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颐酒店事件对如家酒店集团)是莫大的冲击,也带给我们酒店管理者无尽的反思。 在和颐酒店事件占据酒店业新闻头条的舆论漩涡中,我们酒店人要敢于直面在管理、监督、员工素养等方面暴漏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批判。此事件对如家酒店集团(以下简称如家)是莫大的冲击,也带给我们酒店管理者无尽的反思。 首先,如家作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典型代表,经过前期探索发展,快速扩张到美国上市,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型。如家CEO孙坚在集团的发展战略、旗下酒店管理及加盟、管理人员的培养及员工的培训考核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为如家的前期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连锁加盟店、特许经营店的逐渐增多,反倒让如家的品牌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此事件发生在如家的全资品牌,也是被如家称之为中高端商务酒店的和颐酒店,且地点是如家的根据地之一——北京,这些前提叠加在一起不得不引起大众的怀疑,也对中国酒店业的安全监管敲响了警钟。 一、提升管理人员素养,呼吁酒店管理专业型人才 在酒店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最注重的是融资问题。然而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执行力便会下降,产品服务便难以做到一致性的控制和管理。一旦企业的诚信与责任丧失,品牌的受损程度将是无法估量的。 企业管理的不足呼唤酒店专业的管理人才。每年大学会培养酒店管理的科班毕业生千千万,但从事酒店行业的却是少数,能够坚持下来的更是微乎其微。所以, 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要注重管理团队的培养工作。也许在短时期内对人才的投资看不出很明显的成效,但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很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后期培训工作。 二、管理者及员工工作责任心需加强 据了解,如家招聘员工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入职培训,且全国有一套标准化流程。相较如家而言,很多星级酒店的人员招聘、培训的严格程度尚且无法与之相比。从事酒店的管理者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加上酒店行业的特殊性,从而使得中国酒店的管理水平较国外相比一直处于劣势。因此,从事酒店的管理者一旦丧失工作责任心,酒店的各种管理、制度等都形同虚设(如颐酒店事件发生后,酒店值班经理及管理者对此事的态度可见)。 如果管理者责任心缺失,上行下效,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与操守更无从谈起。 三、安全监管不容忽视 酒店作为相对开放的场所,酒店管理者应将安全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旦失去安全,其他都无从谈起。但是我们看到如颐酒店事件发生将近六分钟左右,却没有酒店安保人员的出现,可见安保系统形同虚设。 在快速奔跑的时代,我们只会发现无尽的商机,却不会察觉商机中的隐患。我们对于很多事情都后知后觉,以为亡羊补牢为迟不晚。其实到头来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也许此事件对于如家乃至中国酒店业并非坏事,而是对其在管理及监管制度上的警醒。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家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大中消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但不论其怎样发展壮大,都离开酒店业的衣食父母——消费者即宾客。希望如家针对此事件认真调查,不愧对“不同的城市,一样的家”的口号。 另外,作为中国酒店业的一份子,此事对于我们酒店管理者也是一次警醒。要想中国酒店品牌成长、成熟并走上世界舞台,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酒店人脚踏实地的践行我们的良心。 |
|