弦缓二脉: 弦脉收敛病,...
七,糖尿病从燥邪伤肺阴论治1.燥热不除,气阴两伤
七,糖尿病从燥邪伤肺阴论治1.燥热不除,气阴两伤。本证具备了上、中、下三消的特有主证,是由于上中消渴产生燥热,使肾之气阴两伤,燥...
引用 彭子脉法三层
肾气不足肾气丸,左尺右尺细参详,里气不伤脉弦紧,束迫不舒现躁绷,里气不足先补中,里气有余忌温补。弦脉收敛病,气机不舒展,木气本稚弱,弦乃木气郁,木气阳弱弦为寒,不舒水分弦为饮,寒病之脉弦...
气阴两伤泄泻的治疗
气阴两伤泄泻的治疗。气阴两伤。证候: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每周一方】第35期 • 滋阴增液,泻热通便之增液承气汤
【组成】玄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细生地八钱,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方中重用玄参为君,滋阴泄热通便,麦冬、地黄为臣,滋阴生津,...
刘渡舟 | 老年便秘证治
津液不布,不能濡润大肠,成为水聚津凝的大便秘结之证,颇能迷惑诊断,使医误作燥治,而贻害无穷。水蓄津液不布的大便秘结,往往伴有口中干渴,但饮又不多,心悸,头晕,气短,胸中发闷,或见轻度浮肿...
1.4.3津液
1.4.3津液。①气、血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行、摄津,津能生、载气;②津液失常可见:津液不足(伤津、脱液)津液输布与排泄障碍:湿浊...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从经文所述,血与津液皆为中焦水谷所化生,津液和调变而为血,而血中之“液”若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渗出皮毛则为汗。反过来,在病变时,大...
津伤阴虚:益胃汤、增液汤、灸甘草汤(复脉汤)
津伤阴虚:益胃汤、增液汤、灸甘草汤(复脉汤)益胃汤以麦冬、沙参、玉竹、冰糖甘凉滋胃阴,另用生地甘苦寒,养胃阴、生津液,并入血分凉血清热、润燥滋阴。方证解释:此例患者虽胃阴不足,但不仅大便...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